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从兰州经定西、西巩驿、会宁、青江驿、静宁、平凉去西安的官道(俗称中大路或陕甘大道)给当地带来了长时间的繁盛。此官道会宁段东起青江驿、中经太平店、翟家所、会宁县城、西至鸡儿嘴,全程近六十公里,新中国成立后这条路改名界定公路。全程沟壑纵横,桥梁数座,经数百年历程,现在废弃残存的有四座。其中利济桥是民国时期重修的土桥;其余三座皆新中国初期修建的石拱桥。这些桥梁曾经给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见证了社会的发展。其中石拱桥有时代特征的石雕图案和水泥文字,作为会宁记忆元素,用图片记录下来,贴出来请各位欣赏。
一、利济桥
据94版《会宁县志》记载:以此命名的桥有四:一是在县城东1公里处,俗名一里桥;二在县城东5公里处,俗名孙家岔沟桥;三在县城东6.5公里处小岔沟上,俗名大湾口桥;四在县城的9公里处东坡沟上,俗名营房沟桥。除一里桥在祖河北岸支流上外,其余三桥均建在祖厉河南岸支流上,皆为砖石拱桥。光绪初年由楚军中路将领翁经奎、邵冠群督兵修建。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武毅军管带周文翔重修,不久四桥皆被山洪冲毁。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永新军管带刘尚忠督兵再修,数年后又被冲毁。民国17年(1928年)省政府拨银币2200元,派鞠登榜督工修建,历时3年竣工。今一里桥土辋尚存,大湾口桥尚有残迹。
牛自智(75岁)
大湾口桥位于会宁县祖河南支流小岔沟口,距县城13公里。据武家下面老人牛自智讲,他小时候听老人说,此桥修建于清朝时期,民国时期重修,是当时的官道,主要走马车,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利济桥。
二、孙家沟桥
孙家沟桥没有详细资料记载,距武家下面牛自智(75岁)老人讲,此桥是1969年修建。
石拱桥上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的图案和文字,是刻在桥上的活历史。
三、涝刺沟桥
据《会宁交通志》记载:涝刺沟桥,位于界定(原界石铺到定西)公路47公里414米处之祖河南支流涝刺沟上,西距县城8.5公里。为单孔空腹石拱桥。长24米,宽6.5米,高16.80米,跨径15米,桥面标高1760米。由县工业交通局张生瑞设计并组织施工。1968年1月始建,翌年10月竣工。造价6万元。设计荷载汽车---13,拖---60。
查阅了94版《会宁县志》和92版《会宁县交通志》,里面的记载都是“涝刺沟”,常理推断是“涝池沟”,于是走访了武家下面原大队长(66、67、68年)牛自智(现年75岁)老人,当地人都叫“涝子沟”,而桥面上的字也是“涝子沟”,在这里加以说明。
四、五里桥桥
据94版《会宁县志》记载:五里桥位于界定公路38公里92米处之祖河北支流五里桥河沟上(原名董家沟,因清代在此修过桥,故得名),东距翟家所人民公社驻地2.5公里。为双孔石拱桥。长18米,宽7米,高10米,跨径5米,桥面标高1785米。由县工业交通局张生瑞设计并组织施工。1964年4月始建,翌年5月竣工。造价6万元。设计荷载汽车---13,拖---60。
工程建设确定后,县人民委员会根据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决定以太平区工委和翟所公社为主,配合县工业交通局成立了工程委员会。并抽调公社干部王廷贤、段金昌2人专门领导工程建修,县工业交通局抽调张生瑞全面负责技术指导。同时,太平区工委经计算比较,为减少工程造价,提高工程质量,经报县人民委员会同意,将原设计2孔5米石台砖拱涵洞上层青砖结构全部改用石建。
五、平政桥
平政桥的地理位置应该在今五里桥东,因山洪冲毁无从考证拍摄,但因左宗棠为其立碑作记而被记入史册。原文如下:
94版《会宁县志》记载:
