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上官周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黄土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由于自然与历史原因,黄土高原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使得该区近代一直处于贫困、落后的状态。党和国家对黄土高原生态建设高度重视,在水土保持与生态治理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多次视察、国家相关部委的肯定、地方政府部门的应用、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认可。
目前,黄土高原已成为我国生态经济最具发展潜力的增长点,探索出一条创新驱动、示范引领我国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成为践行“两山论”的成功典范。在反映黄土高原由黄变绿的生态嬗变时,被社会各界广泛采用的表述是“陕西省绿色版图向北推进400公里”,这一表述也被我校第一期双一流工作总结采用,成为我校服务国家目标的直接证据。
但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就“陕西省绿色版图向北推进400公里”提出一些问题,这一提法是谁首先提出的?其含义是什么?自然因素、政策因素和科技因素的贡献有多大?我校的科技支撑有什么?
一、“陕西省绿色版图向北推进400公里”是谁先提出的
据文献考证,这一提法最早是陕西省林业厅(现为陕西省林业局)于2010年提出的,由记者曹陇生、通讯员赵侠于2010年1月26日在陕西日报刊登《卫星遥感图像显示:陕西绿色十年向北推进400公里》报道,该文第一段写道“日前,记者在陕西省林业厅看到2000年和2009年两张“陕西遥感植被覆盖图”。2000年的图上陕西北部一片土黄色,2009年的图上整个陕西版图基本上被绿色覆盖,两张地图显示出的色彩反差,见证了三秦大地由黄变绿的事实:陕西绿色向北推进了400公里”(图1)。当天,这篇报道就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进行了转载(http://www.gov.cn/govweb/gzdt/2010-01/26/content_1519404.htm),随后就被各大新闻媒体与网站报道或转载,对陕西省生态建设产生了巨大宣传与促进作用。
从2010年至今,“陕西省绿色版图向北推进400公里”成为反映、表证陕西省、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工程、生态建设成效的标志性用语。
图1 陕西日报新闻报道(2010年1月26日)
二、“陕西省绿色版图向北推进400公里”的含义
1999年国家在陕北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试点,2000年正式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建设等重点工程,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使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尤其是陕北生态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从2010年开始,陕西省林业局每年都公布植被覆盖与2000年影像图的变化。例如2020年12月1日上午,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凝心聚力高质量发展”系列发布会第十一场,省林业局局长党双忍介绍陕西向深绿色进军、开启生态空间绿色革命新征程相关情况(图2),党局长指出:陕西是全国退耕还林还草“第一省”,……,成为全国唯一“拴牢”流动沙地的省份……,延安以北实现由“黄”变“绿”的绿色革命,陕北黄土高原成为全国增绿幅度最大区域。2000年至2018年,全省植被指数变化百分率平均17.9%,为全国平均值2倍。
图2 陕西省林业局党双忍参加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的新闻发布会(2020年12月1日)
图3 陕西省2000和2020年植被覆盖度变化(引自陕西省林业局)
“陕西省绿色版图向北推进400公里”其含义就是,2000年以前,陕西省绿色版图在延安市宝塔区以南,延安市宝塔区以北的黄色大部分2009年已变为浅绿色、2020年变为绿色,高覆盖度植被范围明显扩大,其中延安市宝塔区到榆林市府谷县之间距离约为400-450公里(图3)。
图4 陕西省榆林市不同时间植被覆盖度变化(引自榆林市林业与草原局)
陕西省绿色版图向北推进400公里,其中变化最明显的区域是榆林12个县(区),2000年到2010年间的植被覆盖得到提升(图4),但2010到2018年间的变化最为明显。
三、自然因素、政策因素和科技因素对“陕西省绿色版图向北推进400公里”的贡献份额
区域植被覆盖变化规律及驱动机制是当今生态学、地理学和林学关注的热点,涉及众多的生态因素和生态过程,其变化归因分析涉及多个学科,很难定量的确定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的贡献份额、也很难客观的确定政策因素与科技因素的贡献份额,这需要多尺度、多区域的长期定位监测、试验数据的支撑,也需要多模型的过程模拟与情景分析。
目前在CNK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关于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的文献有上千篇,都是从不同视角来分析植被覆盖的规律及其效应,我们就选择两篇有代表性的文献结果来分析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的贡献。
文献I:陕西省农业遥感信息中心李登科等在《应用生态学报》上发表《陕西省植被覆盖度变化特征及其成因》(2010,21: 2896-2903)。
该文基于像元分解模型,利用 2000-2009年MODIS NDVI数据(250 m分辨率)定量分析了陕西省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成因,认为陕西省植被覆盖度的增加是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是陕北地区植被覆盖度增加的主要原因。
