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城市规划设计 \ 【参建】激活古村,以建筑为触媒 —— 福建上坪古村复兴计划(by何崴)

【参建】激活古村,以建筑为触媒 —— 福建上坪古村复兴计划(by何崴)

发布于:2018-09-11 10:58:11 来自: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 [复制转发]

上坪村,地处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溪源乡,既是中国传统村落,又是福建省历史文化名村。上坪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大部分村民为杨姓,族谱记载是汉代太尉杨震的后人。村庄空间格局完整,两条溪流绕村,并在村口汇聚,形成完整的风水格局;现存建筑多为明清时期民居,村中有多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如大夫第、杨家祠堂、社祖庙、赵公庙等;此地民风淳朴,耕读传统浓厚,据传朱熹也曾在上坪讲学,并留下墨宝。因此,上坪村有“书香水村,明水绕古村”之称。

与大部分古村落情况类似,随着现代交通的变更与农业的衰败,上坪村留守情况严重,常驻村民多为老人。村庄缺乏活力和公共生活,观念也非常闭塞和保守。2015年,溪源乡委托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为上坪村编制了《保护和发展规划》,对村庄的历史元素和未来发展提出了详尽、系统的说明。2016年,溪源乡又启动了上坪村重要节点落地项目的设计和建设工作。笔者团队正是在此背景下,开始了《上坪古村复兴计划》工作。

1.jpg

上坪古村地图,黄色标记处为本案改造的建筑点

2.jpg

上坪村原貌鸟瞰(摄影:陈龙)


1、总体原则

作为历史文化名村,保护是村庄首先必须强调的,但保护不等于不发展,也不等于历史符号的固化,毕竟村庄如同生命体应当是活的。本案力求在保护的前提下,寻求古村落发展的契机,以保护为基础,发展为目的。根据保护和发展规划,设计团队在对整村进行详细研究后,选取了水口区域、杨家学堂区域和大夫第区域作为突破点,对区域内的部分建筑进行整理、改造,并赋予它们新的使用功能——公共活动和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因为上坪村的群众基础弱,村民对改造工作并不十分支持,所以没有使用民居或宅基地,而是选择村中小型的闲置农业设施用房,如猪圈、牛棚、杂物间、闲置粮仓等,将它们作为一种“触媒”(Catalysts),以点带面,带动全村的活力和复兴。

在建筑风格上,不刻意复古而是因地制宜,在在地性与乡土性的基础上,强调当代性、艺术性和趣味性。此外,在空间营造的基础上,强调后续的有效经营与原有农业、手工艺的结合,乡村文创产品的跟进,以及相关宣传推广,形成从产业规划到空间营造,再到旅游产品和宣传推广的融合设计。


2、水口区域

3.jpg

改造后的水口区域(摄影:金伟琦)

上坪村村口同时也是水口,是村民祭拜祖先、神灵的地方。场地中空间元素包括社祖庙、杨家祠堂、廊亭、古桥、古玉兰树、荷塘,以及闲置的烤烟房和杂物棚。

根据调研,建筑师发现廊亭、烤烟房和杂物棚可以成为该区域改造的突破口。廊亭是1980年代农民为了把守水口(因为当时修建机动车道,破坏了原有的风水格局)草草兴建的,主体结构为毛石垒砌,厚重、粗劣且封闭的形态既不利于内部使用,又阻隔了入村时的视线;烤烟房和杂物棚位置显著,但长期闲置。针对此情况,建筑师决定对它们进行空间和功能再造,并借此“增加服务设施,重塑村口场域”。

4.jpg

水口区域总平面图

5.jpg

1980年代兴建的廊亭原貌(摄影:何崴)

6.jpg

社祖庙和旁边的烤烟房和杂物棚(摄影:赵卓然)

廊亭位于杨氏祠堂和社祖庙的中间,毗邻入村道路和水系,位置极其重要。原建筑封闭、粗陋的特性给区域带来了负面影响,一个更通透、可供人休息的新廊亭是村民长期的诉求。杂物棚具有很好的景观视野,被改造为水吧;毗邻的烤烟房具有独特的外形和内部空间,建筑师希望将其塑造为一个具有艺术氛围的场所,成为吸引客人前来的“磁石”。

