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道路桥梁 \ 铁路工程 \ 中国PK日本 | 新马高铁竞标11个方面对比分析 | 结果预测

中国PK日本 | 新马高铁竞标11个方面对比分析 | 结果预测

发布于:2016-06-03 09:02:03 来自:道路桥梁/铁路工程 [复制转发]

导读:就在上个星期一,我们的铁总总经理盛光祖老先生亲率我国高铁豪华精英团队奔赴马来西亚,为我国新马高铁项目的争取擂鼓列阵,摇旗呐喊,让本公民深受感动。据说呢,这条新加坡到吉隆坡的高铁大概有350公里长,设计时速约300km/h,投资估算有745亿元之巨,吸引了中国、德国、日本、韩国等许多国家参与竞标。有分析人士认为,最有综合竞争力的仍然是中国和日本。所以老金就尝试根据公开资料对日本和中国的竞标优势作简单的对比分析,以便更多的中国人了解。对可能影响中标结果的多边关系、地缘政治、经济战略博弈、国际媒体倾向等因素不作过多分析。就是想告诉大家,俺们中国高铁有实力。















PK
中国
日本
竞标团队
中国铁路总公司是总牵头人,中国铁建、中国交建、中国中车、中国通号等组成建设联合体
由东日本旅客铁道株式会社、住友集团、日立、三菱重工等世界知名企业组成建设联合体
感情基础
近来来中国对马来西亚投资持续增长,两国政治互信增强。马来西亚在新马铁路中占比较高,但经济欠发达
日本近60年来与东南亚地区经济合作密切。新加坡尤其亲日,不喜欢政治主导,崇尚企业竞争
竞标策略
中国政府有战略性输出需求,志在必得。主打综合优势牌
政府主导作用不如中国。强调其突出的安全和稳定性能
建设成本
中国材料和人工成本相对较低。参照以往经验,国际报价大约为0.3亿美元/公里,报价优势突出
参照以往经验,国际报价一般为0.5亿美元/公里
融资模式
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提供融资解决途径。有报道称,中方有收购当地政府投资基金的举动
未见日本提供途径的报道
综合开发
中国中铁已投资20亿美元兴建“大马城”项目。已实质参与新马高铁终点段城市开发项目
日本有输出新干线整套商业设施模式的计划,但行动没有中国快
路网衔接
新马高铁将连接马泰高铁和中泰高铁,构建泛亚铁路布局。若中国中标,将使该区域铁路系统技术一致
新干线方案会导致该区域铁路系统制式不同
建设经验
在海南省有热带地区环岛高铁建设经验,与新马项目气候和地质条件相似。此外,中国有印尼等等海外高铁建设经验,建设速度优势明显
日本是世界科技强国,是工程建设行业、制造业强国。上世纪60年代就建成高速铁路。建设经验不容置疑。
装备制造
中国已经掌握了高速列车最核心的技术(中国芯),可比肩甚至超越新干线。另中国在马来西亚有制造维护中心
日本是世界高铁的先驱。世界高铁的许多技术源于日本。在车辆和信号系统方面尤其经验丰富
技术兼容
中国高铁走的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路线,其主要高铁技术可兼容许多欧洲国家高铁技术
新干线技术与欧洲高铁技术兼容性差
运营保障
中国建成高铁近2万公里,占全世界60%,位居第一,已在事实上建立起维护、运营、培训、配套的安保体系
运营50年来没有发生过一起因列车冲撞或脱轨导致的死亡事故,列车年平均延误不到1分钟
说明:本文摘自铁路特色微信公众号:基建架子队联盟(ID:jjjzdlm)。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铁路工程

返回版块

6.76 万条内容 · 12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关于混凝土内部材质检层--升拓

升拓检测《混凝土材料及结构综合检测技术体系》V1.87版本方案于2016年6月2日增加了混凝土材质内部检层(3.6); 3.6混凝土内部材质检层当仅有一个测试面,而又需要测试混凝土内部的材质的时候,可以采用如下方法:1) P波曲折法2) R(表面)波法这两种方法又各有若干个子方法,在此进行介绍。3.6.1 P波曲折法基本方法与单面传播法相同,在混凝土表面,沿一条直线测试不同距离下的P波的波速,通过波速的变化规律来反演混凝土内部的状况。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