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4年上海宝山区中成智谷的火车菜园开始,三十个居民共建的社区花园(Community Garden)在上海遍地开花,小小的社区花园成为带动城市生态发展的重要阵地。我们在通过共建社区花园带动空间更新改善城市生境的同时,倡导公众的共同参与提升了市民生态(Civic Ecology)。通过系统性设计,到现场营造工作坊,再到社区营造的系列活动和培训,引领公众利用“朴门永续(Permaculture)”理念共建共享身边的自然,上海的社区花园实践旨在探索一条人人参与发展城市生态的道路。
为响应国家“十三五”计划中加快改善生态环境的号召,作者团队通过引导公众共同参与对现有绿地进行改造,以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原则,改善城市中的生态环境。背景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经济高速发展,上海城市建设十分迅速,一些老旧小区的社区绿地已经过于陈旧,不但无法全方位地满足居民休闲游憩的需求,对城市居民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如阳光、空气、淡水、土壤、动植物等方面也没有提升,甚至有着负影响;同样,高速的经济发展带来诸多生态问题,城市中的空气、土壤、淡水、动植物等因为城市的快速建设受到影响,城市生态安全格局堪忧。城市生态问题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修补城市生态时,大面积的加大绿地的建设和景观提升固然有效,但高密度的城市,其中心城区绿地空间增量其增长几乎为零。如何在城区开放绿地增长率骤减的条件下改善城市生态,实现城市生态的可持续。更新现有的绿地,特别是社区绿地已经成为最佳方式。
背 景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经济高速发展,上海城市建设十分迅速,一些老旧小区的社区绿地已经过于陈旧,不但无法全方位地满足居民休闲游憩的需求,对城市居民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如阳光、空气、淡水、土壤、动植物等方面也没有提升,甚至有着负影响;同样,高速的经济发展带来诸多生态问题,城市中的空气、土壤、淡水、动植物等因为城市的快速建设受到影响,城市生态安全格局堪忧。城市生态问题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修补城市生态时,大面积的加大绿地的建设和景观提升固然有效,但高密度的城市,其中心城区绿地空间增量其增长几乎为零。如何在城区开放绿地增长率骤减的条件下改善城市生态,实现城市生态的可持续。更新现有的绿地,特别是社区绿地已经成为最佳方式。
核心思想
作者团队以公众为主要参与者,号召志愿者、居民、公众共同参与,以社区绿地为载体,以改善生态环境、促进邻里关系为目的,而改造的主体就是社区花园。社区花园作为社区民众以共建共享的方式进行园艺活动的场地,为社区提供了共同进行园艺和共享交流的空间,并赋予其丰富的社会意义,以促进跨越世代、阶层、经济和社会障碍的社区交往,体现多元化城市环境中的市民价值,是社区发展的重要手段。自 2014年起,上海中心城区已有三十个不同类型的社区花园陆续建成,不但城市生态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市民生态(Civic Ecology)也得到了很大提升,市民们参与改善城市生态的思想与理念也得到了有效的推广。此外,我们倡导“朴门永续(Permaculture)”的生活理念,以大自然为导师,用生态的方式解决生态问题,改善生态环境,有效的杜绝在改造过程中对城市生态的二次破坏。
火车菜园的初探索
中成智谷火车菜园是作者团队建设社区花园的第一次探索。老淞沪铁路遗留下很多城市的边角废弃地,占地7亩的火车菜园就是位于上海市宝山区中成智谷园区东侧,老淞沪铁路沿线的狭长废弃防护绿地。
原状
改造前的火车菜园在淞沪铁路宝山沿线,因其位置偏僻,无人维护,从铁路防护绿地逐渐沦为堆放建筑垃圾的城市边角废弃地。其土壤,动植物水平均处于非常低的水平,城市生态由于城市的发展与更替在此地出现断裂,仅有较少生长势衰弱的乔木和杂草,其余地带均堆放着建筑垃圾。附近居民对此地的使用率几乎为零。
△火车菜园原状图
火车菜园的改造方式
朴门永续设计的理念被充分运用在火车菜园的设计改造与生态治理中,目的是在这处城市的边角废弃地构建一定的生态系统,并使火车菜园成为传播城市生态思想、朴门永续理念等自然教育活动的基地。对场地的改造与治理主要分成以下几个层面。
(1)生态环境改善
作者团队在火车菜园使用了诸多手段以改善生态环境。首先是对雨水进行收集处理,并将其用于火车菜园的灌溉,独创性的使用“蚯蚓塔”对土壤进行处理 ;其次,是收集中成智谷园区附近的垃圾,如草屑、落叶等进行堆肥和厚土栽培,一方面节省了肥料的使用,另一方面做到了园区内部分垃圾的自消化,意图做到永续设计同时响应“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计划的号召。到 2017年底,火车菜园的土壤检验检测以全部达标,并处于较好水平。
