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结构 \ 混凝土结构 \ 【设计之声.原创】辗转设计、地产、金融的结构工程师(9年回忆)

【设计之声.原创】辗转设计、地产、金融的结构工程师(9年回忆)

发布于:2017-02-28 14:06:28 来自:建筑结构/混凝土结构 [复制转发]











































《设计之声》专栏本期推荐作品摘自知乎精选问答



作者:

子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前言】






经历了什么不重要,这些经历有什么启示我觉得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打算每段先写我个人的总结,然后写写自己的经历作为论点佐证,其他答案写得多的我不赘述,力求从一个比较新的角度去看设计、地产、金融。最后写一点关于目前大家比较关注的土木行业的衰落及转行的个人看法。有问题回答问题,跟大家多交流互动。












一、设计院










进设计院的两个盲点:①地缘优势 ②内部架构


①地缘优势:个人认为,在中国,除了同济,清华,哈工大,东南的土木在全国范围认可度都比较高之外(纯属个人观点哈,如果忽视了阁下的大学,请见谅),剩下的学校具有很大的地域性。善用地缘优势可以让你起步的时候顺一点。


②内部架构:设计院内部人员的架构也是一个影响你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往往我们难有选择的机会。


      






结合自己的情况说一下,答主西南交大结构专业本科毕业,这是个典型的有地缘优势和劣势的学校。在西南地区,业内知道西交的结构还行,但走出西南三省,很多人根本没有听过这个学校,更遑论它的弱势专业结构工程,认可度真的不高。


      




举个例子,我毕业的时候去广州参加瑞安建业的终面,全国各地来了十几号人,跟上海一个哥们儿聊天,他问我哪个学校毕业的,我说你可能没听过,西南交大。他连忙说,听过听过,我知道啊,顿了一下,然后他问我,你们西安这次来了多少人?


      




所以,我找工作的时候,第一个错误是,直接放弃了西南地区的工作,缘木求鱼,一心要到沿海发达城市去发展。


      




经过一番折腾,在江浙沪一个二线城市找到一个三甲综合设计院。     




自己还挺自豪,本科毕业就能去甲级院,全然不知大坑就在眼前。


      




入职一月,发现我所在的所,组织架构是这样的:     




A.所长重大结构毕业       




B.副所长浙大毕业     




C.四个专业负责人,三个浙大,一个东南     




D.喽啰研究生:一个同济,一个湖大,两个重大,四个人都是82、83年的     




E.喽啰本科:一个同济,一个华南理工,一个东南,一个哈工大,有两个学校不出名,但是工作五六年的老同志,还有一个就是我。


问题来了,打主力的喽啰:


      




1.工作经验比我多2~3年    




2.学校碾压我      




3.学历碾压我


      





那么,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在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我成了所里的梯王之王。我画楼梯到后期到了什么程度呢?你只需要告诉我跨度,我马上能告诉你梯板厚和配筋。除了钢结构楼梯之外,正常的板式,梁式,剪刀梯,做吊柱的楼梯,旋转楼梯,人防楼梯等等等等通通画了个遍。



      




偶尔有机会画点梁板柱,但是,成长很慢,很少有机会建模,我更像一个标准的绘图员。随之而来的,是对职业发展的焦虑。我很努力,其他人也很努力,但他们是研究生,他们的父母在改制前就在院里担任一官半职,他们从小就是院领导看着长大的,要不就是某某领导托关系进来的,你让我怎么办?


       




在设计院的这段日子里,我拼得很艰苦,这个时候,我才意识到,选择沿海的设计院,是个错误。以己之短功攻彼之长,如螳臂当车。







总结一下:进设计院,进大院,不一定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好事,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具体分析,如果我当时选择成都的设计院,踏实干起,有师兄师姐的照顾,可能,我是说有可能,际遇就会有所不同。通过实习了解设计院,混个脸熟,给领导留下一个踏实肯干的印象,绝对有好处。

















二、地产公司










去地产公司前需要知道的事情


地产公司的结构工程师大致可分为两类:


A.区域层面的结构工程师,一般要求工作至少5年以上(有些专业的或者牛B的开发商要求8年以上,一注优先,专业负责人优先)


B.项目层面的结构工程师,一般要求是3到5年,有些条件不错的,刚去设计院不爽,直接跳去房产公司,收了的也有。


两者的区别如下:


       




通常A的工作比较专一,往往负责区域所辖公司下面各个项目的结构优化,施工设计对接等等,同时负责几个项目,所以,要求经验比较丰富,最好是能上工地解决现场问题这种。一般大型的专业开发商倾向于招A这种工程师。


      




相对的,小开发商,或者不那么专业的开发商倾向于招B这种工程师。为什么呢?


