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开拓,最需要支持的时候,往往是最得不到支持的,因为没有成功,谁都不愿意为你投资,当你已经成功,不需要支持的时候,又会有很多热心的人们来掺和你的工作,弄得越帮越忙,越帮越烦。
海外经营模式,一直是个争论的焦点,选择正确的模式需要对市场的透彻理解,由于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多数领导不一定会支持你的想法,如果你要坚持,可能需要付出代价,虽然只有少数人在黎明之前能够看到一轮喷薄的红日,但是最先看到日出者往往也是最早的牺牲者。
二级企业独立做海外一定要注意做好定位,不能一味的模仿一级企业做平台,要平台与自营及联营相结合以减少试水的代价,三级企业不宜独立做海外。 无论谁做海外,机构在资源配备上可以依赖国内,在管理体系上不能依靠国内。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国内越是成功的三级企业,其文化底蕴越深厚,管理体系越完整,则海外越不知道怎么干,因为国内体系的力量强大,弱化了个人能力。
海外前期开拓需要的是个人能力强,尤其是需要敢拼敢闯,不循常理的个人英雄。 3-5年以后海外要建立自己的体系,10年之后形成自己的文化,这样的机构才能稳定。
本土化需要实践,要多听教训,少听经验。 海外经营确实是很难,但熟悉了也很容易,那就是: 本地公司怎么做的,我们就怎么做,如果想做得更好一点,那就把自己的优势嫁接过去,形成差异化。 前方同志把思维定式和行为方式调到情景模式,国内同志把管理变成服务,只检查经营成果(包括过程成果)不参与日常事务。
本土化有个过程,其基本的一步就是自营和去窗口化,只有自营才能贴近市场、贴近顾客。如果贴近了市场和顾客,那自然也就本土化了。
本土化不是理论,它是实践,是认识问题,是长期经营与短期经营的博弈,是放手和不放手的博弈,是舍得和舍不得的博弈。建筑产品工厂化与标准化有利于本土化的推进。连锁经营的推广有利于本土化,高新技术的利用有利于本土化,员工队伍的职业化有利于本土化。
本土化对很多企业尤其是窗口型或平台机构来说是转变经营方式,有风险,总部要理解、宽容和支持,有时候从不会做到会做,项目可能比转分包所得利益要少甚至赔本,这有一个成长的过程,理论改变不了实践中应该经历的每一步,就像孩子从小长大一样,一定是在自己从蹒跚学步慢慢才变成快步如飞的。
如果你想推进国际工程本土化,可千万别担顾问,直接上前方战斗,因为顾问就像大款的小三,顾得上就问,顾不上没有人理,你再正确他不一定听。除非你这个顾问在手握批判的武器之外,还能够动用武器的批判!
本土化有两种途径,一种是一步到位,第二是分步推进。 一步到位,进展快,但付出成本大,本土化得彻底。 分步推进的利用窗口积累实力,再通过转型而推进,本土化时间较长,但阵痛小,本土化不彻底,是一种混合体制。
本土化要想一步到位那就直接自营,如果想分步推进那就从联合经营开始。自营就是自有流动资金、自有设备、自有工人、自己施工管理。联营就是与有经验的公司联合,在施工过程中培养团队、积累经验、带出队伍、为独立自营做过渡。由于依托了有经验的公司,会少走些弯路。
需要提醒的一点是,要注意伪本土化行为。 虽然中方员工签证,雇佣合同都挂在机构名下,可履约单位国内的归属却是其它公司,二者利益主体是不一致的。 机构实际上指挥不了生产,项目收几个点的管理费完事。 这种伪本土化都是替他人作嫁衣裳,甚至是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自营是本土化的必经之路,没有自营,本土化无从谈起。可本土化说来容易做起来难,有条件的公司可以一步到位(资金充足,海外管理力量强),没有条件的公司建议分步实施,要量力量利而行,窗口公司则需要转型才能本土化,尤其是国家全面开放对外经营权之后,窗口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小,加上政府对外直接投资的收紧,通过国内关系拿中国政府在海外的项目,机会也越来越少,趁早转型从事实体经营,走自营或联营的路子是企业续存的唯一出路,否则很快会被萎缩和淘汰出局。
本土化只有想不想的事,没有做不到的事。 本土化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东南亚地区,华人占据了经济的半壁江山,可当初这些人都是过番的福建人或广东人,他们很少有受教育的机会,由于没有土地,只能做提蓝小卖,当沿街货郎,可是成功了,诀窍就是融入了,本土化了。
本土化是逼出来的。 海外很多华人大佬,不用说当地话和英语,连中文都讲不好,只会闽南话或广东话,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 成功愿意强,守信、重义,懂得珍惜; 感恩、低调、利益共享。 有人开餐馆,不希望隔壁是同行,害怕竞争,殊不知,餐饮一条街才能带旺生意,独门独户,鬼都不上门,有人做生意总想消灭竞争对手,殊不知竞争才是推动产业进步的动力。 一个人想独自发财,往往却是发不了财,换句话说: 和大家一起共同富裕也是融入和本土化的有效途径。