平政桥 以此命名的桥有四:一是翟家所西2.5公里处,俗名董家沟桥,平政桥碑原立于此, 残碑今存县文化馆;二是董家沟桥西1公里处,俗名白家沟桥;三在白家沟桥西1公里处,俗名黑爷沟桥,又名土地庙桥;四在黑爷沟桥西3公里处,俗名古城子桥,又名西宁桥。四桥均建于光绪二年(1876年),皆为砖石拱桥,全在祖河北岸驿道上。由兵备道魏光焘(湖南邵阳人)督兵修建。陕甘总督左宗棠撰有《平政桥碑记》。今古城子桥土辋尚存。
民国二十七年刘庆笃、张济川编撰的《会宁县志续编》卷之二十记载:
会宁县平政桥碑记
左宗棠
逾陇而西,道出会宁,由县东张陈(城)堡至古城翟家所为车道所经,山冈逶迤,中惟坑堑。车行必於两山之陿,水从东来,入於陿中,左旋右薄,一里数曲,陟则为涂,降则为川。每夏秋山水骤发,泛滥汹涌,遇其冲激,摧折立致,叫号神明,末由挽救,冬春冰凌欲解,轮蹄滑?,寸进尺退,一日之间,数见倾陷,行者苦之!邵阳魏君光焘备兵平、庆、泾、固,巡视斯道,良用恻然。请于余率所部屯军,循山凿石,枿去廉利,填塞窪坎,起翟家所,讫张城堡,于旧路北别开新路二十余里。又于董家沟、白家沟、古城子沟野水通川处建大桥三,黑耶沟建小桥一,尽岁俸所入以充用,率所部将士千数百人就工作,昼夜罔间。经始今年闰月又五阅月而功成。余闻而嘉之,名其桥曰平政,并为之记。
客有谓余曰:“孟子平政之说,就役民言也。会宁之治道建桥,所役者军,公以此义当之有说乎?”余曰:“惟其时耳。凡厥庶民修桥治道,力役有征,农隙为之,其常经也。若夫役不可已,而民力不足举之,商旅惧病,义适当征调络绎,军事旁午,驿传攸经,而乃脱辐没踝,灾及行役,将若之何?会宁乱后,遗黎仅存,魏君慨民力之艰,不得已以屯军代役也,其恤民也,役师人之力修桥治道,师人欣然如营其私事以速蒇,军不知劳,其兵民之杂处相安抑可知也。修桥治道,会宁休息有年,丁男蕃衍,足任斯役,异时缮其坍圮,补其缺坏,有不待催乎而自亟者,追维始事之功,不益晓然平政之义矣哉”。
襄斯役者,总兵郑君连拔、副将杨君玉兴、副将武君万才、参将邓君高魁,例得并书。光绪二年十月记。
会宁县平政桥颂并序
程履丰
会宁县东平政桥者,观察魏公悯行路之难、民常病涉,檄所部前营郑公连拔、新右营邓公高魁督率屯军辟山通道所创建,而节相左恪靖嘉人人得以惠济,为记其事而锡以嘉名也。公自备兵平、庆、泾、固,政通人和,百废具举。凡有兴作,悉令诸将士图之,罔劳民力;诸将士亦从公踊跃,共济时艰。会宁非公所辖也,而修桥治道无畛域之分,其政之平,益可想见。桥成而舆人交诵,行旅皆愿出于其涂。余,公属吏也,又素与诸将善。不揣固陋,用集《昭明文选》成语为之颂曰:
大哉惟魏,秉文兼武。
名盖当时,功超邃古。
勤民谨政,至公至平。
惠沾庶类,政肃刑清。
区宇乂安,方内无事。
更练精兵,屯营栉比。
载怀矜恻,世路险巇。
纡徐委曲,涉泽求蹊。
缅彼行人,马烦辔殆。
心不遑安,缔构斯在。
爰究爰度,画地成图。
率作兴事,劳我师徒。
触涧开渠,穷泉为堑。
崇基岩岩,舒虹烁电。
部曲将校。为士卒先。
此一役也,业类补天。
自夏徂秋,成之匪日。
经始图终,暂劳永逸。
仁治兼济,兆民赖之。
安轨徐步,荡荡夷夷。
西望玉门,通驿万里。
风去雨还,驰道如坻〈砥〉。
途歌邑颂,茂绩维嘉。
永不朽兮,勒铭山阿。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桥梁工程
返回版块19.41 万条内容 · 624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工业4.0”时代的桥梁之美桥梁作为建筑的一个类别,融合建造理念、结构形式、建筑材料、建造技术等元素,创造出奇特吸引力,成为城市、时代、技术的象征和标志。而桥梁本身,因其跨越、连接功能,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又因与河流、自然环境的融合、协调,给人们带来感观上的愉悦;更有断桥残雪、卢沟晓月、灞桥折柳等典故带来的感情上的追忆、慰藉、共鸣、憧憬,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桥梁是一种特殊的交通基础设施,设计、参与建造一座具有独特美学效果、代表性技术、被大众认可、经得起时代检验的桥梁工程项目,是每一个桥梁人的梦想。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