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即建筑信息模型,是近几年来建筑行业提出的新理念,也是信息化技术手段的一大变革,具有参数化、可视化、数据交互性等区别于CAD等设计软件的主要特征,可解决分布式、异构工程数据之间的一致性和全局共享问题,支持建设项目生命期中动态的工程信息创建、管理和共享,同时又是一种应用于设计、建造、管理的数字化方法,支持建筑工程的集成管理环境,可以使建筑工程在其整个进程中显著提高效率和大量减少风险。
BIM技术的提出是CAD等设计软件的研发应用的结果,因此它首先被应用的领域是建筑设计。设计师将建筑物实体和构件进行数字参数化设计,并将其作为设计元素,通过元素间的空间关系、功能联系的自动计算和反映,充分发挥想象力。
与设计机构不同,施工单位在BIM技术的应用中较为主动,且需求越来越大。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传统建筑施工的设计工作都是以CAD为操作平台,以平、立、剖面图等二维图纸的方式展现设计成果,容易出现设计与施工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偏差。施工进度计划相对抽象,不够精确,且非专业人员认识起来比较复杂,不利于与业主及施工方的交流。建设过程管理不到位,不能系统的对施工过程进行指导和控制。
相比之下,BIM技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应用,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方向:深化设计应用BIM 技术所创建的建筑信息模型并不是一个图形,它是一个包含着指定项目相关信息的完整的数据库。该数据库中包含建设项目所有构建的大小尺寸、数量、位置关系等一系列信息,通过这些参数化信息所表达出来的及时项目建成后的真实效果,通过该模型能够看到二维图纸不能表现的视觉角度和效果。在设计阶段创建的建筑信息模型上做施工图的优化设计,可以将数据库及视图进行双向联系,轻松得到平、立、剖面的图形,可根据需求选择不同位置的剖面图,对于模型中的非图形数据也可通过明细表进行统计,提高施工效率。
加强各专业的协同合作建筑施工工程设及多个专业,基础工程是多个部门协作完成的,在BIM技术中也是不同专业各自进行设计的,各专业设计的最终模型可通过相关应用软件,整合成一个整体,实现协同设计,从根本上改变过去通过文字及图纸表达设计意图的工作方式。软件通过对模型中不同专业之间的冲突进行碰撞检查,并进行修改以达到规定要求,避免了因协同问题造成的对工程进度的影响。拥有强大的可视化虚拟功能进度的可视化模拟,及时发现进度计划中存在的问题,优化施工方案;二是通过可视化的建筑信息模型指导施工,尤其是对异形结构、预埋件等。施工人员可以通过控制视图,全方位查看建筑内部构件的空间位置,不再局限于二维平立剖面图的二维表达,更加直观、准确,避免了施工错误造成的不必要的浪费。
从二维CAD到三维BIM设计利用二维图纸进行建筑设计,对设计师的空间想象能力要求比较高,设计师需要根据二维图纸想象建筑内部的结构特征。但是即使设计师能想象出建筑内部的结构也无妨将其以一种连续的方式展现在二维图纸上。但三维设计方式可以实现建筑工程项目三维立体展示的目标,利用 BIM 技术可以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虚拟模拟,设计师可以对建筑工程项目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不需要再进行凭空的想象。同时,BIM 技术不仅能展示建筑工程项目的空间结构,还能显示建筑工程项目使用的材料特性等具体内容,设计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数据库访问,这样可以让设计人员对建筑工程项目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
此外,BIM 三维设计还能将较为复杂的几何结构以一种比较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来,例如比较著名的国家大剧院、鸟巢体育场等都属于外观机构较为复杂的建筑,二维设计无法对其进行全面的展示,但 BIM 三维技术却能将设计的成果直接模拟出来,使人能直接看到建筑工程项目的效果。
下面,小编来为大家介绍几个BIM技术在建筑施工中应用的成功案例。