本土化对个人来说需要经历三个阶段,一是苦闷阶段。这一阶段是炼狱般的考验,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出国不适应,思念家乡家人和熟悉的环境,还要放下那已经轻车熟路的工作去学习全新的东西。二是彷徨阶段。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经过3-5年的海外工作与生活,回家探亲发现已经物似人非,没有了圈子,也找不到位置,昔日的同事干得风生水起,朋友们大多春风得意,交谈已经找不到共同的话题,心里非常失落,犹豫着是留下还是回国,激烈的斗争日夜折磨着自己,直到有一天发现回国已无空间,一切又得从头开始的时候,觉得还是认命的比较好,于是过渡到第三阶段,即麻木阶段。放下一切杂念,既来之,则安之。主动调整自己,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各安天命,一心一意地扎根海外,开启了从身体融入到心灵融入的过程。
企业的本土化经营,需要经历三重境界:从“不识卢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到“半山烟雨半山晴,几分蒙胧几分清”再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一个渐进渐明的过程。
干国际工程的最见不得半桶水晃荡,能说不能干,说的也都是些皮毛。将军是打出来的,专家是干出来的,不会干是要亏本交学费的。国际工程专家至少需要海外历练20年以上。而且,专家也不能一概而论,还得看看是哪些方面的,如市场营销专家、投标报价专家、商务合同专家、项目管理专家、海外企业管理专家等等,没有一个人是万能的专家。
真正的国际工程专家一定有自己的“山头”且能够把自己擅长的领域玩弄于掌股之间,说到痛处还会有激情,既可能声情并茂,也可能痛哭流涕,因为亲身体验是最能触动人的情感的。在海外,专家属于行业或地区,但绝不属于某个企业或机关。一般来说,真正的高手往往在行业一线,国际工程的高手则在海外一线!
本土化的内涵,简单说就是就地取材,就地取才及就地取财;与民同食、与民同喝、与民同乐。其实这些都只能算表象。本土化的精髓是市场融入,市场融入最根本的东西是身份的融入与思维模式及行为方式的融入。
本土化不是理论也不是说教,不必过分从理论上解读和研讨,它是实践,是一种模式到另一种模式的实践,是不作为到作为的实践,是从短期行为到长期发展的实践,它是化茧成蝶式的自身革命。
权力本来是一种责任,但我们经常把权力当成一种资源分配的手段而紧紧抓在自己手中,由于不信任,所以不授权,也就传递不了责任,最后受损失的是我们的事业和我们的企业。 总部对海外的不信任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一直由来已久,其实远离母亲的人是最热爱母亲的,工作在海外的人一点不输总部人员对企业的热爱。
海外一日,世间千年,国际工程,因为热爱,所以坚持与执着,因为热爱,愿意舍得与放弃!我国的国际工程经历了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才开创了今天的良好局面,但是国际工程需要传承,传承者的高贵在于困境中依旧保持操守,一如既往的从大江大河来,到大洋大海去,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与生命。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3人已点赞
分享
土建工程造价
返回版块21.85 万条内容 · 623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812隧道工程之明洞防水层1 、防水层要求 ( 1 )明洞 回填土表面 宜铺设隔水层 ,并与边坡搭接良好,衬砌外 缘铺设 外贴式防水层。明洞结构面 被 回填土石掩埋部分铺设防水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外 缘与 回填土石面接触部分以外 依次 设置不同类型的防水层。 ( 2 ) 设置防水层时应在拱背涂上一层热沥青后,立即从下向上敷设卷材防水层,敷设时应粘贴紧密,相互搭接错缝,搭接长度不小于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3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工程咨询取费计算公式!
回复 举报
参考学习下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