在设计手法上并不刻意追求复古的形式,也不使用过于现代、城市化的形态,而是希望村口节点的几个新建筑在保持在地性的同时,在局部呈现新的气象,从而使新建筑身兼古与新的双重个性。


2.1 廊亭

将原建筑拆除,新廊亭使用木材建造,主体结构为地方传统的举架;立面利用格栅形成半通透的效果,在半高处位置开了一条通长的“窗”,形成框景。这样的处理,既阻隔了视线,锁住了水尾的风水格局,又让坐在廊亭里的人可以看到周边的景色。廊亭中村民自发供奉的神像被妥善保留,并重新安置回原有的位置上,建筑师希望通过对原有信仰的尊重,使新老廊亭间建立一种关系,也让当地人更容易接受村中的这个新成员。

7.jpg

新廊亭夜景(摄影:金伟琦)

9.jpg

8.jpg

新廊亭上梁仪式仍然按照古老的习俗,建造成为传统工艺传承的途径(摄影:赵卓然)

10.jpg

新廊亭内部,村民供奉的神像被重新安置回原来位置(摄影:金伟琦)


2.2 水吧

11.jpg

改造后的烤烟房和彩云间水吧(摄影:金伟琦)

水吧由杂物棚改造而成。新建筑基本保持了原棚架的格局,半高架约1.5m,下面供儿童玩耍,上面是水吧,可以俯视面前的荷塘,具有很好的视野。立面材料为木板,但中轴的木窗板并没有墨守成规,而是一面保持木本色,另一面漆成七彩的颜色。如此处理使建筑在呼应传统之余,平添了一抹妩媚。室内使用老木板制作吧台,装饰灯则更为乡土,直接取材于村中的柴火木,新旧材料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设计师希望,这个新的服务设施能为古老村庄带来一点戏剧性的“冲突”。

12.jpg

彩云间水吧鲜艳的窗板为古村增添了一抹亮色(摄影:金伟琦)

13.jpg

彩云间水吧内部就地取材,并采用了传统工艺,旧中有新(摄影:金伟琦)


2.3 烤烟房

作为当地农业的传统工艺遗存,烤烟房具有一定的旅游观赏价值,可以满足城市人对传统制烟工艺的好奇。但设计团队并不希望把工作停留在原有工法的简单再现上,而是引入一种艺术的手法,通过一个装置将阳光分解和强化为彩色光。当光线由天窗射入室内空间时,奇幻的光影效果为简单的空间营造了浪漫的色彩,也使这里成为一个仪式性的场所。

14.jpg

改造后的烤烟房,光色创造了奇幻的效果(摄影:金伟琦)

15.jpg

由亚克力板组成的装置将阳光“分解”为彩色(摄影:金伟琦)


3、杨家学堂区域

16.jpg

从溪流对面看改造后的杨家学堂区域(摄影:周梦)

18.jpg

17.jpg

杨家学堂区域原貌与牛棚的原貌(摄影:赵卓然)

19.jpg

杨家学堂区域总平面图


杨家学堂位于上坪村两条溪水的交汇处,是村中的私塾,因传朱熹曾来这里讲学,其在上坪村的文化地位非常重要。建筑师没有直接改造学堂本身,而是从其旁边的牛棚和杂物间入手,将之改造为书吧和乡村图书馆。

建筑师根据原有建筑的空间特性,因势利导,完成了改造工作。原杂物间空间高大、空旷,改造后变得非常热闹,借书、休息,以及上坪村文创产品都在这里集中展示和销售。它是上坪村对外的一个窗口,外来人可以在这里阅读上坪古村的“前世今生”;村里人也可以透过物理性的窗口(建筑朝向村庄的一面采用了落地玻璃的方式,将书吧和村庄生活连在一起)和心理的窗口与外面的世界进行对话,大家称之为“广悦”。

