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道路桥梁 \ 桥梁工程 \ 策划桥梁中位置的测量

策划桥梁中位置的测量

发布于:2015-09-01 09:12:01 来自:道路桥梁/桥梁工程 [复制转发]
桥址纵断面图根据河流历史洪水位的实际情况,确定测量的范围,绘制桥址的纵断面图,为河滩路基以及桥孔设计提供参考。如果桥梁的桥墩需要在斜坡上设置的时候,可以在桥梁的上游和下游测量桥梁的辅助断面。水文调查、勘测及工程地质勘察桥梁设计中对于所在位置的水温情况具有较高的要求,需要对附近的水文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和测量,只有对附近的水文环境有一个详细的了解才能够进行桥梁建设。水温调查勘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调查和收集现有的相关的水温资料,通过掌握现有水温资料能够有效的了解当地历史水温情况,可以提供有力的参考。第二,形态调查。第三,进行相应的水温观测,如果还有其它的要求,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测量。除此以外,为了对当地的气象资料有一个很好的了解,应该向当地的气象部门进行沟通,获取当地的历史气象情况。同时还要掌握桥梁附近的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为了确保桥梁建设的稳定性保证桥梁的安全,需要对桥梁位置进行工程地质勘查,掌握当地的底层情况,看附近的土质是否为软质土,是否需要对地基进行加固和改造。对附近的岩层构造进行详细的测量,掌握岩层的风化程度,考察当地的地下水的情况,测试地基的强度,对当地的地质情况进行评价,看其是否适合作为桥梁建设。通过工程地质勘查对相关区域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的掌握,对所使用的相关的建筑材料进行相关的测试做好相应的实验工作。对于一些地质情况不是很好的地基,应该重点进行测量,对地基的土质以及岩层进行详细的鉴定和评估,为地基的改造工作提供相应的建议。根据测量的结果以及相关的数据,编制工程地质报告,报告中应该详细的包括桥梁附近的地质状况,并根据测量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

桥位选择

桥梁位置的选择对于后期的施工以及施工完毕桥梁投入使用之后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都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桥梁位置选择的时候应该坚持相应的原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基本原则

桥位服从路线的总方向并满足桥头接线的要求。应从政治、国防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出发,结合公路、铁路、水利、航运、市政等各方面的近远期规划,尽可能互相协调配合。要照顾群众利益,尽量少占良田,避免拆迁有价值的建筑物,避免桥前壅水威胁河堤安全和淹没农田、村镇。应考虑到施工场地、材料运输、设置便桥等方面的要求,以及建桥后养护的方便。桥轴线一般应为直线,否则宜采用较大的平曲线半径和较小的纵坡。

2水文和地形方面的原则

应尽可能选在河道顺直、水流稳定、滩地较窄较高、河槽较深且能通过大部分设计流量的河段上。应避免选在河汊、岛屿、沙洲、旧河道、急弯、石梁、汇河口以及容易形成流冰、流木阻塞的河段。更不能选在支流河口的下游,以免造成桥下大量淤积。桥轴线应尽量与洪水主流流向正交,宜设在河滩与河槽流向一致的河段上。否则,在不通航的河流上,当河槽流量占70%以上时,则以河槽流向为准,当河槽流量占30%以下时,则以河滩流向为准,介于两者之间时则以平均流向为准。与河岸斜交的桥位,应避免在引道上游形成水袋与回流区,以免引道路基遭受水害;不可避免时,应设置截水坝将其封闭。应考虑到河床在桥梁使用期限内可能发生的变形。

3地质方面原则

应尽可能选在河床有岩层或土质坚实、覆盖层较浅的地段,避免选在岩层有断层,溶洞,石膏,侵蚀性盐类的地段,以及其它不宜于建造墩台基础的地段。应选在地质条件较好,河岸土质稳定的地段,避免桥头引道通过滑坍、泥沼及其它地质不良地段。地震区的桥位选择应按交通部颁发的有关规定执行。