      




因为大部分的设计部经理,是搞建筑出生的,也有做结构,精装,景观的,少。建筑的设计部经理,找个搞结构的小弟来协调他不擅长的结构设计,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是小的开发商并不太懂如何去充分发掘运用结构工程师,比如说,结构形式的优化,含钢量的控制,大部分的时候他们只需要一个懂点结构的人能在中间协调一下施工和设计就够了。所以,你给他一个一注高工,那是浪费人才,而且,经验少的年轻人便宜啊,好使唤啊,没事儿还能打个杂啥的。


A、B如何选择?


      




个人认为,A是未来行业的发展方向,而B是结构工程师想在地产公司出头的机会


随着地产行业的发展,面临激烈的竞争,精细化和专业化肯定越来越被地产公司所重视,专业化无非就是找最专业的人来做最专业的事情。举个例子,2012年做上海万科的一个商业项目,出图之后,万科找了一个同济大学的博士来做设计优化,水平怎么样不说,但是从这里你可以看出开发商的一个态度。A是未来发展大势所趋。


     




但是结构设计在房产公司会面临一个尴尬,没错,你可能也想到了。结构要往上爬,尤其想做设计部经理,很难拼得过建筑。这个时候,B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正是由于开发商的不专业,你才有机会通过“打杂”去接触到A接触不到的东西。举个例子,据说华润某城市公司,做门窗深化设计的,都有专门的人负责。消息没有证实过,但我觉得可信,你想想,现在有的设计院都开始把梁板柱图拆开来,流水线一样,某些人专门负责画梁,某些专门负责画柱子了,那么开发商找个人专门负责门窗深化有什么不妥吗?


      




如果你做一辈子的门窗深化,不跳槽,不创业,就在知名房企呆着终老一生,那你的职业前景在哪里?


      




回过头来说说我,工作3年从设计院出来的时候,拿到2个地产offer,一个是深圳民企上海公司,另一个央企在江浙沪的某城市公司,前者给的薪水是后者的差不多2倍,但我还是选了后者。原因有两个:


      




1.前者只做住宅,后者拿了一大片地,住宅商业都做(当时觉得住宅可能不行了,觉得商业是下一个方向)


      




2.前者想找A,我担心自己能力不足,后者摆明了要找B,我觉得可以胜任(当时没进房产公司,没有做过上面的总结,所以面对A、B的时候,我更多的考虑是我能不能胜任)




进了房产公司,干了1年,这1年经历的事情太多太多,干完就辞职了。 




先晒张图,然后讲2件我在房产公司印象最深刻的事情。












06.jpg


     





这是当时我在房产公司的记事本,每天要做的事情就记在本子上,做完一件打个勾。


       




B确实是出头的机会,但前提是你扛得住,难得不是做好某件事,难的是领导交代的每件事你都要做得妥妥帖帖,而且你要能敏感的察觉到领导的关注点在哪几件事情上面,眉毛胡子一把抓迟早要交代。


      




我反正没有扛住,觉得有点愧对领导。其实我也知道,他也差点没扛住,包括分管我们的副总,也差点没扛住,那段最忙的时候,大家都有想过要走,都在外面找工作,领导的朋友刚好跟我有交情,我也就知道了。那一年中间的恩恩怨怨现在看来都不是什么事了,我理解他,也感谢他。


       




我还是简单的说一下我在房产公司都干了些啥吧,给你们想选B的人做个参考。






A.设计类工作的沟通协调          




A1 地勘报告+地基加固方案           




A2 施工图设计         




A3 节能设计      




A4 智能化设计           




A5 泛光照明设计         




A6 门窗深化设计          




A8 幕墙设计          




A9 地理信息中心面积测绘(这个是为了满足规划局计容面积要求的面积测绘)        




A10 测绘单位的面积测绘   (这个是商品房预售的面积测绘)       




A11 电梯


       




B.审图及晒图、图纸归档(除了审图,剩下应该都是资料员的活儿      




C.协助报批报建        




公司负责报批的小伙子只会喝酒不会看图,是个麻瓜,所以要陪他去各个局解释图纸


           