(2)场地的规划与建设
依据朴门分区规划原理,根据场地的使用活力及频度,对火车菜园采用从精细化到粗放式过渡地管理,将火车菜园分成6个在城市生态中扮演不同角色的区域进行相应的分工管理,分别是住家、办公室、厨房等能耗区,靠近住家(或厨房)的家庭菜园,密集耕作、种植密度高的果林区,较少维护的耕作区种植经济作物,可采集的林产作物区和在地保护区提供土壤、水、空气和植物的多样性保护。多种不同类植物的分区种植,增加了生物的多样性。
(3)生态理念的宣扬
融入自然教育体系和一系列的营造实践活动,引导公众参与火车菜园的建设,提高公众对各类自然产业的了解和生态意识。邀请专业讲师为公众进行对堆肥、厚土栽培等垃圾循环使用的活动以及作物栽培等知识。都市居民对于种植的热情愈发高涨,但居民自家的居住空间难以实现种植体验,建设“一米菜园”,即居民获得 1㎡左右的地块的管理维护的权利,在管理人员的指导下种植各类植物,管理人员提供相应的工具、种子、肥料以及进行日常维护。淞南中心校、向明中学、知行中学、同济大学等学校已多次在此地举办植树节活动、世界水日活动、酵素活动等,引导公众动手参与中改善着城市生态。
△火车菜园
城市生态及社会影响
通过调动社会资源,提供社区花园实施方案,引领社区绿色空间的多元参与。中成智谷火车菜园已基本形成了稳定的城市微生态系统,虽然占地面积不大,但辐射性强,人气高,作为作者团队自然学校的基地,是中成智谷园区以及周边社区、学校集体举办自然教育活动,宣传城市生态的热门场所,也成为社区花园推动城市有机微更新、城市微生态系统构建的范本。
△火车菜园
创智农园的进一步思考
创智农园(Knowledge & Innovation Community Garden)位于上海市杨浦区五角场创智天地。创智天地是在国家创新性试点城区建设项目推动的融合“工作、生活、学习、娱乐”,“校区、社区、科技园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城市副中心,总占地80万㎡,投资超过100亿。创智农园原本是作为临时工棚使用的狭长型闲置地,由于面积较小位置偏僻,加之有管线通过无法高强度开发,在创智天地开发后被闲置下来。2016年,由杨浦科创集团与瑞安集团共同委托支持下,配合公众的力量,将这块地改造成了上海市区第一个以社区绿色空间为载体的位于开放街区中的社区花园。
△创智农园原状照片(摄影:四叶草堂工作人员)
方法研究
在改造场地的过程中,关键在于通过对创智农园的建设,为调动社会、公众资源共建共享社区花园以改善城市生态、提升周边环境这一理论体系起到示范性的作用。为做到上述想法,在有了其他社区花园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下,需要研究如何通过社区花园的建设影响公众对于城市生态改善,以提出相应的措施,来引导社区绿色空间的多方参与,推动社区花园的自建自治。
△创智农园鸟瞰图
创智农园概况及社会服务内容
创智农园以都市农耕体验为主题,分为设施服务区、公共活动区、朴门菜园区、一米菜园区、公共农事区和互动园艺区,总占地面积2200㎡。其中集装箱改造的室内面积约100㎡,中部公共区域约290㎡,总面积1531㎡的公共农事区分居两侧。园内设有雨水收集装置、蚯蚓塔、堆肥及厚土栽培设施、垃圾分类箱等朴门永续理念下的可持续循环设施。
(1)设施服务区
创智农园的设施服务区是一组集装箱改造而成的可移动式建筑,安装有落地窗和玻璃门。内部设有厨房、卫生间、公共就餐空间及吧台,可以提供简单的茶餐及对不超过20位小朋友及其家长的自然教育培训。为创智农园作为创智天地周边社区邻里文化中心提供了先驱性条件。
(2)公共活动区
创智农园位于集装箱外侧的广场作为公共活动区有着最高的利用率。集农夫集市、儿童活动、自然教育活动等于一体。展示有苔藓艺术家的相关作品和生活垃圾分类设置。向社区居民展示可持续理念在社区中的实施。
(3)朴门菜园区
朴门菜园区作为朴门永续理念及可持续设计营造理念实践的核心区域,由螺旋花园、锁孔花园、香蕉皮圈、厚土栽培试验区等组成。
(4)一米菜园区
同火车菜园一样,创智农园也设有一米菜园区,满足城市居民对于种植的愿望,另一方面降低了绿地的管理成本。
(5)公共农事区
公共农事区旨在提高公众对农事活动的动手能力和认知能力,鼓励公众在掌握技能的条件下,动手参与绿色空间的建设活动。农事区主要种植了适宜上海本地室外栽培的各类作物,并依据其生长习性将其种植在各类不同的区域,在保证一年四季都有植物生长的条件下,也丰富了植物的多样性。
△市民参与社区农园采摘活动(摄影:刘悦来)
(6)互动园艺区
互动园艺区建设在沿道路一侧,主要有轮胎花园、社区花园展区等。通过对社会各界的邀请,展示其有想法,有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态理念。
(7)社会服务
