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桩动测法也叫基桩低应变法,它是建立在理想化的维杆件波动理论基础上的,所以对桩身完整性判断便存在局限性。今天岩联小编分析了基桩动测法的局限性以及存在不足的地方,并探讨了一些改进的方法,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帮助。
问题1
测桩盲区问题。桩顶受到激励后,其激励能量在桩土系统中沿深度传递过程为波动。下行的压力波遇到桩身阻抗有变化和桩侧阻力都要产生上行的应力反射波。由波长公式λ=C∕f。可知:若激振力频率f小,使λ≥L(L为缺陷深度),应力波传播不满足波动理论,将测不到桩身缺陷的反射波。当桩顶受到激振扰动后,最初形成的波动区,靠近桩顶部分形成半球面波,传播不满足平截面假设,同样使得反映桩身缺陷的或扩颈的上行波不易识别。
措施1
针对桩身浅部缺陷的测试盲区问题,往往要求用最轻最小最硬的金属锤乃至小铁钉。因此,在实际检测中,用力棒敲出桩底反射波,确定桩长,然后用小铁锤敲击采集桩身是否存在浅部缺陷。将二者有效结合起来,综合判定桩身完整性。
问题2
倘若基桩渐变缩颈、离析,且范围较大时,反射波形缺陷反应不明显;若这些缺陷达到一定的程度,则会给工程带来较大的不利与事故隐患。
措施2
此类不足,可采用超声波透射检测试验,可得到桩身强度随深度缓慢降低的曲线[8],可以先进行静载荷试验,后进行低应变反射波检测,并结合地质资料和施工记录做判断与结论。
问题3
嵌岩桩,桩底反射不明显。在检测桩中,常常会遇到嵌岩桩,桩尖嵌固较好,桩周为高阻抗岩土体的情况,用反射波测试,桩底反射非常弱,难于辨识,即使采用指数放大技术,也难以确定桩底的位置。
措施3
针对这种情况可结合机械阻抗法,综合确定检测结果。对于嵌岩桩,桩底时域反射信号为单一反射波且与锤击脉冲信号同向时,应采取其他方法核验桩端嵌岩情况。
虽然基桩动测法具有诸多优点并应用广泛,但其也存在一些不足,因此,在实际工程检测中,不应依赖于某种或某几种方法,而是多种方法互相补充,取长补短,并结合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对检测结果做判断。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地质勘察
返回版块5.05 万条内容 · 127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钻孔电视检测常见3大难题及解决措施在国内,钻孔电视成像检测技术的应用虽然已经很成熟,效果也很显著,但是由于摄像探头昂贵、探头被卡而损坏、报废的情况经常发生,这样不仅提高了成本,还降低了效率。为了满足工程需要,降低风险,提高效益,岩联小编总结了钻孔电视检测技术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应用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人员问题与解决方案 对于存在断层带、破碎带、溶洞、软弱夹层或斜孔无回水难以清洗岩粉等工程地质环境复杂地区,检测技术人员需要有丰富的现场经验,现场各专业技术人员的良好配合对降低钻孔电视检测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地质专业技术人员根据钻孔的岩芯情况指导检测技术人员了解钻孔内可能的地质环境,如断层、溶洞分布位置,岩体破碎带情况等,钻探专业人员则需要把表层的覆盖层、破碎岩体完全隔开,经常清洗,确保孔内干净才行。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