C1 规划局           




C2 交评           




C3 环评          




C4 消防大队         




C5 物业办(白蚁防治好像也归他们管)            




C6 能评


      




就写这么多吧,再写下去也没意义了,然后上面的内容乘以2,为啥呢,因为我们有2块地, 一年内一套流程跑了两遍。


      





所以干得特别累,中间自己也犯了好多错,有的是粗心大意,有的是能力经验不够,有的是初出茅庐太嫩,反正1年一满我就走了。









然后我要讲2个印象最深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










1.公司成本部算上经理有3个人,我去的时候,成本部的经理已经换过一轮了。私下听说前任经理是被工程部副总斗走的,总经理不想工程副总一家独大,为了制衡工程部,招了一个狠角色继任。新的成本经理(以下简称“韩”)对总经理忠心耿耿,也明白她存在的“历史使命”,于是不遗余力的跟工程副总(以下简称“乐”)搞斗争,两个人明里暗里掐得飞起。由于韩背后有总经理支持,乐渐渐落了下风,心里暗暗叫苦,后悔不已,之前的软柿子好捏吧,可惜被自己撵走了,没想到来了个这么难搞的,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韩站着有后台各种收拾乐,乐只有忍气吞声。


     






这个时候关键先生张出现了,张是成本部的骨干,前任离职的时候,做了一段时间代经理,可惜自己没把握住机会,没能上位,韩来了张还是当自己的喽啰。张是个绝顶聪明的人,总经理召集开会,他看看与会人员,就能大概猜出领导要讲个什么事。韩知道张代理过一段时间经理之后,一直视张为自己的潜在威胁,各种排挤打压。张郁郁不得志,转而投向乐,谁知道乐也把张当枪使,倒过头来跟韩斗。张夹在两个人中间左右为难,谁都不给他活路。


      




不搞走一个,张早晚得走。


      




不久之后就爆出一个事情,张检举揭发韩,私自修改合同条款中的付款节点。乐一听说,喜出望外,终于抓到个把柄,连忙上报集团,总经理见事情搞大,保不了韩,只好开掉。


      




韩走后,有一天张刚好跟我一起去吃晚饭,路上三个年轻人冲过来,手上攥着什么东西,在张头上敲了两下踹了两角就跑了,张满脸是血,准备开车去医院发现车胎也被扎破了。陪着他去医院包扎之后又去警局报案,后来这事不了了之。




两条:1.战争的目的不应该是消灭,而应该是征服


          2.如果不得已要消灭对手,务必一击致命
















第二个故事










2.公司开发第二块地皮的时候,我看了一下建筑方案,四四方方一块地,南边全做4层的叠墅,北边呢,为了充分利用容积率,不要浪费计容面积,建了一排32层的高层。高层和叠墅共用一个大地下室。即便你没有学过结构,有点常识你也应该明白,32层的高层和4层的楼房自重相差很大,再结合地勘报告,不难得出结论,基础设计的时候,高层和叠墅可以选用不同的桩型和持力层,再简单点说,高层桩粗一点,打深一点,叠墅细一点,打浅一点,好理解吧?


      




我觉得这是给公司省钱的好方案,也是我表现自己的机会,为了稳妥起见,并没有直接去找领导谈我的想法,而是做了很多准备工作:








  1. 跟设计院商量,设计院认可这样做






  2. 跟审图公司商量,听听审图公司的意见,保证审图没问题






  3. 除此之外还不够,还要找到本地工程实例,最好就跟我们工地




    没隔多远,做成了的,运气好,也被我找到了,小区交付都3年了,没有因为沉降出什么问题。






有了上述的准备工作,我就跑到设计部副总办公室,1.2.3的讲给领导听,设计部副总很支持啊,拍板说,小伙子可以啊,就按你说的办。 




 过了一天,乐跑到大办公室,叫我去他办公室一趟。   




屁颠屁颠的跑到乐办公室,乐板着个脸跟我讲他不同意采用不同桩型,要求叠墅和高层一样,选用一样的桩型,打到同一持力层。我不理解,乐给了个理由,施工不好控制。


当下意见并没有达成一致,过了一天工程部经理来找我,还是说这个事儿,聊了一会儿他发现也没有一个站得住脚的理由能说服我。憋不住了,说了一句,小刘啊,我们之前那个地块也是这种情况,桩都全部打的一样的,现在新地块跟之前地块一条街之隔,却可以省这么多,你有没有想过领导问起来,我们怎么交代啊?


