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道路桥梁 \ 隧道工程 \ 隧道双侧壁六步正台阶导坑法施工技术应用研究

隧道双侧壁六步正台阶导坑法施工技术应用研究

发布于:2023-01-12 14:55:12 来自:道路桥梁/隧道工程 [复制转发]

摘要


本文主要根据超浅埋暗挖隧道主要特点,首先结合设计及以 往经验提出两种不同开挖支护顺序的方法,通过理论计算比 较两种开挖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选择,再通过具体实践对 “双侧壁六步正台阶导坑,法”进行总结研究。


关键词:浅埋暗挖;双侧壁;六步正台阶;施工;顺序确定


1工程概况


廈门杏林大桥C标段为高崎互通机场连接线,线路下穿 既有鹰厦铁路、嘉禾路及机场A、B匝道。左线起讫里程 LZK0+100?0+800,长700m,其中包括U型槽段303m,明挖 隧道243m暗挖隧道154m。右线起讫里程L YK0 + 100? LYK0+700,长600m,其中包括U型槽段191 m,明挖隧道242m, 暗挖隧道167m。隧道主体结构采用单层单跨的微拱形,开挖断 面13.37宽X9.25高。下穿铁路拱顶距铁路轨面1.6?2.5m,为 控制地表及铁路沉降,保证铁路的安全、畅通,超前支护采用 巾299钢管管幕(目前底部变更为管棚),并注浆加固掌子面地 层,采用三层结构形式,即由喷混凝土、工字钢架、钢筋网组 成的初期支护与两层模筑钢筋混凝土组成,同时采用“双侧壁 六步正台阶”开挖法进行施工。衬砌断面如图1.1。


图片


2隧道开挖过程简述


本工程隧道开挖施工是在采用管棚(幕)超前支护和地 面注浆加固工程施工完毕后进行。开挖采用“双侧壁六步正台 阶导坑”法施工。毎个隧道洞门先成形6m洞身(即6m二衬先 施做完),再按照①?⑥的顺序分步开挖土体,进行分步支护, 在施工空间允许的条件下,及时架设毎个小开挖面内的工字与冈 初期支护,并尽早对开挖面喷射混凝土完成初衬。全断面开 挖和支护完成后,分段分步拆除临时支撑,施作模筑二衬。初 期支护和临时支撑采用122号工字钢,初期支护每棉间隔50cm, 相与棉之间采用挂网喷混凝土,混凝土喷层厚度35cm。


图片


双侧壁六步正台阶导坑法常用施工顺序有以下两种:①先中 间、后两边(本工程设计采用方法)具体如图2.1(a)所示,②先两 边、后中间,具体如图2.1(b)所示。两种施工方法的纵断面施工示 意图如图2.2。

图片


开挖顺序的不同,造成的地表沉降会有所不同。以下将采用 三维有限元模型对两种不同开挖顺序造成的地表沉降进行计算对 比,并根据计算结果,结合本工程现场施工情况,选取合适的开挖 方案。


3 隧道开挖顺序的确定


3.1计算模型及工况



3.1.1根据一般根据经验,取开挖洞室的3?5倍建立模型。具 体计算模型见图3.1,模型的横向、竖向及纵向尺寸分别为60m、 30m, 50mo


3.1.2由于此处仅为比较两种开挖方案的优劣,因此计算中暂不 考虑列车荷载作用。考虑不利状态,计算中仅考虑初支施作后的情 况,未考虑二衬施作。


3.1.3计算中土体本构选取摩尔-库伦模型,土体及加固部分 计算参数如表1所示。最终计算模型如图3 .1所示。


3.1.4根据设计,①、③、⑤步开挖步长10m,①②、③ ?,⑤⑥步开挖步长3?5m,为计算方便,步长按照5m考虑即①?⑥步步长均为5m。


图片


开挖计算按如下过程进行:


步骤1:①号导洞进尺5m;步骤2:将上部开挖部分的初支 激活,①号导洞进尺10m,②号导洞进尺5m,步骤3:将上部开 * 挖部分的初支激活,①号导洞进尺15m,②号导洞进尺10m,③ 号导洞进尺5m;以后均按照上面描述的步骤进行,每一步先将上 一步新开挖范围内的初支激活,然后各部导洞都新进尺5m。


3.2计算结果分析



随着开挖的进行,地表沉降量越来越大,沉降槽的形式如j 图3.2所示。

为了显示地表变形随着开挖的进展情况,选取z=0、z=10m 两个断面,比较两种开挖方案下不同断面的地表沉降情况。z=0面地表沉降随开挖步变化曲线如图3.3所示。

图片


因此,施工前可采用PECK沉降曲线对隧道开挖引起的 地表沉降进行预估。


⑵二者地表最大沉降基本相同,釆用方法1施工最大地 表沉降39mm,采用方法2最大地表沉降42mm,二者相差 3mm。


⑶采用方法1施工时地表沉降最大值基本位于隧道中心, 第1步施工地表沉降达20mm,第2步施工地表沉增加10mm, 第3步施工地表沉增加5mm,第4步施工地表沉增加4mm。第 4步施工完毕后地表沉降基本稳定,后续施工对其基本没有影 响。前4步开挖产生的沉降占最终沉降值的98%以上。采用该 方法刚开挖时地表沉降变化大,但沉降稳定也快。


⑷采用方法2施工时,地表沉降最大值前两步位于隧道中 心左侧,后移至隧道中心。第1步施工地表沉降达Hmm,第 2步施工地表沉增加10mm,第3步施工地表沉增加7mm,第 4步施工地表沉增加7mm,第5步施工地表沉增加5mm。第5 步施工完毕后地表沉降基本稳定,后续施工对其基本没有影 响。前4步开挖产生的沉降占最终沉降值的95%以上。与方法 1相比,方法2开挖时地表沉降变化相对缓和,沉降稳定也稍 慢。


图片


图3.4为各开挖步骤下两种开挖方法引起的地表累计沉降 量。从该图上可以更清楚的看出,两种方法最终产生的地表沉 降基本相同,但采用先挖中间后挖两侧的施工顺序开始开挖时 造成的地表沉降很大,这无疑不利于对上方铁路的保护。


z=10面地表沉降随开挖步变化曲线如下图3.5所示。由于 开挖掌子面距某断面达到一定距离后后续施工对该断面影响不 大,因此图中只统计了 9步开挖的结果。

图片


对比以上两图及z=0断面的地表沉降曲线,可以发现如下 规律:


⑴二者沉降形式类似,沉降的最大值均24mm左右,相 差0.2mm,因此认为二者沉降相同。

⑵采用方法1施工时地表沉降最大值基本位于隧道中心, z=10面处地表沉降主要发生在第2 ~5步施工,第1步、第6 步以后施工对该位置地表沉降基本没有影响。

⑶釆用方法2施工时地表沉降最大值位置经历从隧左到隧道 中心的过程,z= 10面处地表沉降主要发生在第2 ~ 7步施工, 以后施工对该位置地表沉降基本没有影响。

⑷方法1相比,方法2开挖时地表沉降变化相对缓和,沉 降稳定也稍慢。


由z= 10断面地表沉降曲线可知,隧道开挖0~5m时, z=10m处地表基本没有沉降,而施工5?10m范围时,z=10m 处地表会产生很大沉降。根据以上计算,步骤2、3施工地表 沉降增量基本相同。这也说明在开挖至某断面之前,该断面已 产生一定的沉降。


为了更好的体现z=10断面的地表沉降随开挖的变化过程, 将各开挖步骤下掌子面与该面的距离与地表最大沉降的关系绘 制成图,如图3.6所示。


图片


由上图可知,对Z=10m断面,开挖掌子面距离该面- 5m~5m的10m范围内时,该面地表沉降最大,当开挖掌子 面距离该面10m以后,后续开挖施工对该面产生的地表沉降已 不大。从图3.6可知,二者间距10m时产生的地表沉降为22. 1mm,占总沉降量的90%。距掌子面一定距离(约10m左 右)的后方土体沉降几乎不随开挖的进行而变化,即沉降已基 本稳定。由此可见,双洞开挖采用10m的步距是合理的,两 洞施工的影响较小。