20.jpg

广悦空间(摄影:何崴)


原有建筑朝向溪流一侧是封闭的毛石墙,开窗很高,但溪流和对面的田园风光又是很好的景观。建筑师并没有降低原有窗口,而是在室内加设了一个高台,人们需要走上高台才能从窗口看到外面。这样做既尊重了原有建筑与溪流、道路、村落的关系,保持了建筑内部和溪流之间“听水”的意境,也满足了人们登高远望的愿望,丰富了室内空间。在建筑面向村庄的一侧,原有围墙已经倒塌,设计师利用一面落地玻璃重新定义了建筑与村庄的邻里关系,也解决了建筑采光问题。

牛棚分为两层,一层为毛石墙,空间矮小、黑暗,用来养牛;二层为木构,架于毛石墙上,用于存放草料。设计沿用了这个空间模式,但将上面的“木房子”稍微抬起,一方面增加下部空间的高度,另一方面将阳光引入原本黑暗的牛棚。改造后这里将成为阅读者的新去处,安静、封闭,不受外部的干扰,唯一能打扰读书的是从两层空间之间缝隙射入的阳光。原有的毛石墙面被保留,懒人沙发被安置在地面上,柔软对应强硬,温暖对应冰冷,“新居民”对应“老住户”,戏剧性的冲突由此产生。

二层的草料房被重新定义:原本三个隔离的空间被打通,草料房的一半空间被吹拔取代,在吹拔空间与新草料房之间采用了阳光板隔墙,形成了半透明的效果;草料房仍然保持原有高度,进入也必须从户外爬梯子而入(这呼应了原来进入的方式),很不舒服,但这是有意为之——建筑师希望空间的使用有一种类似苦行僧的感觉,使用者需要小心地体味身体与空间的关系。

21.jpg

改造后的杨家学堂区域(摄影:周梦)

22.jpg

由牛棚改造的阅读空间(摄影:周梦)

23.jpg

二层空间保持原来高度,人居于期间有包裹感(摄影:周梦)


4、大夫第区域

24.jpg

改造后的圈里酒吧外观(摄影:周梦)

25.jpg

大夫第区域总平面图

26.jpg

圈里酒吧平面图

大夫第是上坪村中的重要文物点之一,曾经是周边人家举行重大活动的地点,是该区域的物理和心理中心。区域内原有水塘、古井、笋榨、大夫第门楼、古戏台遗址等,文化与景观元素丰富。改造后建筑的具体功能和业态包括:由废弃猪圈改造的酒吧——圈里,新建会议室——圈外,由杂物间改造的茶室——莲舍(寓意清廉),用于展示传统榨笋工艺的笋榨和用于表演的场所。

由废弃猪圈改造的“圈里”酒吧是区域内最主要的新建筑。设计保留了原有建筑的毛石围挡,抬高上部木构屋架以满足新的功能;建筑内部刻意保留了原猪圈的田字形平面,将吧台、散座和炕席分别置于“田”字的四个格子中;慵懒、戏剧性是“圈里”酒吧希望传达的气氛,撞色和碎花的靠枕、炕桌、石槽,由钢筋条焊成的走廊地面,配以可变色的LED地灯……设计师希望在古村中创造一个“异类”,为原本平静的环境增添少许“波澜”。

在酒吧旁边,新建了一座小型会议室。建筑成单坡顶,朝向大夫第门楼的一面使用了落地大玻璃,与大夫第门楼及两者之间的戏台形成了很好的对视关系。因为和圈里酒吧相邻,设计师将之取名为“圈外”。会议室和酒吧分别服务不同的人群,但都从不同角度补充了古村对外服务不足的问题。

27.jpg

新建的会议空间“圈外”(摄影:周梦)

