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道路桥梁 \ 轨道交通 \ 桂学文城市视野下的当代交通建筑

桂学文城市视野下的当代交通建筑

发布于:2020-10-10 08:36:10 来自:道路桥梁/轨道交通 [复制转发]




交通建筑作为城市公共服务的基础设施, 本身即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满足人们“衣、 食、住、 行” 基本需求之一的核心元素, 其主要的功能、 空间特性, 与相关群体密切相关, 时代性、 地域性、 文化性特征显著。

——桂学文



文/桂学文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总建筑师


伴随着中国近四十年的快速城市化, 作为连接人们生产、 生活基本组成的交通系统, 其发展十分迅猛。仰赖于物质与信息流通的便利,中国当代的建设者们向发达国家、 地区学习, 并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与发展趋势, 设计、 建造了一大批优质、 高效并具有特色的交通建筑。伴随着对交通建筑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的不断深入, 交通建筑的规划理念、 设计方法逐步从单一的交通换乘功能, 向 TOD(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 模式、 站城一体化、 交通建筑综合体化演进, 分别与不同的城市环境、 发展状况、 规划目标相适应。这使得作为连接枢纽与区域门户的交通建筑, 逐步呈现出空间上的跨区域多层级便利性, 交通上的多类型复合枢纽性和功能上的高集成综合城市性。

交通建筑作为城市公共服务的基础设施, 本身即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满足人们“衣、 食、住、 行” 基本需求之一的核心元素, 其主要的功能、 空间特性, 与相关群体密切相关, 时代性、 地域性、 文化性特征显著。依据近年来的观察体会与设计实践, 结合中国的独特国情, 我认为当前城市视野下的交通建筑, 将向着四个方向发展。

安全、 综合、 高效
交通建筑有着人员密集、 高速流通的特征,一个大型交通枢纽建筑一天的旅客吞吐量以万人计, 因此, 在满足公众便利出行的同时, 对于其安全性(抗震、 防火、 防疫、 防灾等) 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敬畏, 在后疫情时代更是如此。满足不同的安全要求需多专业、 跨学科的共同努力,这要求交通建筑的建设者和规划、 建筑设计师必须掌握系统思维, 能够在众多看似互相矛盾的限制条件中, 抓住重点, 提出具有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同时密切关注各行各业科学技术的进步, 锐意创新, 不断优化固有策略, 突破传统范式。

中国地少人多, 资源有限, 为充分发挥其价值, 交通建筑除了自身功能外, 还逐步激活、 带动周边的城市活力, 满足不同人员的多样性需求。因此, 交通建筑呈现一定的综合化发展趋势——有交通辐射范围的综合化(跨区航线、 铁路, 跨市地铁、 城际铁路、 市内轨道交通、 路面交通等), 有交通类型的综合化(空铁、 空港、铁路、 地铁、 轻轨、 地面车行、 人行等), 还有功能空间的综合化(交通、 购物、 餐饮、 娱乐、商务、 会展、 旅馆、 教育、 运动等)。近年来,很多国际知名的建筑师、 事务所探索以交通建筑为基础的立体城市、 垂直城市规划、 设计实践,就是对这种综合集成化理念的升华。

交通建筑的本质属性与核心功能是人与物的连接与流通, 效率是其核心评价指标。面对复杂、 多变的外部环境, 综合、 集成的内部系统,在总体规划和设计交通建筑时, 应充分理解其独特的属性, 秉承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兼顾人流、 物流、 交通工具的高效流转与方便换乘。

舒适、 健康、 宜人
交通运输量的增加, 令承担枢纽功能的交通建筑往往呈现出相当大的规模体量。其庞大的承载能力在特殊时期也可能转化为压力——如突发的气候、 环境条件变化, 可能导致计划中的行程被迫搁浅, 造成大面积的人员滞留。而作为城市的大型公共建筑, 还需要能够适应时代变化下建筑功能的更新和特殊时期临时功能的转换。面对以上问题, 规划设计的交通建筑理应通过营造舒适、 健康、 宜人的室内环境和弹性通用的建筑空间, 尽可能地化解或缓解外部的不确定性。

通过因地制宜的科学规划, 合理安排相应的流线、 体量布局, 适当采用天窗、 透明幕墙等透明围护结构和边庭、 中庭、 花园、 特色及体验园区等开放空间设计, 在交通建筑中实现一定程度的自然采光, 并引入自然景观, 减少建筑空间的闭塞感。同时, 结合各地气候特征, 实现过渡季节自然通风, 提升空间品质, 营造舒适、 健康、宜人的空间体验。

智慧、 绿色、 可持续
信息、 材料等科学技术的发展, 令软件模拟、 论证各类复杂的结构、 流线、 采光、 通风效果成为可能 ;通过定向优化, 将不规则、 非线性的设计转化为尽可能标准化的构造单元以便于建造实施的技术也在逐步普及。在实际运维中, 先进的智能系统正在大幅提升站、 场的工作效率,人工智能等应用技术的引入, 正在为每位旅客逐步构建起“无处不在、 随叫随到” 的全天候、 精准化、 个性化出行助理服务。针对特定时期的高峰人流, 已有部分站、 场可以做到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提前做好分流预案, 充分发挥交通建筑的空间潜力, 逐步向着“智慧机场、 智慧车站” 演进, 结合交通建筑的交通范围、 类型与功能综合化趋势, 其“智慧化” 将呈现全方位、多层次的基础设施化, 逐步引导和促进“智慧城市” 的发展。

绿色建筑、 海绵城市、 智慧城市的理念, 丰富了交通建筑的潮汐特性内涵, 规划设计中除了需要能应对其独特的“平日—节假日”需求波动, 还需要对环境、 气候(主要是温度、 降水)的周期性波动变化有所响应, 使其能兼顾常规与超常规、 当下与未来, 具备弹性使用的可能。根据不同的交通建筑类型, 规划设计中应适当预留需求规模变化后的快速改扩建可能, 满足后期一定程度的不停运、 不停航改造、 施工的条件。

文化、 地标、 诗意
交通建筑的定位、 规模、 投入, 往往决定了它是一个城市、 地区的门户、 地标, 因此其造型、 空间、 效果既反映了高度凝练的当地文脉,也渗透进市民的日常生活, 成为新的文化符号和城市记忆。如今各类大跨度、 非线性、 三维空间设计、 施工、 建造技术的成熟与发展, 为当代的建设者们赋能, 让他们得以用各自独特的手法、理念呈现不同地域、 文化的时代特色, 百花齐放, 诗意隽永。

伊塔洛 · 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 一书中, 谈到满是地下湖的伊萨乌拉时说“城市的绿色是看不见的地下湖的水岸, 看不见的风景决定着看得见的风光”。复杂、 暗藏的交通系统连接着各地的城市、 物质、 人, 让各地的联系从未如此紧密。交通建筑是交通系统与城市的连接节点, 是人和物流通的核心枢纽, 其安全、 综合、高效决定着物理世界流通的带宽, 其舒适、 健康、 宜人反映着以人为本的当代规划设计理念,其智慧、 绿色、 可持续是建设者对人与自然和谐的追求, 其文化、 地标、 诗意是城市、 城市人的浪漫与品位。




本文发表于《当代建筑 2020 | No.0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轨道交通

返回版块

1.02 万条内容 · 124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坐车10分钟,进站俩小时”!探秘全国最深“网红”地铁站的建设过程!

近日,央视新闻发布了一条微博 消息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 这个消息也引起了小编的注意和好奇心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