4航运方面的原则

应选在远离浅滩急弯的顺直河段上,其顺直长度,在桥轴线的游不宜小于最长拖船队或木排长度的三倍,顶推船队长度的四倍,在桥轴线的下游则不宜小于最长拖船队或木排长度的一倍半,顶推船队长度的两倍。一般应选在航道稳定、具有足够水深的河段上,如不稳定,通航孔布置应留有余地。桥轴线应与航迹线垂直,如斜交时,桥轴线的法线与航迹线的交角不宜大于50,否则应增大通航跨径。在流放木排的河段上,宜选在码头、贮木场或木材编排场的上游。

5其它方面的原则

在城针附近的桥位,既要考虑城镇规划的要求,又要尽量避免通过市区;并应与治河、防洪、环境保护等规划相配合。在旧桥附近的桥位,一般宜选在旧桥的下游,如旧桥下抛有片石或有落梁等情况时,则宜选在上游,两桥的间距应根据通航、施工等的要求而定。选择桥位时,应注意保持桥梁和桥头引道线型的平顺性;一般情况下,桥梁和引道的平面线型最好都为直线,如两端引道必须设置曲线时,在两端桥头以外必须保持不小于规定长度的直线。在山岭和重丘区,若桥头地形复杂难以设置足够长的直线时,可允许从桥台起在引道上设置平曲线,也可以采用曲线桥型。位于平曲线上的桥梁,桥面的加宽和超高应按路线的同样要求设置,还需计入路线中心的圆弧和桥面中心的折线形之间的差值,且全桥应按最大加宽值予以加宽。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桥梁工程

返回版块

19.39 万条内容 · 607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国外路桥设计动态策划法的探究

影响线计算原理介绍 AASHTO LRFD(1994)汽车荷载的计算需要利用影响线[2]进行,以《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 021-89)中汽-20车辆荷载为例对其计算原理[3,4]做简要介绍,计算图示见图2。首先研究1列轻车(即车列中没有重车)的情况。用f(t)来表示作用于t处的1辆轻车对内力的影响值:f(t)=p1y(t)+p2y(t±D2)式中,y(t)为影响线在t点的纵坐标。假设轻车布载区间为[a,b],在[a,b]上同时布置n辆汽车,其车位为a≤t1<t2<…<tn≤b,则此n辆车的总影响值为:F(n,t1,t2,…,tn)=∑ni=1f(ti)  于是,求区间[a,b]上1列轻车引起的最不利内力M(a,b)可归结为求具有变量(n,t1,t2,…,tn)的函数F(n,t1,t2,…,tn)在线性约束下的最大值问题:M(a,b)=max{maxF(n,t1,t2,…,tn)}  这是一个数学规划问题,其中最为有效的数值解法为Bellman提出的动态规划法[5,6]。按照动态规划的基本原理,可建立本问题的递推公式。若选择步长h并将布载区间[a,b]离散化,此步长将区间m等分,则等分点位置为:xi=a+i×h (i=0,1,…,m)并记  Ik1=(D2+D4)/hIk2=(D0+D1+D3)/{h  则区间[a,xi]上n辆轻车可能发生的最不利内力为un(i)=M(a,xi),经数学推导知un(i)满足如下递推公式:un+1(i)=max{f(xi)+un(i-Ik1),un+1(i-1)}  利用上式可依次求得u1(0)≤u1(i)≤u2(i),…,un(i)≤un(m),则un(m)=M(a,b)为区间[a,b]上轻车引起的最不利内力值。对于在汽车车队中有重车的情况,可将整个车队看作由3部分组成:①重车本身,它的加载内力记作G(xi);②重车左边的标准车,该标准车产生的内力值un(i-Ik1);③重车右边的标准车,该标准车产生的内力值un(i+Ik2)。当重车摆在xi处(见图3)时,就得到此时列车引起的内力L(xi):L(xi)=G(xi)+un(j-Ik1)+un(j+Ik2)  将重车逐次在整个区间各分点布置,则可求得整个列车作用下的总的最大内力为:M=maxL(xi) (i=0,1,…,m)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