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施工技术 \ 装饰装修施工 \ 精装项目中部分分项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办法

精装项目中部分分项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办法

发布于:2008-01-25 13:42:25 来自:施工技术/装饰装修施工 [复制转发]
一、吊顶不平
1.现象
吊顶出现不规则的波浪形
2.原因分析
2.1 任意起拱,形成拱度不均匀。
2.2 吊顶周边搁角或四角不平。
2.3 木材含水率大,产生收缩变形。
2.4 龙骨接头不甲有硬弯,造成吊顶不平。
2.5 吊杆或吊筋间距过大,龙骨受力后产生不规则挠度。
2.6 木吊杆顶头劈裂,受力后龙骨下坠;用钢筋吊杆时未拉紧,受力后龙骨下坠;吊杆吊在其他管道或设备的支架上,由于振动或支架等下坠,造成吊顶不平。
2.7 受力接点结合不严,受力后产生位移变形。
3.预防措施
3.1 吊顶木材应先用优质软质木材,如松木、杉木,其含水率应控制在20%以内。
3.2 吊顶的龙骨等用料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木材应顺直,不应扭曲及有横向贯通断面的节疤,硬弯处应锯斯调查,用双面夹板连接牢固,木料在两吊点问如有弯度,弯度应向上,务必使龙骨下面在一个平面上。
3.3 吊顶施工应按设计标高在四周墙上弹线找平,装钉时四周以水平线为准,中间按水平线起拱高度为房间短向跨度的1/200,纵横拱度应吊匀。
3.4 受力接点应装钉严密、牢固,确保龙骨的整体刚度。
3.5 应选用优质软木作吊杆和接头夹板,钉子的长度、直径、间距要适宜,装钉时不能劈裂。若选用Φ6mm以上钢筋作吊筋时应接紧,并应有防锈措施。
3.6 吊顶内应设通风窗,使吊顶骨架处于通风于燥环境中。

