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17-10-21 20:57:21
来自:道路桥梁/隧道工程
[复制转发]
初步涉猎隧道工程行业,初步学习《隧道工程施工要点集》,总结了隧道施工概要,如有不足之处,请多多指教。
地下结构的多样性也带来了地下施工的多样性,了解地下施工的特点非常有必要。当然,近年来我国的隧道行业发展也非常迅速,但与西方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有必要了解隧道工程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鉴于此,今天主要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一.地下施工的特点
(1)隐蔽性大。外观背后的内部状态是隐蔽的,这种隐蔽工程需做到实处,不留后患。
(2)作业循环性强。地下作业通常是严格按照一定的顺序循环作业的。
(3)作业空间有限。地面上的大型器械无法使用,需使用有限空间的施工机械和施工方法。
(4)作业综合性极强。开挖,支护,出渣运输,通风除尘,防水排水,供电通风供水等作业缺一不可。
(5)施工的动态性。施工过程中力学状态是变化的,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也是变化的。
(6)作业环境的恶劣性。黑暗、潮湿、多粉尘等,也带来了诸多安全问题,提醒我们需要有极强的风险意识和安全意识。
二.隧道施工的现状
(1)越来越多的长距离、大断面的公路隧道也在不断出现。
(2)我国大部分采用的矿山法中,基本上分为全断面法,台阶法,分部开挖法。施工方法不完全取决于地质条件,它仅是施工方法的一个因素,更强调的是:施工方法需要符合快速、安全、质量及环境要求。其中,环境因素成为施工方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通常结合以下几个因素来选择施工方法:
a.施工条件:施工队伍的施工能力、素质及管理能力;
b.围岩条件:即地质条件。围岩级别、地下水、不良地质现象等,其中围岩级别对施工方法的选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c.隧道断面积:隧道的尺寸和大小,目前正在向大断面隧道发展;
d.埋深:即隧道顶部距自然地面的距离;
e.工期:特别是辅助坑道的设置对开挖运输有很大影响;
f.环境条件:隧道施工产生的爆破振动、地表下沉、噪声、地下水条件等不良影响,在城市条件下,甚至会成为选择施工方法的决定性因素;
(3)施工过程中的基本原则:充分利用围岩的自支能力,能力要及时。具体如下:
a.充分保护围岩:避免过度破坏围岩的强度,保留其质量;
b.容许围岩可控的形变:在浅埋或地表下沉发生时,控制形变非常重要;
c.变形的主要控制是利用各种支护:支护类型、支护结构、参与时间、各种支护手段的配合、断面的封闭时间、单次掘进长度等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d.实地观察、量测和监控围岩变化和支护变异;
e.支护手段应选择大面积的、牢固与围岩接触的、及时实施和应变能力强的支护手段:喷混凝土并用锚杆、金属网联合使用,有时也与钢架一起使用来控制开挖后的变形;
f.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力学状态是不断变化的:减少开挖分部也就减少因分部过多引起的应力变化和围岩松弛,尽可能采用全断面和大断面开挖的方法,这是矿山法流行的重要原因;
g.隧道断面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闭合极为重要:在弱围岩情况下,“预支护、快挖、快支、快封闭”;
h.隧道耐久性主要体现二衬的耐久性上,必须确保二衬与初期支护的贴密和混凝土质量;
i.设计、施工检验、地址预测、量测反馈、修正设计的一体化施工管理系统;
三.隧道施工存在的问题
(1)地址判断技术不完善,缺乏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2)软弱破碎围岩施工方法的工厂化程度有待提高;
(3)没有牢固树立“保护围岩,爱护围岩”的观点,不能有效控制遗留围岩的损伤和松弛;
(4)“重外美,轻内实”,结构存在隐患;空洞、衬砌厚度不够、衬砌初期开裂普遍、基底处理不彻底运营不久翻浆冒泥等;
(5)地下水处理始终是薄弱环节;
(6)环境意识薄弱,洞内施工作业环境欠佳,减少对周围环境和结构物影响的措施不力;
(7)阶段工程质量检测体制不完善,缺乏有效的检测手段和方法;
(8)遇到施工灾害,应变能力不强;
(9)没有真正的实现动态施工和管理;
四.隧道施工的基本理念
保护围岩 内实外美 重视环境 动态施工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好东西 谢了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