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结构 \ 混凝土结构 \ 【设计之声.原创】讲真,谁再吐槽设计行业就打屁股!

【设计之声.原创】讲真,谁再吐槽设计行业就打屁股!

发布于:2017-07-21 13:55:21 来自:建筑结构/混凝土结构 [复制转发]









































《设计之声》专栏本期推荐原创作品








 



 








作者 | 朝露




地产设计管理人




微信公众号: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社群朋友

鲲鹏

在上一篇文章《这一次,老司机向苦逼设计行业开炮》中留言:









“朝露大哥,这个行业的各种苦逼,各种困境,各种问题,







大家都知道,但如果我们只是不停地吐槽,其实并不能改变丝毫。



我们要寻求解决之道,我们究竟该怎么办?但好像,每次在面对HOW这个问题的时候,就戛然而止,就突然切换到一个很高的视角,坚持,初心,踏实,积累,或者干脆转行,诸如这些大词。










我就在想,为什么我们在分析现状的时候,可以描述这么多细节,但在想怎么办这个问题的时候,却一筹莫展,只能泛泛地说一些大概念?

我们现在更缺的,其实是后面这一部分。











因此,我建议,朝露大哥给我们讲一些成功跃迁的案例,让我们大概知道,怎么做是可行的,讲一些对现状比较满意的人,他们是怎么做到的,用了什么办法?我们真的需要一些积极正面的例子~~”









首先,非常感谢鲲鹏的建议。








但非常遗憾的是,关于别人“怎么做才是可行



,具体怎么实现“成功跃迁”,我真不知道--这要知道了,早就是一打孩子的爹了,也不用这么辛苦码字。








我自己的牢笼跟大家一样结实。








尽管如此,这并不妨碍我们继续探索。最近与此相关的两点心得,我觉得值得和大家分享。











一、我们绝大多数人,可能根本无法彻底脱离这个行业












如之前一位朋友留言所说:

“无论怎么转型,设计都是我们的安身立命之本”。









环顾圈子的同行朋友,还真是这样,不管怎么兜兜转转,换来换去,都还是在设计相关行业混迹:








像前两天分享的

花猫

同学,离开了待了十年的设计院,走上了一条和设计院合作的设计咨询自由人的路;








像装配式设计的张总,放弃地产高薪,创办了

装配式建筑的咨询公司












又土又木

APP


创始人,我学长邱明兵,选择了互联网创业;








都是围绕设计在做文章。








堕入某一个行业,就犹如出生在某一个家庭,不管富贵还是贫穷,我们



将永远带有她的烙印,而且,这事情基本没得选。








要说彻底和她断绝了关系,选择一个全新的开始?这种抛弃之前所有积累,切换赛道的行为,对于绝大多数人,肯定不是明智的选择。








是不是有点气馁?








这该死的设计行业,怎么就不能摆脱呢?








我们的职业前景到底在哪里?








HOWEVER!










我们何不这样想:








如果真的离不开了,那反倒就好了,因为目标就非常明确了,那就是--








安下心来留在现在的行业,选个现在看来还行的平台,认真做现在手上的事情,当然,要想办法把它做到最好,收获到最多,成长得最快。









有时候我们漫无目的的到处找钥匙,翻遍了整个屋子,殊不知,钥匙很可能就在我们的胸口兜里。










二、改变、创新,with brand new mind.









这个行业很传统,但我们的思维不能被允许继续传统下去了:








“坚持,初心,踏实,积累

”等等,这些很好的品质,放在以前的环境,假以时日,就能成就一个设计人;









但今时不同于往日--整个行业都在整合和变革,作为设计师,仅凭着这些品质,把一股蛮劲儿用错了地方,很有可能事与愿违,离目标越来越远。








我们必须要使劲儿,而且我们必须要更聪明的使劲儿。










BUT,HOW?












“给从不盲从规范而寻求遵循自然规律的设计师。















第一次看到林同炎大师的这句话时就被吸引。








我在想,大师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想告诉我们的,肯定不限于做设计本身这件事!








因为大师知道,设计人天生就有严谨但略显古板的特质。








我大胆猜想,大师想更多传递给我们的讯息是:








当我们面临职业困惑,生活迷茫,人生坎坷之时,同样应该是做出不盲从条条框框,且寻求最符合当下规律的选择。









为此,我们需要尝试去改变和创新。










AGAIN!

HOW?










下面是之前在公司围绕创新主题写的一篇旧文,与大家分享;文章隐含了这个阶段的



想传达给设计人的讯息。












以务实精神践行创新之路









特定的时代赋予这个传统的行业以最大的活力,也提出了创新的要求;创新之路是一段华丽的舞蹈,但她绝不应悬浮在半空,而应脚踏实地的走稳每一步。








创新需要我们解放思想












在以结果和利润为导向的商业地产中,设计管理工作更应该是一个题解者:为确保在各个环节成功,需要倾听和理解策划、定位、营销、物业、施工、成本的各种声音,集成并凝固在设计中。这个时候,我们绝对不应捂住自己的耳朵。








