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任何情况下,管理者都必须确保项目在计划的控制下运行。好比我们知道一个目标点,到达这个目标点有N条路径,我们要根据各种限制条件找出其中较为合理的路径,并根据各种各样的变化随时调整这个路径。
中国人有句俗话,叫“计划赶不上变化”,所以很多管理者认为计划没有用,或者用处不大。我们应该把变化看着是计划的一部分,计划要考虑到变化,变化后要重新编制计划,始终围绕着“目标”这个核心形成计划。 计划是由起点通向目标点的优化路径,无论多少变化,我们都必须有这样一条被项目全体成员清晰知道的路径。 永远不要期望一个项目只在开工的时候做一次计划就“万事大吉”,我们必须不断的调整计划(绝大多数情况下调整的是实现目标的路径,少数情况下会调整目标),但调整的过程中要始终“锁定”目标。
一是要有项目全局意识、系统思维(在考虑问题的时候能兼顾终点、兼顾边界的思维)。 管理上有句话叫做“一切管理的前提都是范围管理”,我们必须知道要做什么事,才可能进行管理。这对计划的编制非常有意义,因为任何计划都应该涵盖所有的剩余工程量,以及工程量背后隐藏的其它辅助工作。
二是要有施工管理、技术经验。 你必须对施工工艺有了解,知道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工艺流程),知道要配备什么样的资源(人、材、机),能够估算人、机的工效和材料的消耗量。
三是要有软件操作能力(必须掌握的实现手段,就像语言是思想的载体一样,软件操作能实现由思想到现实,能够通过这种清晰而准确的表达实现沟通和共享)。
项目经理应该是计划的编制者 ,因为我们的计划不是应付业主、不是为了好看,而是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项目经理必须有随时将工程的全局计划装在头脑中的思维方式,项目上的任何决定都要参考工期计划的因素,所有资源的配置、调整都要围绕计划这条线。 通过编制进度计划,项目经理能把握全局、发现问题,这才是关键所在。
一般情况下,我们会根据已知的目标工期来编计划(根据时间限制),或者根据资源、空间限制来编计划。 时间,空间,资源,工艺,成本都是编制时要考虑的问题(每一个都可能形成限制)。 通常情况下,刚性的限制(约束)是时间,即工期, 在没有任何限制的情况下,我们会将工期列为刚性约束。
进度计划是主脉,由此而外延的有资源配备计划(人、材、机)、资金计划、成本计划等等。 一个完整的进度计划,一定是通盘考虑各个因素后形成的,不考虑约束的计划没有实际意义。
一级进度计划 (里程碑节点),一般是在工作内容不明确的情况下用。
二级进度计划 (主要反映的是分部工作完成情况),一般是施工单位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时候用。
三级进度计划 (实施性进度计划),一般要细化到分项(桩号,楼层数),用于指导现场实际生产。
第一步 ,知道工期目标,知道有哪些工作内容(并知道工艺流程),知道自己有哪些资源;
第二步 ,按空间顺序排列这些工作内容;
第三步 ,按时间(工艺流程)顺序分解工作内容,分解的粗细根据编制计划的级别来定,关键是可以“量化”;
第四步 ,根据剩余工程量、现有资源、人材机消耗量估算工作所需时间;
第五步 ,根据工艺流程排列工作;
第六步 ,如发现计划时间超出工期要求,一般情况下会加大资源投入来缩短关键工作的工期;只有极少情况下会调整工期目标;
第七步 ,编排格式。
统一的型式 :网络图
统一的格式 :表格的形式一致
统一的要素 :分部分项,工程量,工期等
一是作为项目管理者,一定要让进度计划上传下达,要让项目的参与者都知道,这是关键之一。必须确保项目进度计划被公司各职能部门知道,以便提供相应支持; 必须确保项目成员知道,让大家保持同样的节奏。
二是要 定期与不定期检查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差别,并找出其中的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为进度计划的实现提供保障。
END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工程测量
返回版块7.07 万条内容 · 301 人订阅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