关于降雨量与植被覆盖度的关系,该文认为不论是7月降水量增加还是减少的年份,陕西省植被覆盖度基本呈增加趋势, 特别是在2004、2005、2006、2008和2009年7月降水量处于较低水平时,植被覆盖度还是维持在较高水平,仅发生微小波动,这与近年来的生态建设工程有很大关系。随着退耕还林等重点工程的实施,陕西省植被覆盖度逐步上升,植被覆盖的稳定性越来越高,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对植被覆盖度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小。
文献II: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保所冯浩团队在《中国环境科学》上发表《基于 Google Earth Engine 分析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变化及原因》(2019,39:4804-4811)。
基于 Google Earth Engine,采用 Landsat Surface Reflectance data分析了黄土高原1987-2015 年间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规律,并借助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方法对引起植被覆盖度变化的气候和人为因素进行了量化分析,该文认为植被覆盖度的变化受气候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以 1987-1999年为基准期,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 2000-2015年间植被覆盖度变化的相对贡献率分别为 23.77%、76.23%,人类活动为引起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度变化的主要原因。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极大地改善了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状况,但是城市的扩张使得部分地区的植被覆盖呈显著退化现象。
通过对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相关文献研究结果的综合分析,就“陕西省绿色版图向北推进400公里”中自然因素、政策因素和科技因素贡献份额的基本认识如下:
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对陕西省绿色版图北扩的相对贡献率分别为 20%、80%,其中人类活动贡献份额中,政策因素和科技因素的相对贡献率分别为 30%、50%。
四、我校对“陕西省绿色版图向北推进400公里”的科技支撑作用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与生态治理成效得到党中央和国家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历届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到我校或试验示范基地进行观察指导,同时也得到国内众多科研教学单位的支持与共同努力。
我校在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生态治理领域,有几代科研人员坚守“黄土精神”,为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做出积极贡献,主持完成的—— 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定位试验研究 ,于1993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近20年来,我校主持承担了一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建立了一批有国际影响的试验观测站,取得了一批高质量的成果、论著、专利、规程、设备和产品,支撑了国家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与决策(图5),科技支撑主要表现为:
图5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对国家退耕还林决策的贡献
在植被恢复方面,揭示了黄土高原退退化植被自然修复的演替规律,建立了森林植被抚育经营分类体系,阐明了黄土高原生态修复过程与机制,完善了国家退耕还林(草)政策,破译了生态功能提升原理,系统性的创新了生态修复关键技术,实现了黄土高原整体由黄变绿的生态嬗变。
在水土保持方面,明确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过程、格局与趋势,构建了适用于侵蚀环境的多尺度土壤侵蚀预报模型,提出了不同类型与方式水土流失的阻控技术,形成不同类型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范式,使入黄泥沙锐减,实现了黄河变清的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
在生态产业方面,提出了水土资源高效转化的协同理论,创新了林果业适水增效调控技术模式,提出了饲草集约化高效种植的栽培技术方案,突破了主导生态产业绿色发展关键技术,形成基于资源禀赋的生态经济发展新模式,实现了区域人民生活与收入的飞跃,成为践行“两山论”的成功典范。
在绿色发展方面,阐明了黄土高原山水林田湖草沙要素间生态耦合机制,揭示了区域生态-经济耦合过程与作用机制,构建了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技术体系,提出区域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与模式,实现了区域“三生共赢”的绿色发展。
(作者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植物生理生态、植物恢复生态、作物高产生理生态、生态系统碳收支、水土保持等。)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水利时事
返回版块3682 条内容 · 51 人订阅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