莲舍是杂物间改造的茶室。原本的杂物间位于大夫第旁边的一个水塘边,水塘的存在使杂物间成为区域内最显眼的视觉焦点。设计保留了原有建筑的毛石围挡,只对上层的木结构进行了整修,将之改造为一个水边的茶室。原有的老木材被尽量保留下来,并重复使用;在朝向水面的一侧,落地门窗和架在水上的平台加强了建筑与水景的关系,也给新的使用者以临水而居的感觉。在大夫第门楼、圈里酒吧和圈外会议室之间,原场地中有两处棚架,它们原来是用于榨笋,制作笋干。建筑师认为它们的存在很好地诠释了乡村的气氛,于是将棚架保留下来,适当进行整修,并力求保持一种乡村搭建的随意性。安放笋榨的棚架仍然作为制笋的空间,在清明前后,它仍然可以进行生产,同时也为村庄旅游提供了一种体验活动。对另一座棚架的用途进行了调整,平时它可以作为一个凉亭被使用;在特定时间又会变身为乡村传统戏剧的表演舞台,而此时周边的建筑窗口则成为观赏表演的最佳位置。

28.jpg

29.jpg

圈里酒吧室内,新构件被塞入老空间中(摄影:周梦)

30.jpg


5、延展设计和效果

自2016年10月第一个建筑改造完成后,三个区域的建设工作陆续展开。伴随建筑的改造,设计团队也完成了一系列乡村文创设计,如村庄的logo、衍生品,围绕农产品的一系列新包装设计,与村庄建筑和文化传统有关的明信片、景点图章和文具等。这些延展设计与建筑互为表里,一软一硬,共同服务于上坪村的复兴计划。

随着新建筑的出现、新功能的植入、新产品的面世,上坪村的面貌也有了新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是物理上的,也反映在村民的精神态度上:随着公共场所的重塑,村庄公共生活逐渐复活;随着收入的增加以及与外

部世界交流的增加,村庄的活力也大大增加;同时,村集体和村民对于乡村复兴的信心也大大提升,这些都为村庄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万事开头难,但开始了,后面的路就越走越顺。

31.jpg

景点图章

32.jpg

33.jpg

上坪村Logo及相关衍生品

34.jpg

35.jpg

由朱熹留字衍生的文具与农产品--建宁莲子

项目地点: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溪源乡

业主:溪源乡人民政府

建筑设计:三文建筑/何崴工作室

主持建筑师:何崴

建筑设计团队:赵卓然、李强、陈龙、陈煌杰、汪令哲、赵桐、叶玉欣、宋珂

设计时间:2016.08~11

建造时间:2016~2017

照明设计: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张昕工作室

照明设计团队:张昕、韩晓伟、周轩宇、牛本田

室内施工图设计:北京鸿尚国际设计有限公司

来源:《建筑技艺》杂志

往期精彩内容:

【参建】最大限度地提升设计品质,一种解决场地问题的新方法

【参建】朴门永续:公众自治共建城市生态社区花园

【参建】五千年孕育的沧海遗珠——广富林文化遗址

【参建】“凹凸有致”地强化在地性——昆山电子展示馆和自行车展示馆

【参建】“在地性”的重构表述——嘉北郊野公园西游客中心

全部回复(25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老岳
    老岳 沙发
    谢谢楼主的资料
    2019-04-28 09:01:28

    回复 举报
    赞同0
  • 老岳
    老岳 板凳
    谢谢楼主的资料
    2019-04-28 08:59:28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城市规划设计

返回版块

15.37 万条内容 · 248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早安建筑】建筑老师的经典语录,句句戳心

今天就是教师节了,不知你是否仍会想起学生时代老师的“谆谆教诲”,尽管已经看过了很多遍,但每次重温都倍感亲切。 疑问句式 中枪痛感:心塞 毒舌指数:☆☆☆☆☆ 哎哟我去,被恐怖分子袭击了么这是?(看着某学生的方案说) 你这个袖珍天台面积能容纳那么多为为国接盘的股民么? 你这建筑如果万一失火的话,是不是只有跳楼这一个逃生通道啊? 你的置换功能能不能别这么随意?这就好比背心换成胸罩,看似平调,但是你是不是不觉得胸罩的价值更重要?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