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道路桥梁 \ 桥梁工程 \ 桩基施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

桩基施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

发布于:2023-01-17 13:22:17 来自:道路桥梁/桥梁工程 [复制转发]

目前,钻孔灌注桩已经成为工程中桩基部分常用的一种施工方法,了解桩基础常见质量问题对于工程质量控制十分重要。



防治钻孔灌注桩发生偏斜



图片

1、质量问题及现象

(1)成孔后不垂直,偏差值大于规定的L/100。

(2)钢筋笼不能顺利入孔。

图片

2、原因分析

(1)钻机未处于水平位置,或施工场地未整平及压实,在钻进过程中发生不均匀沉降。

(2)水上钻孔平台基底座不稳固、未处于水平状态,在钻孔过程中,钻机架发生不均匀变形。

(3)钻杆弯曲,接头松动,致使钻头晃动范围较大。

(4)在旧建筑物附近钻孔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把钻头挤向一侧。

(5)土层软硬不均,致使钻头受力不均,或遇到孤石,探头石等。

3、预防措施

(1)钻机就位前,应对施工现场进行整平和压实,并把钻机调整到水平状态,在钻进过程中,应经常检查使钻机始终处于水平状态工作。水上钻机平台在钻机就位前,必须进行安装验收,其平台要牢固、水平、钻机架要稳定。

(2)应使钻机顶部的起重滑轮槽、钻杆的卡盘和护筒桩位的中心在同一垂直线上,并在钻进过程中防止钻机移位或出现过大的摆动。

(3)在旧建筑物附近施工时,应提前做好探测,如探测过程中发现障碍物,应采用冲击钻进行施工。

(4)要经常对钻杆进行检查,对弯曲的钻杆要及时调整或废弃。

(5)使用冲击钻施工时冲程不要过大,尽量采用二次成孔,以保证成孔的重直度。

图片

4、处理措施

(1)当遇到孤石等障碍物时,可采用冲击钻冲击成孔。

(2)当钻孔偏斜超限时,应回填粘土,待沉积密实后再重新钻孔。



钻孔过程中发生缩孔



图片

1、质量问题及现象

当使用探孔器检查成孔时,探孔器下放到某一部位时受阻,无法顺利检查到孔底。钻孔某一部位的直径小于设计要求,或从某一部位开始,孔径逐渐缩小。

2、原因分析

(1)地质构造中含有软弱层,在钻孔通过该层中,软弱层在土压力的作用下,向孔内挤压形成缩孔。

(2)地质构造中塑性土层,遇水膨胀,形成缩孔。

(3)钻头磨损过快,未及时补焊,从而形成缩孔。

3、预防措施

(1)根据地质钻探资料及钻井中的土质变化,若发现含有软弱层或塑性土时,要注意经常扫孔。

(2)经常检查钻头,当出现磨损时要及时补焊,把磨损较多的钻头补焊后,再进行扩孔至设计桩径。

4、处理措施

当出现缩孔时,可用钻头反复扫孔,直到满足设计桩径为止。



塌孔



1、质量问题及现象

在钻孔过程中或成孔后井壁坍塌。

图片

2、原因分析

(1)由于泥浆稠度小,护壁效果差,出现漏水;或护筒埋置较浅,或周围封堵不密实而出现漏水;或护筒底部的粘土层厚度不足,护筒底部漏水等原因,造成泥浆水头高度不够,对孔壁压力减少。