二、纸面石膏板吊顶板缝开裂
1.现象
纸面石膏吊顶竣工后约半年左右,板接缝开始出裂缝,随着时间的延续,有的裂缝可达1~2mm。
2.原因分析
1) 板缝节点构造不合理。
2) 板胀缩变形,刚度差。
3) 嵌缝腻子质量差。
4) 施工操作不当。
3.预防措施
1) 板缝要选择合理的节点构造,严禁紧缝,缝内杂物要清除。
2) 选择质量好的纸面石膏板,龙骨及紧固螺丝间距要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以减少板的变形和增加刚度。
3) 必须使用质量好的腻子塞板缝,须待腻子初凝时(约30~40min),再刮一层lmm厚较稀的腻子,并随即贴穿孔纸带。等水份蒸发后,在纸带上再刮一层腻子,将纸带压住,同时用大刮板分批刮于板面,头缝的嵌缝腻子更应注意。
4) 面层应尽量采用墙纸粘贴,减少板缝的出现。
三、油漆流坠
1.现象
在物体垂直表面上的漆膜不平、下垂。
2.原因分析
1) 配制的油漆太稀,附着力差,部分油漆在重力作用下产生流水流淌。
2) 涂刷或喷漆太厚,漆膜过重下坠。
3) 施工环境温度过低,漆膜干得慢。
4) 油漆中含重质颜料过多,部分油漆下垂。
5) 稀释剂挥发太快或太慢,漆膜干燥速度不同,有部分油漆流坠。
6) 物体表面不平,涂油漆太多,厚薄不均匀,干燥速度不同,漆膜过厚的部位容易流坠。
7) 物体表面有油、水等污物与油漆不相容,影响粘结,造成漆膜下垂。
3.预防措施
1) 选择质量好的油漆和挥发速度适当的稀释剂制其掺量。
2) 物体表面应处理平整、光洁,消除表面油、水等污物。
3) 施工环境温度应符合油漆种类的标准要求(如清漆宜在20—27℃、3h涂刷完)。
4) 涂漆时按工艺程度进行:先竖向、斜向,最后再竖向将涂漆理平,使之油漆的涂膜厚度均匀一致。
5) 喷漆时的喷枪移动速度及距离物体的远近要控制均匀,接规定工艺程序进行,先竖向喷、绕环向喷,再横向喷,使漆膜形成均匀、厚薄一致。
四、漆膜表面粗糙
1.现象
漆膜表面不平,有砂粒状凸起或小气泡。
2.原因分析
1) 漆料内颜料过多或颗粒粗。
2) 漆料本身不干净,混有杂物,没过筛就使用。
3) 调配油漆时的环境气温低,漆内的气泡没有完全散开排出。
4) 物体表面未清理干净,有砂粒等杂物,涂刷时混入漆膜内。
5) 使用的盛具(刷子、漆桶、喷枪等)不洁净,有残留杂物带入油漆中。
6) 施工环境清理及防护不够,涂刷中有灰尘、风砂等杂物粘到刷子上或落在漆脯
3.预防措施
1) 选择质量好的漆料使用前必须过细筛,调和均匀无气泡后再使用。
2) 物体表面应清理干净,保持其平整、光洁、干燥。
3) 合理安排各工种施工顺序,保证涂漆的施工环境无杂物,无灰尘。
4) 不准重复使用盛过不同型号、不同性能漆料的盛具,需要时应将其残留物清除干净后再用。
五、漆膜起皱
1.现象
漆膜表面呈条纹或龟纹状
2.原因分析
1) 漆料质量不好,催干剂过多,溶剂挥发得太快。
2) 油漆调配的不均匀或太稠。
3) 漆膜涂刷过厚,不均匀。
4) 在高温或烈日曝晒环境下施工。
3.预防措施
1) 选用质量好的漆料,不得随意加入催干剂,严格控制漆料调度。
2) 使用较硬的毛刷,涂刷应均匀,厚薄一致。
3) 避免在高温或烈日下施工。
六、油漆透底
1.现象
漆膜薄厚不匀,薄的地方没有覆盖住底层物体表面。
2.原因分析
1) 漆料中加入稀释剂太多,稠度小。
2) 漆料没有调均匀,有沉淀物。
3.预防措施
1) 严格控制油漆的稠度,不要随意在油漆中加稀释剂。
2) 要将油漆调均匀。
七、漆膜表面粗糙
1.现象
漆膜干后无光且表面呈雾状膜。
2.原因分析
1) 油漆质量不好或加入的稀释剂太多,稠度大,便漆膜的光泽不持久。
2) 涂刷的时间掌握不好,底漆没干透就涂刷油漆,使底漆回软失去光泽。
3) 物体表面不平整,粗糙或表面吸油不一致,使漆膜失去光泽。
4) 施工环境不好,温度太低或受过烟薰使漆膜失去光泽。
5) 施工环境湿度过大(相对湿度80%以上)挥发性漆膜吸水分后泛白,失去光泽。
3.预防措施
1) 选择质量好的油漆,不得任意加入稀释剂。
2) 基层表面应批腻子,磨干磨光。
3) 必须在前遍油漆干透后再涂刷下遍油漆。
4) 选择良好的施工环境,潮湿及烟雾大的条件下不宜施工。
5) 涂刷挥发性油漆时,宜在相对湿度60%~70%环境下进行。
八、涂刷清漆的木纹显露不清
1.现象
木纹色泽深浅不一,木纹模糊。
1) 油漆存放时间太长,操作时没有搅拌均匀,颜色沉淀,上部浅,下部深。
2) 木材的材质不同,着色深浅也不同,硬质木材不容易着色,软质木材容易着色。
3) 使用油漆刷毛太硬或太软,重复漆刷处颜色深。
2.预防措施
1) 使用油漆时要经常搅拌,防止沉淀产生色泽不均匀。
2) 按材质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涂刷方法,对深色木材表面要进行漂白,对浅色部分染色,使其色调统一、均匀。
3) 使用合适的油漆刷进行涂刷,操作要准确迅速。
九、内墙、顶棚涂料层起粉
1.现象
常发生在聚乙烯醇类涂料的内墙或顶棚上,涂膜袁面呈粉状易脱落。
2.原因分析
1) 基层养护时间短,含水率高。
2) 涂料使用时未搅拌均匀或加水稀释
3) 涂料本身耐水性不合格。
4) 施工环境温度低于涂料最低要求的成膜温度。
3.预防措施
1) 基层养护时间应符合要求,表面须干燥、干净。
2) 按涂料出厂说明书的要求进行稀释,不得随意加水。使用时应及时搅拌均匀,防止沉淀。
3) 选择质量好的涂料。
4) 施工温度应在10℃以上。

全部回复(1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evest
    evest 沙发
    不错,谢谢分享
    2014-06-23 11:02:23

    回复 举报
    赞同0
  • hedaogang
    hedaogang 板凳
    我网站杂打不开
    2011-05-07 02:03:07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装饰装修施工

返回版块

10.76 万条内容 · 352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墙纸粘贴最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

在精装修施工中,墙纸粘贴最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有如下几种,应引以注意1 边缘翘起:主要是接缝处胶刷的少,或局部没刷胶,或边缝没压实,干后出现翘边、翘缝等现象。发现后应及时刷胶辊压修补好。2 上、下端缺纸:主要是裁纸时尺寸未量好,或切割时未压住钢板尺而走刀将纸裁小。施工操作时一定要认真细心。3 墙面不洁净,斜视有胶痕:主要是没及时用湿温毛巾半胶痕擦净,或虽清擦但不彻底又不认真,或由于其他工序造成面纸污染等。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