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道路桥梁 \ 道路工程 \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可能制约公路环保选址选线的有关规定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可能制约公路环保选址选线的有关规定

发布于:2022-10-09 15:45:09 来自:道路桥梁/道路工程 [复制转发]

公路工程为线性工程,为保障公路建设和运营安全,其在工程设计上有一定的技术标准要求。不同等级的公路技术标准要求不同,公路等级越高,其技术标准要求越高。在公路选址选线时,在环境条件制约性强的区域,时常会遇到路线不可避免需穿越或占用某一环境敏感区,或其它重要规划区。但这对于不了解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人来说,属可绕避而未绕避,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尤其是在路线穿越环境敏感区、重要规划区边缘区域时。

对于环境保护而言,仅不穿越环境敏感区则公路建设运营安全得不到保障,或无法建设时,才属真正意义上的公路选线不可避让需穿越环境敏感区一切通过增大经济投入,就能避免穿越环境敏感区的不可避让,都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利益的投机倒把行为。

在公路工程选址选线中,真正制约环保选址选线的因素一般为路线设计高程、地质条件、相关政策规划、工程技术质量控制标准四类,尤以工程技术质量控制标准有关要求最为基础,且于环境保护相关工作者较为陌生。公路环保选址选线应从以上四个角度充分论证路线不可避让需穿越环境敏感区。

公路工程技术质量控制标准,主要指《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其中可能制约公路环保选线的有关规定中以路线有关规定最为常见,主要如下:

一、路线

(一)圆曲线最小半径

可理解为“转弯半径”,其意义等于几何学上的曲线半径。这个数字的倒数能够反映曲线的弯曲程度,即曲率。

表1 不同设计速度下的圆曲线最小半径要求

图片

公路圆曲线半径小于“不设超高最小半径”时,应设置圆曲线超。最大超高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一般地区,圆曲线最大超高应采用8%。

(2)积雪冰冻地区,最大超高值应采取6%。

(3)以通行中、小型客车为主的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最大超高可采用10%。

(4)城镇区域公路,最大超高值可采取4%。

(二)最大纵坡

纵坡指的是路线纵断面上同一坡段两点间的高差与其水平距离之比,以百分率表示。顺着公路前进方向的上下坡,叫公路纵坡。它与汽车的动力特性、安全正常有很大关系。根据道路等级、自然条件、行车要求及临街建筑等因素所限定的纵坡最大值。

表2 不同设计速度下的最大纵坡要求

设计速度(km/h

120

100

80

60

40

30

20

最大纵坡(%

3

4

5

6

7

8

9

最大纵坡还应符合以下规定:

(1)设计速度为120km/h、100km/h、80km/h的高速公路受地形条件或其它特殊情况限制时,经技术经济论证,最大纵坡可增加1%;

(2)公路改扩建中,设计速度为40km/h、30km/h、20km/h的公路,改建工程利用原有公路的路段,经技术经济论证,最大纵坡可增加1%。

(3)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的越岭路线连续上坡(或下坡)路段,相对高差为200~500m时,平均纵坡不应大于5.5%;相对高差大于500m时,平均纵坡不应大于5%。任意连续3km路段的平均纵坡不应大于5.5%。

(4)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论证采用合理的平均纵坡。对存在连续长、陡纵坡的路段应进行安全性评价。

(三)最大坡长

最大坡长是指控制汽车在坡道上行驶,当车速下降到最低容许速度时所行驶的距离。最大坡长限制是指比较大的纵坡对正常行车的影响。道路纵坡的大小及其坡长对汽车正常行驶影响很大,纵坡越陡,坡长越长,对行车影响也越大。主要表现在:使行车速度显著下降,甚至要换较低排档克服坡度阻力;易使水箱“开锅”,导致汽车爬坡无力,甚至熄火;下坡行驶制动次数频繁,易使制动器发热而失效,甚至造成车祸。

不同纵坡的最大坡长应符合表3规定。

表3 不同纵坡、不同设计时速的最大坡长(m)要求

纵坡坡度(%

设计速度(km/h

120

100

80

60

40

30

20

3

900

1000

1100

1200

——

——

——

4

700

800

900

1000

1100

1100

1200

5

——

600

700

800

900

900

1000

6

——

——

500

600

700

700

800

7

——

——

——

——

500

500

600

8

——

——

——

——

300

300

400

9

——

——

——

——

——

200

300

10

——

——

——

——

——

——

200

二、其它

此外,《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中还有很多其它可能制约公路环保选址选线的有关规定,如路线交叉上,对互通数量和间距的要求,规定“相邻互通式立体交叉的间距不宜小于4km” 、“相邻互通式立体交叉的最大间距不宜大于30km”、“互通式立体交叉与服务区、停车区、公共汽车停靠站、隧道等其他重要设施之间的距离应满足设置出口预告标志的需要”等;服务设施的要求,规定“服务区平均间距宜为50km”、“停车区与服务区或停车区之间的间距宜为15~25km”等。

除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外,公路工程技术质量控制标准还包括《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 F90-2015)、《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T 3610-2019)、《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3650—2020)、《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T 3660—2020)等很多关于保障公路建设运营安全有关规定,公路工程环保选址选线应充分结合有关规定进行论证比选。如为保障工程质量,《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规定“混凝土拌合物从搅拌机卸出至施工现场接收的时间间隔不宜大于90min”、“6.6.3:当夏季天气炎热时,混凝土拌合物入模温度不应高于35℃,宜选择晚间或夜间浇筑混凝土”,以上规定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混凝土拌合站的选址范围,即为保障工程质量,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就难以避免需在环境敏感区内设置混凝土拌合站等临时工程

相关资料推荐:

JTG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附条文说明)

https://ziliao.co188.com/p35383436.html



知识点:《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可能制约公路环保选址选线的有关规定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道路工程

返回版块

15.09 万条内容 · 668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环境咨询在公路工程立项阶段环保选线的应用

公路建设项目属于生态影响型线性工程。其一般具有路线长、涉及地域广、占地面积大、生态影响明显的特征,常常可能涉及诸多环境敏感区,尤其是在环境敏感性较高的地区,以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最为常见。目前,公路建设项目多在环境影响评价阶段对项目沿线分布的环境敏感区进行全面识别,并开展路线方案环保比选,但环境影响评价阶段的项目路线走向往往已经确定,若在此时发现公路用地占用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或缓冲区、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一级保护区等法律禁止占用的区域,将会导致项目重新选线,严重延误项目进度,并造成大量人力、资金的浪费,尤其是正在进行或已经完成施工图设计的建设项目;部分环保意识不强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甚至盲目开工建设,无视对环境敏感区造成的重大不良影响,严重破坏了项目地生态环境。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