(2)泥浆相对密度过小,致使水头对孔壁的压力较小。

(3)在松软砂层中钻孔时进尺过快,泥浆护壁形成较慢,井壁渗水。

(4)钻进时未连续作业,中途停钻时间较长,孔内水头未能保持在孔外水位或地下水位线以上2m,降低了水头对孔壁的压力。

(5)操作不当,提升钻头或吊放钢筋笼时碰撞孔壁。

(6)钻孔附近有大型设备作业,或有临时通行便道,车辆通行时产生振动。

(7)清孔后未及时浇筑混凝土,放置时间过长。

图片

3、预防措施

(1)在钻孔附近,不要设临时通过便道,禁止有大型设备作业。

(2)在陆地埋置护筒时,应在底部夯填50cm厚的粘土,在护筒周围也要夯填粘土,并注意夯实,护筒周围要均匀回填,保证护筒稳固和防止地面水的渗入。

(3)水中振动沉入护筒时,应根据地质资料,将护筒沉穿於泥及透水层,护筒之间的接头要密封好,防止漏水。

(4)应根据设计部门提供的地质勘探资料,根据地质情况的不同,选用适宜的泥浆比重、泥浆粘度有不同的钻进速度。如在砂层中钻孔时,应加大泥浆稠度,选用较好的造浆材料,提高泥浆的粘度以加强护壁,并适当降低进尺速度。

