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道路桥梁 \ 桥梁工程 \ 冲刷、液化效应下沿海高架桥概率地震反应分析:动水效应重要吗?

冲刷、液化效应下沿海高架桥概率地震反应分析:动水效应重要吗?

发布于:2022-11-22 09:10:22 来自:道路桥梁/桥梁工程 [复制转发]

究意


我国沿海高架桥常采用群桩基础,且群桩基础通常浸在水中,并嵌入饱和土体中。这类场地可能遭受冲刷,且地震下可能发生液化。目前关于沿海高架桥在冲刷或液化条件下地震反应分析的研究往往忽略动水效应的影响。鉴于此,本文致力于量化动水效应对此类桥梁地震反应的影响规律。采用经试验验证的土-结构多维有限元模拟方法,基于动水附加质量理论,建立了可考虑动水效应的场地-群桩-单墩桥梁模型,探究了10%-50年、2%-50年两个地震风险水平下,不同冲刷深度、场地液化与否条件下,动水效应对支座位移、墩底曲率、桩身最大曲率的定量影响规律。


研究内容

1

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对象限定为位于水中的城市沿海高架桥(图1)。此类桥梁的下部结构通常采用单柱或双柱墩,并通过承台由群桩基础支撑。承台一般浸在水中,群桩基础嵌入饱和土体中,而饱和砂土在地震下可能液化。在常年水流作用下,群桩基础还可能遭受冲刷。因此,本文拟探究不同冲刷深度、场地液化与否条件下,动水效应对此类桥梁主要构件(支座、桥墩、桩基础)地震反应的定量影响规律。由于这类多跨高架桥各墩的强度、刚度接近,桥梁的地震反应可近似地由群桩-墩柱-主梁质点简化模型代表。

图片

图1 沿海高架桥示例


2

 考虑动水效应的场地-桥梁结构多维有限元模型

基于作者前述工作,采用OpenSEES开源平台建立了场地-桥梁结构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如图2所示。为兼顾计算效率和结构地震反应的模拟精度,场地以二维三自由度模拟,而桩基桥梁结构以三维六自由度模拟;土体与群桩基础之间通过p-y、t-z (或q-z)土弹簧连接。群桩与桥墩均采用非线性纤维梁柱单元模拟。

动水效应以附加质量模拟,其中桩身(圆形截面)的附加质量按Morison et al. (1950)计算:

图片 

   (1)

式中:Ma,pile为附加线质量,CM为附加质量系数,圆形截面取为1.0,ρw为水的质量密度,以及d为桩身直径。

承台(方形截面)动水附加质量按Zhang et al. (2020)计算:

图片

(2)

式中:L为平行于振动方向的承台边长,W为垂直于振动方向的承台边长,H为承台高度,h为承台水下部分高度,以及s为判断承台满水或部分淹水的参数 (若 h > H,则s = H;若h ≤ H,则s = h),常数β1 = 0.9199,β2 = -1.891,β3 = -1.1291,β4 = -0.2701ln(H/h),β5 = 0.2559-0.0771ln(W/h)。

场地和桥梁的几何、材料参数按实际工程经验取值,详见论文。计算结果表明,桩身节点的动水附加质量约为节点原质量的40%,而承台的动水附加质量约为承台原质量的10%。这些附加质量对桥梁的基本周期影响极小(1%以内),详见论文。

图片

图2 考虑动水效应的场地-群桩-单墩桥梁多维有限元模型


3

 地震风险水平和地震波选取

根据我国城市桥梁抗震规范,按我国东南沿海某地的地震动参数,以10%-50年、2%-50年两个地震风险水平的加速度反应谱为目标谱(即重现期475年、2475年,代表“小震”、“大震”),选取实际地震记录。具体而言,对于每个地震风险水平,从PEER强震库选取20条实测地震波,经过缩放使其均值谱与目标谱在场地和结构的主要振型周期范围内吻合。值得说明的是,为避免缩放过度导致不合理的地震波,每条波的放缩系数控制在4以内。


4

 动水效应对冲刷、液化条件下桥梁地震反应的影响

本文研究了三个关键构件的地震反应,即支座位移、桥墩墩底曲率与桩身最大曲率,并采用变化百分率来量化动水效应的影响:

图片

(3)

