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切边的判断一直是用户关心的问题,不同的冲切边形式造成了不同的冲切效果,现在来详细说明一下边、角柱(墙)的判断原则。
一、关于h0+0.5Bc 的推导
根据柱(墙)所处位置的不同,会被判断成中柱或者边、角柱冲切。我们可以从原理上来分析一下,规范是如何界定的。首先,看下地基规范柱冲切公式:
τ = FL/(um*h0) + αsx*Munb,x*cABx/Isx + αsy*Munb,y*cABy/Isy 8.4.7-1
公式中可以得到,冲切临界截面周长um越大,剪应力越小,也就是冲切越有利。
假设同一位置柱冲筏板,柱作为边柱和中柱的冲切临界截面周长分别为um1和um2,如下图:
延伸到筏板边:
um1=2(L+hc+0.5h0)+(bc+h0)
不延伸:
um2=2(bc+h0)+2(hc+h0)
当以上两种情况的冲切临界截面周长相同时,可得:
∵ um1-um2=2L-(2h0+bc)
∴ 当L
当L>h0+0.5bc时,um2不利
即当um1 m2时,柱子作为边柱冲切更不利;当u m1>u m2时,柱子作为中柱冲切更不利。这样可得结论:h 0+0.5b c 是判断柱(墙)为边角冲切还是普通中柱冲切的界限条件。
这也就是地基规范附录P中关于中柱、边柱判断的条件是L和h0+0.5bc 的比较(如下图):
二、验证示例
我们可以通过示例来验证一下,如下图:
500*500柱子下布置400厚筏板,筏板边到柱边距离L=601
∵L>h0+0.5bc =350+0.5*500=600
∴该柱为中柱,软件判断冲切边没有延伸到筏板边
如上图,500*500柱子下布置400厚筏板,筏板边到柱边距离L=599
∵L
∴该柱子为边柱,软件判断冲切边延伸到筏板边
从上面得示例可以看到,软件是按照L和h0+0.5bc 的比较结果作为判断边柱的。
三、复杂边墙的判断
对于复杂墙,软件会按照组合墙的外包矩形与筏板边的距离判断其是否为边墙,以下图中几个示例进行说明:
A:L=1000, h0+0.5bc =650+0.5*700=1000(bc是平行于筏板边的组合墙墙长),
L=h0+0.5bc 按附录P的要求,组合墙的冲切锥延伸到筏板边。
B:L=1100, h0+0.5bc =650+0.5*1700=1500,这里软件增加了一个判断条件,bc 不应大于4倍墙厚,而上图中墙厚200,所以h0+0.5bc =650+0.5*800=1050。
L>h0+0.5bc 按附录P的要求,组合墙的冲切锥不需要延伸到筏板边。
C:L=1000, h0+0.5bc =650+0.5*200=1050
L
知识点:YJK边、角柱判断方法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2人已点赞
分享
盈建科
返回版块6306 条内容 · 187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YJK中减隔震体系等效阻尼比算法原理及选用一、引言 对于结构地震分析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反映结构自身耗能的阻尼比参数是影响反应谱曲线的重要因素。常规结构如纯混凝土结构或纯钢结构,由同种材料所构成,其各阶振型下阻尼比基本相等,根据试验及工程经验,多遇地震下,混凝土结构一般取5%,钢结构根据楼层的高度其阻尼比一般在2%~4%之间。其阻尼模型最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假定阻尼矩阵为质量矩阵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非常好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