这句话把我镇住了。






这事儿没过多久就遇上上一个地块景观工程招标,三个标段的中标单位分别由工程,成本,设计的副总们推荐,张向我使了个眼色,意思是他早就算到是这个结果。那两天领导们心情都不错,有天晚上一群人的在外面唱歌,我也在,酒过三巡乐带着一个施工老板进来了,这老板挨个敬酒,陪着玩色子唱歌,结账的时候抢着买了单,临走递给我一张名片:XXX岩土基础工程公司。哦,原来你是桩基老板啊!






       

总结一下:    





1.乐为什么不同意我的方案呢?当时我能想到的第一个原因是,工程部跟桩基单位同流合污,能多打点桩下去就多打点呗。后来慢慢明白,除了这一条以外,还有个潜在原因,桩基省钱了,比如给公司省了1千万,对他来说,这个功劳、这个荣誉是个很虚的东西,就算是他想出来的点子吧,做成了,也不足以让他凭这一点就直升总经理,何况还不是他提出来的呢?相反,一旦施工出了岔子,他要承担责任,而且责任很大,这种对他来说,风险和收益太不对等的方案,他又怎么会同意呢?我没有站在他的角度考虑问题,蛋糕全部切给了自己,所以失败。


      




干得好,不如干得久,不求立功,但求不要犯错,只要在这个池子里,早晚都有机会。在国企,在央企,就是这样个情况,如果在私人企业,我冲到老板办公室说,老板,我有个方案可以省1千万,不过施工有麻烦点,不是那么好控制,你觉得老板怎么说?这就是国企,央企破格提拔的少,按部就班升级打怪的多的原因。


      




2.房产公司为什么这么多斗争?当然是因为钱啊,在房产公司做事,不能挡了别人的财路。说太多了感觉不好,自己体会吧。


      












设计之声优秀作品推荐






【设计之声.原创】设计行业大浪淘沙,谁甘愿被拍死?







【设计之声.原创】祭奠我的结构梦,再见土木,再见一注








【设计之声.原创】<8年10单位>一个土木人的成功失败




【设计之声.原创】如纸人生,追忆我的结构设计之路(励志共勉篇)




【设计之声.原创邀稿】结构设计,梦归何处,路在何方?








【设计之声.原创邀稿】热议结构“七年之坎”一位地产结构师忠告

 



【设计之声.原创邀稿】10年磨一剑地产新秀谈结构设计VS设计管理

 



【设计之声.原创邀稿】设计个体如何为事务所新资质政策做点准备




【设计之声.原创邀稿】一位“魔都”结构师在磨难中反思·在曲折中前进(7年漫谈)




【设计之声.原创】——“注之策”——

 



【设计之声.原创】设计不止眼前的苟且

 



【设计之声.原创】“宝刀未老”结构老生追忆13年的设计路.随感系列




【设计之声.原创邀稿】1300字的鸡汤文来自一位高逼格结构师




【设计之声.原创】中国建造师三部曲—疯狂、混乱、回归




【设计之声.原创】10.1特刊:祭奠青春,记述土木旺的'春天凋零史"

 



【设计之声.原创】结构圈的“文艺男”追忆年少时光




【设计之声.原创】行.走---写在结构行业破冰触底之时

 
































原创




征集


















征集内容:



设计

项目

经验总结,热议话题讨论,(设计、生活、工作)中的趣事片段,以转行、求职、裸辞、跳槽、考研等为主题个人经历分享,规范条文解析,

注册考试

政策以及相关问题讨论的专业内容。



















专栏作者:

58位; 原创作品 : 150多篇







投稿QQ:

1780688689 (布丁个人专线)







作品评选:

定期组织优秀原创作品评选,颁发荣誉证书及土木纪念品。








优秀的原创作品,易筑结构官方微信公众号会同步推荐

















全部回复(54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bianxingzhen
    bianxingzhen 沙发
    谢谢楼主分享
    2017-06-13 13:58:13

    回复 举报
    赞同0
  • gdj0605
    gdj0605 板凳
    认真看完了楼主的帖,两个故事,挺有意思,意味深刻
    2017-05-03 09:46:03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混凝土结构

返回版块

140.2 万条内容 · 2146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结构比较图(主次梁、主梁大板、无梁楼盖)

结构比较图(主次梁单向板、主梁大板、无梁楼盖)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