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结构 \ 混凝土结构 \ 【土木吧原创】例证:梁端设计弯矩取在柱边是不合理的!

【土木吧原创】例证:梁端设计弯矩取在柱边是不合理的!

发布于:2017-08-21 09:12:21 来自:建筑结构/混凝土结构 [复制转发]
结构分析时不考虑梁端刚域,梁设计弯矩可以取在柱边吗?
作者:段方舟 黄吉锋 肖丽

前几日,土木吧曾刊登了黄吉锋博士的一篇关于梁端设计弯矩取值的文章,引起了大家对此问题的广泛热议,详情可点击查看→《 梁端设计弯矩不能取在柱边?》。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不同设计方法对梁端弯矩取值的影响,黄博士团队特地给大家带来了几个工程算例,进一步证明结构分析时不考虑梁端刚域,将梁设计弯矩取在柱边是不合理的。

例1:框架结构,6度0.05g,Ⅲ类场地,11层


构件所在平面位置 (2层)


说明:

方法1:不考虑梁端刚域,梁端设计弯矩取在柱中心线

方法2:不考虑梁端刚域,梁端设计弯矩取在柱边(YJK方法)

方法3:按照高规考虑梁端刚域,梁端设计弯矩取在刚域边
记 λ=半柱宽/梁跨

计算结果对比


续上表


梁柱局部放大示意图


例2:框剪结构,7度0.15g,Ⅱ类场地,28层


构件所在平面位置 (1层)



构件所在平面位置 (9层)

aHR0cHM6Ly9tbWJpei5xbG9nby5jbi9tbWJpel9qcGcvOTRtV01vZEtSOUJpYzlObXVEWWpWeThJMmRk.jpg

计算结果对比


续上表


梁柱局部放大示意图



例3:框筒结构,8度0.3g,Ⅲ类场地,34层



构件所在平面位置 (1层)

构件所在平面位置 (6层)


计算结果对比


续上表


梁柱局部放大示意图



以上算例进一步证明了以下结论:

1)YJK 倡导的方法既低估竖向力引起的弯矩,又低估水平力引起的弯矩,实际刚域越大,低估程度越严重:5%的相对刚域引起的误差约超过 20%,10%的刚域引起的误差约超过 40%,由于框架梁配筋多由计算控制,配筋的下降百分比更甚于弯矩,计算结果严重偏于不安全,无论考虑使用状态还是极限承载力状态,在设计中都是不能接受的。

2)当一个结构为水平力主控或梁端刚域较大时,经常采用的不考虑刚域、直接把设计弯矩取在柱中心线的方法也会偏于不安全,应谨慎使用。

3)“按照高规在计算中考虑梁端刚域,梁端设计弯矩取在刚域边”,是正确合理的做法。

可添加微信tumuqun拉入土木精英群。


微信扫描下面二维码查看更多原创,并有《建筑结构》《建筑结构学报》《pkpm新天地》《工程抗震》《土木工程学报》从1999-2017年期刊免费下载实时更新!




aHR0cHM6Ly9tbWJpei5xbG9nby5jbi9tbWJpel9qcGcvOTRtV01vZEtSOUJpYzlObXVEWWpWeThJMmRk.jpg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混凝土结构

返回版块

140.21 万条内容 · 2156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次梁配筋PKPM自动生成一端悬挑,这该怎么处理?

本帖最后由 pmv1950 于 2017-8-20 20:04 编辑 6层框架,6度区,在用PKPM生成梁配筋图时,发现PKPM把L7自动生成了一端悬挑的次梁L7(2A),如图中所示。我看了梁内力包络图,发现梁端弯矩图确实符合悬挑梁的弯矩图形状,我理解应该梁端的支座(KL4(3))挠度小,刚度大,所以程序自动判定为悬挑的支座,我这里配筋就按照L7(2A)来配吗,如果是的话那么悬挑端的钢筋构造是不是要按照悬挑梁的钢筋构造(16G101-1)来配;我感觉不太对啊,按悬挑梁的构造太麻烦了,而且现实情况也不是常规意义上的悬挑,只是结构上符合悬挑的受力情况,还是应该按L7(3)当非框架梁来配,上部钢筋通长,底部钢筋和箍筋按计算面积,钢筋的构造就是按图集中非框架梁,我倾向后者,有哪位仁兄指点一下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