(5)当汛期或潮汐地区水位变化较大时,应采取升高护筒,增加水头或用虹吸管等措施保证水头压力相对稳定。

(6)钻孔时要连续作业,无特殊情况中途不得停钻。

(7)提升钻头、下放钢筋笼时应保持垂直,尽量不要碰撞孔壁。

(8)若浇筑准备工作不充分,暂时不要进行清孔,清孔合格后要及时浇筑混凝土。

(9)供水时不得将水管直接冲射孔壁,孔口附近不得集聚地表水。



钻孔过程中钻头被卡住




1、原因分析

(1)孔内出现梅花孔、探头石或缩孔。

(2)下钻头时太猛,或钢丝绳松绳太长,使钻头倾倒卡在井壁上。

(3)塌孔时落下的石块或落下较大的工具将钻头卡住。

(4)出现缩孔后,补焊后的钻头尺寸加大,冲击太猛,冲锥被吸住。

(5)使用冲击钻在粘土地层中进行钻孔时,冲程量过大,或泥浆太稠,冲锥被吸住。

图片

2、预防措施

(1)对于上下能活动的卡钻,可以采用上下轻微提动钻头,并辅以转动钢丝绳,使钻头转动,以便提起。

(2)下钻时不可太猛。

(3)对钻头进行补焊时,要保证尺寸与孔径配套。

(4)使用冲击钻进行施工时冲程量不宜过大,以防锥头倾倒造成卡钻。

图片

3、处理措施

(1)当土质较好或在石质孔内卡钻时,可以采取小爆破振动使钻头松动,以便提起钻头。

(2)钻头被卡住时,可上下左右试着进行轻提,将钻锥提起。

(3)用千斤顶或滑轮组强提,但应注意孔口的牢固,以防孔口坍塌。



钻孔灌注桩护筒底部孔壁坍塌



1、原因分析

(1)护筒底部及周围未用粘土回填或夯实不足,在钻进过程中或灌注过程中泥浆护筒底掏空。

(2)由于提供的地质钻探资料不详,使护筒底位处于淤泥或砂层少。

(3)护筒直径较小。

(4)地表水渗入护筒外围填土中,造成填土松软。

2、预防措施

(1)护筒底部应回填至少50cm厚的粘土,当土质为砂性土时护筒周围0.5~1.0m范围内也应用粘土回填并夯实。

(2)根据设计部门提供的地质资料,护筒底部应穿过淤泥和砂层。

(3)护筒直径应大于设计孔径20~30cm(有钻杆的正反循环钻)、30~40cm(无钻杆的潜水电钻或冲击钻)。

(4)护筒出浆孔处应用粘土夯填,同时应保持出浆顺利,周围不得有积水,避免护筒周围泥土流失,造成孔。

3、处理措施

(1)水中钻孔发生护筒底部坍塌时,应将护筒下沉穿过淤泥层或砂层。

(2)护筒底部坍塌时,应先将钻机移位,然后拔出护筒,按要求回填粘土并夯实,重新下护筒并对护筒周围回填粘土夯实,必要时应加长护筒,然后才能重新钻孔。



吊装就位过程中钢筋笼发生变形




1、质量问题及现象

起吊后,钢筋笼发生过大的扭转或弯曲变形。

图片

2、原因分析

(1)当钢筋笼较长时,未加设临时固定杆。

(2)吊点位置不对。

(3)加劲箍筋间距大,或直径小刚度不够。

(4)吊点处未设置加强筋。

图片

3、预防措施

(1)钢筋笼上每隔2~2.5m增设一道加劲箍筋,在吊点位置应设置加强筋。在加强筋上加做十字交叉钢筋来提高加强筋的刚度,以增强抗变形能力,在钢筋笼入井时,再将十字交叉筋割除。

(2)钢筋笼尽量采用一次整体入孔,若钢筋笼较长不能一次整体入孔时,也尽量少分段,以减少入孔时间;分段的钢筋笼也要设临时固定杆,并备足焊接设备,尽量缩短焊接时间;两钢筋笼对接时,上下节中心线保持一致。若能整体入孔时,应在钢筋笼内侧设置临时固杆整体入孔,入孔后再拆除临时固定杆件。

(3)吊点位置应选好,钢筋笼较短时可采用1个吊点,较长时可采用2个吊点。

4、处理措施

若钢筋笼发生严重扭曲变形时,则必须将钢筋笼拆开重新制作。



钢筋骨架下沉、偏位



1、质量问题及现象

钢筋笼就位后突然下沉;钢筋笼中心偏位。

图片

2、原因分析

(1)钢筋笼固定不牢或固定措施不当。

(2)测量定位出现误差或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导管碰撞钢筋笼。

(3)在施工过程中,桩位控制点未采取保护措施,出现人为移动。

图片

3、预防措施

(1)在钢筋笼定位后,将钢筋笼牢固固定在位于护筒之上的垫木上。垫木应该用20cm×20cm×(300~400)cm方木。

(2)护筒周围的回填土要夯实,防止护筒移位。

(3)测量定位要准确,要用控制桩进行复测核,复核无误后方可进行水下混凝土灌注。

4、处理措施

对于下沉或偏心的钢筋笼,在浇筑混凝土前或未浇筑至钢筋笼时,可用吊车将其吊起进行复位。



钢筋笼上浮



1、质量问题及现象

(1)在灌注混凝土时,钢筋笼上浮。

(2)在提升导管时,钢筋笼上浮。

图片

2、原因分析

(1)当灌注的混凝土接近钢筋笼底部时灌注速度过快,混凝土将钢筋笼托起;或提升导管速度过快,带动混凝土上升,导致钢筋笼上浮。

(2)在提升导管时,导管挂在钢筋笼上,钢筋笼随同导管一同上升。

图片

3、预防措施

(1)当所灌注的混凝土接近钢筋笼时,要适当放慢混凝土的灌注速度,待导管底口提高至钢筋笼内至少2m以上时方可恢复正常的灌注速度。

(2)在安放导管时,应使导管的中心与钻孔中心尽量重合,导管接头处应做好防挂措施,以防止提升导管时挂住钢筋笼,造成钢筋笼上浮。

4、处理措施

(1)钢筋笼卡住导管后,可设法转动导管,使之脱离钢筋笼。

(2)发现钢筋笼有上浮迹象时,可适当加压,以防止继续上浮。



断桩



1、质量问题及现象

(1)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由于导管拔脱,泥浆进入导管内,致使孔内泥浆豁然迅速下降。

(2)由于导管接头处密封不好,致使泥浆进入导管,若继续灌注,则会在混凝土中出现泥浆夹层。

(3)由于导管埋置过深、当混凝土堵塞导管时处理时间过长、或灌注时间较长使先期灌注的混凝土凝固,导致导管不能提起。

(4)在无破损检测中,桩的某一部位存在夹泥层。

2、原因分析

(1)混凝土坍落度小、离析或石料粒径较小,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堵塞导管,且在混凝土初凝前未能疏通好,不得不提起导管时,从而形成断桩。

