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在上级审计机关优秀审计项目评比中获奖,笔者认为培育优秀审计项目应做到“九个必须”和“两个必不可少”。
一是决心必须坚定。审计人员要有荣誉感、事业心和责任心,面对困难和挑战,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
二是过程必须艰难。审计事项往往都是超出审计人员知识储备、能力范围之外的,需要提前或现场学习,现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如果轻轻松松拿下,说明审计事项本身不具有挑战性,那它的价值或许也不大。
三是人员保障必须到位。人是第一生产力,审计项目要统筹内外审计资源,保障人员力量配备;要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啃硬骨头;要配备能查、能说、能写的审计业务骨干,特别是文字功底好的审计人员,及时揭示、总结和提炼审计发现的突出问题。
四是审前准备必须充足。要统筹利用以往成果,做到精准发力,充分开展审前调查,结合以前年度各项监督成果,以问题为导向,梳理出被审计对象已有问题清单,据此谋划审计实施方案。审计实施方案必须重点突出和针对性强,具有该项目特色,紧扣重点事项,预设审计成果,细化时间节点和任务分工,绘制查实重点问题的路线图和作战表,为审计现场实施提供准确指引,提高项目组织实施的效率。
五是信息沟通必须对称。审计人员不能一味埋头做项目,要加强与党委、政府,纪检监察、主管部门的信息沟通,掌握他们关注的重点,近期有什么动作,比如在查纠问题、建章立制方面有什么思路和方向,借力发力、资源共享、成果共享,做好审计成果的转化和利用。
六是进度和质量必须把控。大型审计项目,作为审计组长、主审,必须掌握审计组每个成员的特点,对其手上的工作加强跟踪指导;审计内容上要突出重点、抓大放小;看准了就单刀直入,速战速决,锁定战果;看不准,就走几步试试,有价值就扩大成果,价值不大就撤,部分问题还可以采取移交主管部门查处等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实施中要注意审计取证规范性、定性准确性、处理针对性。
七是审计专报必须及时。不要等到审计报告出来后,再提炼总结成果。审计专报可以小切口,一事一报;也可以综合其他项目成果,体现宏观性、普遍性和倾向性问题。
八是案件线索必须精准。审计人员要有职业敏感,不放过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移送的案件线索要具备“违规点、定责、定损、利益输送”四个要件,一般来讲前面3个要件比较好确定,“利益输送”就需要延伸对方单位、查询银行流水、做谈话笔录等穿透性检查手段,审计机关不能忽视,这一点要与纪检监察机关做好沟通。
九是整改督查必须有效。要将结果纳入向人大、政府上报的“同级审” 报告中去,采取整改督办单形式推动整改;要建立整改挂销号台账,分类提整改要求;要开展审计整改专项督查,指导被审计单位落实审计整改;有关疑难杂症,必要时通过信息专报等方式提请党委、政府领导协调解决,或者借力纪检监察、主管部门,推动审计整改。
最后,项目总结必不可少。审计报告出具后,要趁热打铁,及时总结项目成败得失,提炼出经验和规律,形成一些研究成果,比如研讨论文、宣传文章等,体现研究型审计的要求。重大事项报告必不可少。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审计报告中的重要审计事项及整改情况、重大违纪违法问题及处理情况要按规定向本级和上级党委审计委员会报告,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审计报告、审计决定要按要求向上一级审计 机关报告。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造价成本管理
返回版块1.21 万条内容 · 297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农业信息化审计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作为护航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农业审计,新时代新发展格局下,由传统的审计思路向研究型审计转变是实现农业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农业信息化审计正是审计在新时代、新趋势下的积极创新、主动作为之举。 一、农业信息化审计的应用意义 一是提高农业审计覆盖面,审计监管不留死角。涉农资金、财政支农资金项目众多,有对农民的各种补贴资金、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农村社会事业投入资金和其他重点涉农专项资金等,具有点多面广且散的特点,使用农业信息化审计方法,有利于提高审计覆盖面。对于被审计单位下属单位较多、业务量大,无法应审尽审的问题,通过运用数字信息技术,可以采集审计所需的各类人员信息、财务、业务等各类数据,进行全面分析,从而全面提升审计覆盖面。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