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道路桥梁 \ 桥梁工程 \ 略说桥梁建设的钻孔技术要点

略说桥梁建设的钻孔技术要点

发布于:2015-07-06 16:31:06 来自:道路桥梁/桥梁工程 [复制转发]
一、地表塌陷机制及原因分析
从土性实验和工程勘察研究可以发现,在深圳地铁地表塌陷事故发生段隧道工程范围内,土壤含水量大、地层松散且存在空洞。隧道上覆地层中含有厚度6.2一7.sm的砂层,其下为软塑粉质茹土,遇水极易软化。在隧道开挖时极易造成工作面大量涌水,使浸水软化的洞身围岩丧失自稳能力,导致工作面失稳;其上存在厚度2一4m的流动状态淤泥质粉土,稳定性较差。两次地表塌陷的过程中均伴随着涌砂涌水,可见动水压力作用是引发地表塌陷的重要诱因。根据前述的地表塌陷机制分析,在该地层条件下施工时,当开挖高度毛2.22m时,上覆地层可以形成压力拱。但在此类地层条件下,压力拱的稳定性比较差。在突发性因素作用下,极易造成失稳破坏;当开挖高度>2.22m时,上覆地层中的上一级压力拱破坏后,如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地层加固措施,则将难以继续形成下一级压力拱。在施工扰动的作用下,极易导致地下水的渗流方向突变,致使垂直方向渗透动水压力迅速增加,使透水性强的砂性土突然液化,形成涌砂和涌水。上覆地层失去了支撑遂处于临空状态,继而导致地面迅速塌陷。施工情况分析两次地表塌陷除与地层条件较差有关外,均与现场施工存在着直接关系。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没有开展有效的地质超前预报工作,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认识和预测不足。若在旋喷止水加固区内预留一定的保护距离,做好超前地质预报,并针对地层条件及时采取有效的施工技术措施,则完全能够避免地面塌陷事故的产生。未对深部地层沉降进行监测,仅对隧道上方的路面进行了沉降监测,从而错过了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地表塌陷事故发生的宝贵时间。洞内深孔注浆加固的范围不够,同时洞内注浆的注浆孔间距较大,致使浆液扩散后无法及时交接构成止水环,没能满足止水要求,也没能够有效的加固地层。与此同时,隧道设计选择了超前的小导管进行注浆。然而该区段有较为丰富的地下水,水压较高,存在严重地地下水渗漏情况。选择超前小导管注浆时,则没能达到预想的效果,最终致使工作面局部出现管涌淘蚀现象,并发展为涌砂、涌水,致使在动水压力的作用下,地层中的压力拱结构遭到破坏,继而不能够形成下级压力拱进,从而引起地表发生塌陷。
二、地表塌陷控制措施
做好地质预报应进行地层深部位移监测,并加强洞内监测。有塌陷预兆时及时处理,为避免地表塌陷争取宝贵时间。现场人员若能深刻理解浅埋暗挖法的基本原理,并切实贯彻“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这18字方针,就能有效避免地表塌陷事故的发生。由于土体的松软及蠕变特性,地层中压力拱结构的失稳还受到时间因素的影响。因此在隧道施工中,当出现小范围的塌方时应及时处理,以便促成下一级压力拱的形成与稳定,避免造成更大范围的地表塌陷和塌方。工作面无支护空间是影响地表塌陷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施工中应尽量减少无支护空间,并针对此空间施加预支护结构,这是避免地表塌陷的前提条件。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有效避免隧道塌方及地面事故的发生,应加强深部地层的工作,从而能够及时发现塌方隐患,并采取及时有效的处理措施,避免地面塌陷事故的发生,确保隧道施工安全的顺利开展。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桥梁工程

返回版块

19.38 万条内容 · 604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高桥梁立柱的施工办法的探讨分析

1防治措施养护不及时,水分散失较多;养护时间短;立柱顶部钢筋没有用PVC管套紧,钢筋锈蚀,雨天产生水锈流到立柱表面影响外观。严格选用原材料,做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在选料上,要选用级配良好的砂石料;注意控制好河砂与碎石的含泥量;选择与水泥相容性良好的外加剂;在保证施工工艺的前提下,尽量选用较小的坍落度;适当增加细粉料用量,如掺加粉煤灰、磨细矿渣、硅灰等。混凝土配料、搅拌、运输的规范操作要对拌合料的计量装置进行检定,以保证计量准确;水泥库存要在一周以上;同一个立柱尽量采用同一批次的原材料;要严格检测砂石料的含水量,特别是下雨天;要控制好混凝土的搅拌时间,保证混凝土拌合料均匀。用混凝土运输车运输混凝土,运输车在装料前,必须将拌筒内积水完全排净,混凝土运输和周转过程中,不应向拌筒内加水;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在装载混凝土后,拌筒应保持2~4r/min的慢速转动;混凝土运到现场后要先高速搅拌拌筒,总转数不少于100,使混凝土拌合均匀,然后再卸料进行浇筑。加强模板的使用和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