(2)由于计算错误致使导管底口距孔底距离较大,致使首批灌注的混凝土不能埋住导管,从而形成断桩。

(3)在导管提拔时,由于测量或计算错误,或盲目提拔导管使导管提拔过量,从而使导管底口拔出混凝土面,或使导管口处于泥浆层或泥浆与混凝土的混合层中,形成断桩。

(4)在提拔导管时,钢筋笼卡住导管,在混凝土初凝前无法提起,造成混凝土灌注中断,形成断桩。 

(5)导管接口渗漏致使泥浆进入导管内,在混凝土内形成夹层,造成断桩。

(6)导管埋置深度过深,无法提起导管或将导管拔断,造成断桩。

(7)由于其他意外原因造成混凝土不能连续灌注,中断时间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致使导管无法提升,形成断桩。

3、预防措施

(1)导管使用前,要对导管进行检漏和抗拉力试验,以防导管渗漏。每节导管组装编号,导管安装完毕后要建立复核和检验制度。导管的直径应根据桩径和石料的最大粒径确定,尽量采用大直径导管。

(2)下导管时,其底口距孔底的距离不大于40~50cm,同时要能保证首批混凝土灌注后能埋住导管至少1m。在随后的灌注过程中,导管的埋置深度一般控制在2~4m范围内。

(3)混凝土的坍落度要控制在18~22cm、要求和易性好。若灌注时间较长时,可在混凝土中加入缓凝剂,以防止先期灌注混凝土初凝,堵塞导管。

(4)在钢筋笼制作时,一般要采用对焊,以保证焊口平顺。当采用搭接焊时,要保证焊缝不要在钢筋内形成错台,以防钢筋笼卡住导管。

(5)在提升导管时要通过测量混凝土的灌注深度及已拆下导管长度,认真计算提拔导管的长度,严禁不经测量和计算而盲目提拔导管,一般情况下一次只能拆除卸一节导管。

(6)关键设备要有备用,材料要准备充足,以保证混凝土能够连续灌注。

(7)当混凝土堵塞导管时,可采用拔插抖动导管,当所堵塞的导管长度较短时,也可用型钢插入导管内进行冲击来疏通导管,也可在导管上固定附着式振捣器进行振动来疏通导管内的混凝土。

(8)当钢筋笼卡住导管后,可设法转动导管,使之脱离钢筋笼。


内容源于网络,旨在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资料推荐:

某工程小截面预制桩基础设计施工图

https://ziliao.co188.com/d235129.html


知识点:桩基施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桥梁工程

返回版块

19.41 万条内容 · 623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现浇连续梁施工工艺

1、挂篮悬浇连续梁施工 某项目连续梁采用三角挂篮悬臂浇筑施工,其中最大跨度为**特大桥48+80+48m连续梁。 因主桥墩较高,故0#块采用悬臂式托架方案。严格控制支架变形,并采用等载预压的方法消除支架的非弹性变形,同时测出其弹性变形,为立模预抛高提供依据;使用受力明确、传力直接的三角形挂篮施工1#~N#梁段,0#段施工完毕后,拼装挂篮,等载预压,并测量挂篮变形(弹性变形、非弹性变形),梁段悬灌中应平衡对称施工,以保持“T”构处于平衡状态;为确保梁体线型应严格控制挂篮变形,并不断调整模型预抛高值;施工中严格控制预应力管道定位精度,采用内衬管工艺保证管道畅通,预应力张拉采用应力、应变双控;体系转换是连续梁施工的关键工序,边跨合拢后,同步对称解除墩梁固结,完成体系转换,采用刚性支撑和临时预应力的方法锁定龙口,预压配重并随砼的灌注同步减少配重的方法施工中跨合拢段。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