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工程造价 \ 建造师造价师资料 \ “造价师”转型为“造价分析师”?

“造价师”转型为“造价分析师”?

发布于:2024-05-29 09:13:29 来自:工程造价/建造师造价师资料 [复制转发]
最近,我跟同事们围绕着指标分类体系开了不少会,每次都像是在打一场“思维大战”。为啥呢?因为大家都有各自的专业见解,得花不少时间碰撞、讨论,才能达成共识。这不禁让我思考:分类,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真的有这么重要吗?

在数据分析领域,分类同样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统计学中的分类方法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帮助我们揭示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 数据分析的本质就是分类与聚类的过程 ,通过分类技术,我们能够发现数据中的关联和差异,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

那么,工程造价领域中的分类又是怎么回事呢?简单来说, 我们需要将建设项目的各项费用进行分类与聚类,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造价信息体系。其中, 工程量清单作为工程造价的分类成果 是这个体系的“骨架”, 其作用是将项目逐级向下分解和分类,形成了一个描述项目造价的信息体系。 已标价工程量清单则是聚类成果的代表 是它的“血肉”, 它通过将各个分类的造价信息进行汇总和整合,形成了项目的总造价。这种分类与聚类的过程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了解项目的组成和结构,也为后续的计价和成本分析提供了有力依据。所以说, 工程计价业务过程其实就是一种数据分析过程。

如果说工程计价的过程是在详细描述项目工程造价的构成,那么指标编制过程则是在总结归纳工程造价的规律和趋势,站在更高的维度,用不同的方式展现造价的各种特性和规律。 在工程计价的过程中,我们按照规定的分类体系,将项目的各项费用逐一列出,形成详尽的造价清单,这是一个“事物剖析”的过程,它确保了我们对项目的每一个细节都了如指掌。
指标编制则是另一个维度的探索,它不再局限于具体的项目细节,而是将项目的造价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提炼出其中的规律和趋势。这是一个“总结提炼”的过程,它帮助我们站在更高的角度,用更宏观的视角看待工程造价。通过造价指标,我们可以更高效地了解项目的全貌。无论是与类似项目的对比验证,还是对未来趋势的推断预测,指标都能为我们提供有力的支持。它就像一把钥匙,帮助我们打开通往工程造价深层规律的大门。当然,这也对我们造价师的专业水平和数据分析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道长且阻,虽然困难重重,但我认为造价师在数字化时代的转型方向就是明确造价业务的本质是“数据分析”过程,即“分类与聚类”的过程,哪么就可以参考数据分析的方法去学习和提高自己的造价分析水平,解决造价市场化改革的种种难题。   如果哪一天咋们“造价师”被称为“造价分析师”,那可能就是造价师转型成功的标志,也是造价师拥有更高地位和收入的时刻。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建造师造价师资料

返回版块

270 条内容 · 12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优秀的造价人员应该是这样的!

今天与几位造价同事聊起了一个很基本的问题:造价人员应该具备的什么样的专业技能,什么样的造价人员算是最优秀的? 提到行业内流行的一句话,大家都特别认同:“精于造价、通于技术、熟于合约、敏于谈判”。 这句话,很精辟,给造价人员具备的专业技能做了一个“素描”,概括了一个成熟的造价人员要应对造价行业基本业务时具备的技能,是造价人员要达到的境界。 精于造价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