“国门第一高”——北京绿地中心4号楼是来往首都机场地区的标志性建筑。施工过程中,项目部专门引进了BIM技术,加强管理、提高工作效率。4
由于超高层施工工艺复杂、技术难点多,项目部专门引进了BIM技术,以便加强管理、提高工作效率。项目部通过BIM模型对工程空间、时间、成本等要素进行综合分析,模拟施工现场生产环节,如超高层塔吊互拆、导轨式自爬模板顶升等,从而制定适合工程特点的施工方案;与设计方、建设方、监理方等利用三维模型进行图纸问题分析,深化图纸设计工作;利用电子沙盘、宣传片进行项目汇报和展示等。这些全新的项目管理模式大大提高了项目各方协作能力,成为了施工现场交流的主要媒介,使沟通、讨论、决策都能在可视化的状态下进行,使本来复杂的超高层项目管理变得更为高效、快捷,进而实现了BIM的项目管理流程创新。项目部还与BIM课题组开辟垂直运输组织管理、大型构件预拼接等多个应用领域,利用BIM技术推进绿地中心项目的实施。
国家会展中心室内展览面积40万平方米,室外展览面积10万平方米,整个综合体的建筑面积达到147万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综合体项目,首次实现大面积展厅“无柱化”办展效果。项目实施之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施工体量大、施工工期极紧、施工组织难度大、施工要求高等。
为了加强整个施工的精细化管理,总承包项目部引入BIM技术,成立BIM工作室,为工程主体结构进行建模。然后把各专业建好的模型与总包建好的主体结构模型进行合模。通过合模发现模型之间的硬碰撞和软碰撞,所谓硬碰撞就是模型与模型之间有冲突,不能通过,造成无法施工。软碰撞就是模型与模型没有硬碰撞,但是模型与模型之间位置小或者不设当,无操作空间,影响正常施工。对这两种碰撞进行及时,有效地修正模型,解决施工矛盾,消除隐患,避免了返工、修整。
天津117大厦位于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的天津117大厦结构高度达596.5米,创造了11项中国之最(中国结构第一高楼、房建领域桩基长度中国之最、摩天大楼建筑面积世界之最等)。BIM技术的应用使117大厦的建设成功实现了成本节约、管理提升、标准建设,主要应用成果包括:
BIM应用平台:通过GBIMS施工管理系统应用(GBIMS广联达目前针对特殊的大型项目定制开发的BIM项目管理系统),打造天津117项目BIM数据中心与协同应用平台,实现全专业模型信息及业务信息集成,多部门多岗位协同应用,为项目精细化管理提供支撑。
协同平台:广联云作为项目BIM团队数据管理、任务发布和信息共享的数据平台。一方面满足常见的文档协同、各种BIM模型及工程资料的直接上传下载;另一方面通过软件接口实现跨平台、跨软件的数据协同,通过广联云将现场数据等集成到广联达的BIM5D软件和广联达BIM项目管理平台GBIMS软件。
进度管理:开发插件,将ProjectServer与BIM平台数据打通,进行计划编制预审核流程的控制,同时通过BIM平台进行实际进度的管理。
标准规范:制定了一系列完善的建模标准及工作规范:统一数据交互标准、统一各专业建模规范、统一BIM工作规范、流程和制度、统一BIM成果交付标准。
基于BIM三维算量:项目开展了超高层项目深化设计模型三维算量课题研究,通过开发Revit导出GFC插件,将土建模型导入到广联达图形算量软件GCL中,避免二次建模。
图纸管理:通过项目自定义编码,将图纸信息和模型进行关联,通过点击模型,可查看相对应的施工图纸,包括图纸各版本的查询和下载,以及相应的图纸修改单、设计变更洽商单等相应附件信息。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建筑施工
返回版块65.8 万条内容 · 1580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矿用FQW风动潜水泵原理特点矿用FQW风动潜水泵原理特点 FQW风动潜水泵外形美观,体积小,重量轻,流量大,过流部分采用下吸式结构,叶轮为半开式,改用 ZL107 材质,可通过≤14mm 颗粒,排污能力ji强,不会因为小固体颗粒或纤维物的吸入面堵塞,也不会因磨粒性介质的吸入而过早损坏,尤其是经过我公司技术人员重新选择叶片材质, 重新按国内外zui新理论计算其强度、厚度,提高了叶片的抗弯扭曲强度;并对新叶片进行了特殊工艺处理,使叶片耐磨耐用,其耐磨程度是原来夹布胶木叶片的几十倍,大大降低了维修、更换叶片、汽缸的次数,提高了用户的工作效率。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