创智农园的社会服务主要分为日常管理服务、科普教育课程、社区营造活动及创意生活展览。在创智农园这一场地的基础上组织各类活动,提高参与者的城市生态意识,补充相关的生态知识,让参与者能够作为主人参与到城市生态建设中,并带动更多身边的人加入其中。此外,一些有创意的建设社区绿色空间方式,可持续循环利用能量方法在创智农园也可以得到展示,以引导公众意识。
△儿童参与花园日常维护(摄影:刘悦来)
△居民参观公共种植区(摄影:刘悦来)
对公众的引导
创智农园占地面积不足创智天地的0.3%,需要通过创智农园的建设及宣传带动整个创智天地以致带动杨浦区到整个上海的城市生态成为关键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创智农园的示范性,创智农园的示范性建设首先从社区居民入手,在对社区居民的相关专业培训后,邀请其共同参与到农园的建设中来,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对农园的建设可以给予周边居民收获新的知识并将知识良好运用的满足感。这些受到相关培训并已经将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的人,作为“社区领袖”或者“社区达人”成为号召全社会参与建设周边社区花园的力量源头,并且为社区花园的发展提出创新性的策略。此外,并没有参与初期建设的公众,通过各类渠道了解到创智农园并参与相关社区花园的活动也会由于对其动手能力和想法的满足而对建设社区花园产生一定的积极性。
当民众的自发性受到刺激后,越来越多的公众愿意参与到创智农园的活动中来,并且也十分愿意响应自己周围社区花园的自发性建设。对他们进行进一步的朴门永续设计及花园建设等方向的培训可以让他们具备一定的组织自己周边居民进行社区花园改造相关活动的能力。通过创智农园为引导,社区花园的相关理念辐射的范围也就越来越大,公众的自发性也越来越强。可以预见,类似以老年人为主体的花友会、以幼童为主体的小小志愿者团队以及以年轻人为主体的时尚园艺等群众自发的社团组织,将会以各种形式出现,发挥积极的作用。未来的理想状态是民众发起的社团组织成为组织的主体,具有生命力。
创智农园对周边生态环境的改善是有限的,可对整个上海城市生态的深远影响却是无限的,城市生态建设不再仅仅是在政府的引导下的工程性的建设,越来越多的民众可以通过对社区花园的改造隐性地参与到城市生态建设当中来。
过去、现在、未来
自 2014年至今的4年以来,已有三十个社区花园改造项目在上海的各个社区建立实施,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了社区花园的建设事业当中。可以明显地看出,经过社区花园项目改造的社区花园的生物多样性,土壤,空气等都远超于未经改造的社区花园。更为关键的是,参与过社区花园改造项目的周边居民,其生态意识也更强。
通过运营团队对社区活动的指导,另一方面也建立了社区内居民间的友好关系。社区花园的目标就是让更多的居民自发的参与到建设社区花园,改善城市生态的事业当中,实现社区绿色空间可持续发展,这种方式的效率非常高,城市生态也不会遭到二次破坏,城市生态的改造进程也不会因为政策的改变而中断或减缓。
中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诸多的生态问题,而社区花园作为民众自发性的对城市生态进行改变的尝试,做到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真正站在了民众的角度,从他们的关注点出发,通过满足他们对社区绿色空间的需要,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这无疑更具生命力。
作者:张烜阁、刘悦来
来自: 华建筑
往期精彩内容: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城市规划设计
返回版块15.37 万条内容 · 246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建筑一周】2018年十大最丑建筑评选抢先看,深入解读新防排烟标准自2010年开始,网友们便开始了每年一次的最丑建筑评选,这些建筑不一定是真的“丑”,也有一些是形态比较诡异,也有的是实用性较差。对于这一评选,我们最好是采用一笑而过的态度来对待,2018年又有哪些建筑被选出来了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点击下方标题链接查看详细内容。 *本周新鲜事 【早安建筑】S4A公布中国成都兴隆湖书店竞赛方案,如‘莲花’浮动 【早安建筑】BIG 公布“迈阿密农产品中心”效果图,层层建筑如同踩高跷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4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回复 举报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