综合以上计算结果,得出以下几点指导现场施工:


⑴两种开挖方法导致的最终地表沉降基本相同,但采取方 法2单一施工步下沉降较为缓和,由于本工程上部铁路对开挖沉 降较为敏感,结合现场施工方便,推荐采取方法2施工。

(2)对某一隧道断面位置来讲,施工5步过后该位置地表沉降 基本稳定不会再变化,因此两隧道同时施工时应保证同一开挖位 置相距25m以上。现场两隧道施工断面间距30m,满足此要求。

⑶经以上计算可知,距掌子面10m距离的后方土体沉降已基 本稳定。由此可见,双洞开挖采用10m的步距是合理的。


4隧道开挖支护施工


隧道土方的开挖釆用“六步正台阶法”施工,具体施工顺 序如图2. lb所示。


(1)施做①③部

a、 在管幕的保护下,开挖侧洞上部台阶,即①③部,每 次开挖进尺为Im (即两棉钢架距离)。

b、 施做初期支护:初喷混凝土4cm (临空大的处理办 法),然后施作锚杆挂设钢筋网,架立周边钢架及临时横撑钢 架,竖向钢架与洞内增设的* 299管幕焊接,施做锁脚锚管, 周边(含底部)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c、 ③部施工要滞后①部10m左右。


(2 )施做②④部

a、 待①、③部开挖支护3~5m后,开挖两侧导洞下台阶, 即②、①部,每次开挖长度Im。

b、 施做初期支护:初喷混凝土4cm,然后施做锚杆、挂 -设钢筋网,架立侧向钢架,两侧(含底部)喷设至设计厚度。

c、 要求②部滞后①部3~5m,④部滞后③部3~5m。


.(3 )施工⑤部

a、 待③部开挖支护10m后,隧道中导洞上部台阶,即⑤ 部展开施工,毎次开挖长度为Im,割除双侧导抗临时支护时露 出的锚杆。

b、 施做拱部初期支护:初喷混凝土 4cm,然后挂设钢筋 网,架立拱部及临时横撑钢架,喷射拱部及底部混凝土至设计 厚度。


(4 )施做⑥部

a、待⑤部开挖支护2 ~4m后,开挖中导洞下部台阶剩余 的土停,即⑥部。

b ,循环施工①?⑥,至下穿铁路结束。

根据以上施工方法,要完成以上①?⑥步一个循环,最短 的长度是23m;①③⑤上部土方采用人工开挖,并通过临时仰 拱预留的通道出土,翻入下台阶,通过小型挖掘机运至洞外。断面土方可以挖成核心土或预留小台阶的办法,方便安装型钢 钢架;②?@T部土方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挖掘机开挖,并通过 装载机将土运至洞外。


5结束语


针对本工程的具体特点,现场在管棚(幕)、超前断面注 浆、地表注浆、洞门加固、铁路加固等综合措施之下对该工程 采用“双侧壁六步正台阶法”进行施工,本工程暗挖隧道的施 工最终获得了圆满的成功。


内容源于川隧公众号,旨在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资料推荐:

浅埋隧道六步正台阶侧壁导坑法地表沉降研究

https://ziliao.co188.com/p52174143.html


知识点:隧道双侧壁六步正台阶导坑法施工技术应用研究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隧道工程

返回版块

2.95 万条内容 · 267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大跨度隧道单-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力学分析

摘要 结合某大玲度四车道隧道建设,通过单、双侧壁导坑法动态施工过程的弹塑性有限无数值模 拟,对隧道N级国岩段的围岩一支护结构体屈服接近度、位移和应力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该 隧道较优的施工方法。为类似地质条件下的大跨度隧道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大跨度隧道;侧壁导说法;数值模拟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