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路面应有8%以下的纵坡和1%~4%的横坡。
1)纵坡度:一般为3‰~8%,山地12%时道路需采取防滑措施。0~3%,为常用坡度。36%时设台阶,58%时台阶设护栏;
平地道路:调整坡度,增加变坡点,用变坡点标高来表示园路的坡度和走向。
2)横坡:1~5%(纵坡小时,横坡可大些) 混凝土路面:1.1~1.5% 整齐块石路面:1.5~2.5% 块石路面:2.0~3.0% 粒料路面:1.5~4.0% 加固土路面:2.0~4.0% 低级路面:3.0~5.0%
3)竖曲线
相邻两坡度线的交点称变坡点。
当一条道路总是上下起伏时,在起伏转折(变坡点)处,由一条竖向圆弧连接,这样的弧线叫竖曲线。
竖曲线应考虑会车安全。
4)弯道与超高
园路遇到建筑、山、水、树、陡坡等障碍,必然会产生弯道。
汽车转弯时为了平衡离心力,需要把路面做成外侧高的单项横坡形式,即道路超高。
风景区公路圆曲线部分最大超高值在一半地区为8%,积雪冰冻地区最大值为6%,公园园路在计算行车速度为60-50km/h时最大为4%,计算行车速度为40-20km/h的最大为2%。
从直线段的路拱双向坡断面,过渡到小半径曲线上具有超高横坡的单向坡断面,要有一个逐渐变化的区段,称为超高缓和段。
行车视距:刹车所需的最短安全距离。
(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知识点:纵断面设计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景观规划设计
返回版块25.17 万条内容 · 275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园路的平面线性设计要点园路中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形状成为平面线形。远路的平面线形是由3种线形—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所构成的,称之为平面线形三要素。 道路由一段直线转到另一直线上去时,其转角的连接部分均采用圆弧形曲线,这种圆弧的半径称为平面线半径。 影响因素—园林造景的需要;地形、地物要求;通行机动车地段的行车安全(如转弯半径不得小于10m)。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