设计院可以对商业项目中的一些创举有怀疑,更倾向于传统与保守,但我们不能:固步自封、萧规曹随,不会带领我们走向光明;因成见而拒绝接受新鲜事物,不应是我们的选择。








商场里为什么就不能做这些那些的创新业态?就因为别人都还没有做过?只要策划需要、技术可行、成本可控、方便维护运营,那么这些业态就可以有;只要有实实在在的正面效益,那些创新就值得推广。项目的后发优势我们恨不得用到200%。








当今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在短期内取得的辉煌成就,靠的就是解放思想;在我们的事业启航之际,不妨拾起这个武器。












创新需要我们开拓眼界












张大千习画,潜心临摹明清诸家,继而上溯唐宋元诸大家,撷取各家之长,化众古人为我有,用心揣摩和领悟,成就了一代大师。








黄家驹创作,不限于情爱,不囿于地域,以心中装有整个世界的胸怀,唱出和平与大爱,所以他的音乐是有力量的,超越了时空。








我们的事业同样需要眼界和格局。








我们不惧怕辛苦,怕的是自以为在开拓,却只是闭门造车。








我们也不惧怕犯错,怕的是自以为在摸着石头过河,却绊倒在前车之鉴。








埋头耕耘之余,我们不妨时常抬头环视一下这个广阔的世界:大到了解下行业发展的前沿趋势,或学习下标杆企业的先进思想,小到一次工作中和其他部门同事跨领域的交流,或一次生活中在商场闲逛兼考察思考。








这些都是甘露清泉,清澈我们的双眼。












创新需要我们厚积薄发












互联网媒体行业文章满是“干货”,应接不暇,这是行业知识的无偿分享?还是行业已然升级换代,而这些“干货”只是入门基础?








当在网上下载一点真正有参考价值的资料时,却被告知是要收费,此时心中其实有了答案:行业专业化门槛在变高,所谓知识经济,就是更具备核心竞争力的知识和能力,将体现更高的价值。








当创新事物需要整合在设计成果中时,我们须迅速接受并消化:在设计上是否可行?施工上是否可建?成本的投入是多少?带来的效益又是多少?后期的维护运营是否方便而合理?这些技术评估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决策方向和项目成败。








要保证这些技术评估准确可靠,需要我们完成自身业务水平的升级换代:不管是纵向的专业深度的延展,还是横向的知识结构的拓宽,离不开经年的持续积累。












创新带领我们突围








4.png












范立础院士

曾这样比喻学术专研:学生的造诣是个较小的圆,被导师更大的圆处处包围,但若学生持续深掘一、两个点,终将会冲破这个圆,从而自成一家。








相对行业的标杆企业,我们不妨把自己看成是个学生:或许在每一个方面都有或多或少的差距,短时间内实现全面反超是不科学的;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两个点的创举,突破包围,实现分庭抗礼。








这个创举奇点可能是一种商业模式,或一种管理思维,也或是一个单一项目,现在还不得预见。








但可以预见的是,当我们武装了开明的思想,练就了高远的目光,修为了深厚的内功,那么我们就有了肥沃的创新之土壤;由此结出创新的果实,有水到渠成之妙。










写在最后










OH,NO!








又是鸡汤???








额,看上去好像是那么个意思。








但我想说:









It will work!










as long as you 

DO

 it,











and 

DO

 it from now on.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如果你喜欢朝露的文章,请关注公众号“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原创




征集





















征集内容:


设计项目经验总结,热议话题讨论,(设计、生活、工作)中的趣事片段,以转行、求职、裸辞、跳槽、考研等为主题个人经历分享,规范条文解析,注册政策以及相关问题讨论的专业内容。










专栏作者:

58位; 原创作品 : 150多篇





投稿QQ:

2355735304





作品评选:

定期组织优秀原创作品评选,颁发荣誉证书及土木纪念品。





优秀的原创作品,易筑结构官方微信公众号同步推荐













设计之声优秀作品推荐




【设计之声.原创】审查师PK设计师斗智斗勇“互撕”大戏






【设计之声.原创】建筑市场“夕阳下”—结构女设计师正能量发声







【设计之声.原创】祭奠我的结构梦,再见土木,再见一注








【设计之声.原创】<8年10单位>一个土木人的成功失败






【设计之声.原创邀稿】结构设计,梦归何处,路在何方?






【设计之声.原创邀稿】热议结构“七年之坎”一位地产结构师忠告

 






【设计之声.原创邀稿】10年磨一剑地产新秀谈结构设计VS设计管理

 



【设计之声.原创邀稿】设计个体如何为事务所新资质政策做点准备




【设计之声.原创邀稿】一位“魔都”结构师在磨难中反思·在曲折中前进(7年漫谈)





全部回复(39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greed_killer
    greed_killer 沙发
    在我犹豫是否转行时读了楼主好多文章,然后毅然果断转行了,转行开始各种不适应无数次后悔自己的决定,现在两个多月了总算适应一点了,希望越来越好。
    2017-11-24 19:25:24

    回复 举报
    赞同0
  • csm8682772
    csm8682772 板凳
    真是像雾像雨又像风,看完这个我要安静一会了.........
    2017-09-06 08:51:06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混凝土结构

返回版块

140.16 万条内容 · 2093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无梁楼盖设计原理及软件实现

无梁楼盖设计原理及软件实现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