式中:RH为考虑动水效应(w added mass)的地震反应结果,而R0为未考虑动水效应(w/o added mass)的地震反应结果。

限于推文篇幅,仅给出液化工况下动水效应随冲刷深度的变化规律,非液化工况详见论文。图3给出了大震(2%-50年)下动水效应对支座位移、墩底曲率、桩身最大曲率在不同冲刷深度下的影响规律。图中括号内数值即为式(3)的变化百分率。

对于支座位移和墩底曲率,无论小震、大震,动水效应的影响均很小(基本在5%以内),因为这两个反应参数由上部结构惯性力控制,且上部结构惯性力主要受结构的基本周期影响,而动水效应对结构基本周期的影响极小。

相比之下,对于桩身最大曲率,同时受到上部结构惯性力(inertial load)和土-桩运动力(kinematic load)的影响,动水效应的影响规律较复杂。小震下,动水效应的影响较显著,可能增大桩身最大曲率达15%左右(特别是冲刷深度达到5-6m时);但大震下,动水效应的影响很小(3%以内)。结合作者以往的试验和理论研究(Wang et al. 2019c, 2020),上述结果的机理性解释详见论文3.3和3.4节,即inertial和kinematic loads在不同冲刷和液化条件下对桩身反应的贡献的变化规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3 大震下动水效应对不同冲刷深度下液化场地桥梁各构件反应的影响:(a) 支座位移,(b) 墩底曲率,(c) 桩身曲率

此外,关于冲刷效应,支座位移和墩底曲率随冲刷深度的增加呈现减小的趋势,该现象在大震下更为显著,而桩身最大曲率随冲刷深度的增加呈现增加趋势。因此,冲刷深度的增加会导致桥梁结构的地震易损部位从墩底向桩身转移。换言之,对于受潜在冲刷作用影响的沿海高架桥,抗震设计时需重点关注桩基础的抗震行为。


研究结论


本文针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冲刷、液化条件下的群桩基础-单墩高架桥,通过非线性动力分析方法,研究了小震、大震两个地震风险等级下动水效应对桥梁主要构件地震反应的影响规律。主要结论如下:

(1)动水效应对桥梁结构的基本周期影响极小,无论是何冲刷深度、场地液化与否。正因为如此,支座位移和墩底曲率受动水效应的影响很小(5%以内),无论是小震或大震。

(2)相比之下,小震下,动水效应可增加桩身最大曲率达15%-20%(冲刷深度5m左右时);但是大震下,动水效应的影响基本可忽略。

(3)冲刷效应会改变桥梁的地震破坏机理。随着冲刷深度的增加,地震易损部位会从墩底向桩身转移,无论场地液化与否,且动水效应不会影响此规律。

(4)支座位移和墩底曲率反应的不确定性随冲刷深度的增大而减小。但是,桩身最大曲率反应的不确定性随冲刷深度的增大而增大,因此抗震设计的安全系数也应相应增大。

(5)动水效应对支座位移和墩底曲率的影响规律基本不受场地液化与否的影响,但场地液化会削弱动水效应对桩身曲率的影响程度。


上述结论仅限于本文研究对象的尺寸、材料、边界条件等。对于其它结构、场地、水深条件、以及极端动水效应(如风暴潮、海啸等),还需专门研究。


内容源于网络,旨在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资料推荐:

美国Cypress高架桥地震倒塌的仿真分析

https://ziliao.co188.com/p48999163.html


知识点:冲刷、液化效应下沿海高架桥概率地震反应分析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桥梁工程

返回版块

19.41 万条内容 · 623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铁路桥梁自主性端到端无线监控系统

一 研究意义 美国铁路桥梁当前的巡检实践(强制性年度检查)不能确保在保持足够低的运营成本的同时,为短期和长期结构状态评估提供足够的信息。本文展示了用无线智能传感器(WSS)监测铁路桥梁的开发过程,实现了完整的端到端监测解决方案,可直接从桥梁现场向终端用户提供相关信息。由硬件、软件和框架三部分组成的该自主系统,将自适应策略与基于事件和时间表的架构相结合,用4G-LTE集成传感器网络,以便进行远程数据检索。该系统基于云数据管理和可视化解决方案实现了数据传递,能有效自动捕获列车过桥过程,无需人工进行远程数据检索和后处理。论文用一次完整的监测实例验证了系统有效性。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