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水利工程 \ 水利工程设计 \ 请教高手上传《建筑经济管理》方面论文

请教高手上传《建筑经济管理》方面论文

发布于:2007-12-09 09:52:09 来自:水利工程/水利工程设计 [复制转发]
为表诚意,上贴客运专线资料一篇。

隧道防排水施工作业指导书

9.隧道防排水施工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明确隧道防排水作业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隧道防排水作业施工,减少和杜绝隧道结构渗漏水的发生,满足隧道防排水设计和规范要求。
2 编制依据
⑴《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指南》(TZ214-2005)
⑵《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⑶《新建铁路福厦线施工图设计文件》
3 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建铁路福厦线隧道二次衬砌防排水作业,包括防水板、纵环向排水盲管及止水带和止水条的安装作业等。
4 工艺流程及技术要求
4.1 防排水设计
隧道防排水采用“防、截、排、堵相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达到防水可靠,经济合理,不留后患的目的。
隧道防水等级必须达到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规定的一级防水等级标准,衬砌结构不允许渗水,表面无湿渍。
隧道结构防水一般由喷射混凝土、全封闭柔性卷材防水层和二次衬砌结构自防水等组成。本线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采用防水混凝土,其抗渗等级不低于P8;拱墙设置PVC塑料防水板加土工布,明洞外贴PVC防水卷材;施工缝设置止水条或中埋式止水带,并涂刷混凝土界面剂;二次衬砌混凝土施工后,拱部进行充填注浆。
拱墙每8~10m设1环φ50~80环向透水盲沟,两侧边墙外侧泄水孔标高处设纵向贯通的直径φ80~100“HDPE打孔波纹管”透水管盲沟各1道,该盲沟通过三通接头与环向盲沟及边墙泄水孔连通。
结构防排水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


















图1 隧道结构防排水施工工艺流程图












































4.2 排水盲管施工
排水盲管施工工艺流程:
钻孔定位 安装锚栓 捆绑盲管 盲管纵向环向连接。
4.2.1 环向排水盲管施作方法
隧道拱墙设直径50~80mm软式透水管环向盲管,环向盲管每隔8~10m设置,并每隔5~10m在水沟外侧留泄水孔,并采用三通接盲管与纵向盲管相连。
4.2.2 纵向排水盲管施作方法
纵向排水盲管沿纵向布设于左、右墙角水沟底上方,为两条直径为80~100mm的软式透水管盲沟。
纵向排水盲管按设计规定划线,以使盲管位置准确合理,盲管安设的坡度与线路坡度一致。
排水管采用钻孔定位,定位孔间距在30cm~50cm。将膨胀锚栓打入定位孔或将锚固剂将钢筋头预埋在定位孔中,固定钉安在盲管的两端。用无纺布包住盲管,用扎丝捆好,用卡子卡住盲管,然后固定在膨胀螺栓上。
采用三通与环向透水管、连接盲管相连。
4.2.3 边墙泄水管施作方法
模板架立后开始施作边墙泄水管,在模板对应于泄水管的位置开于泄水管直径相同的孔。泄水管一端安在模板的预留孔上,另一端安在纵向排水管上,泄水管与纵向排水管用三通连接时必须有固定措施。
4.2.4 排水盲管施工控制要点
①纵向贯通排水盲沟安装应按设计规定划线,以使盲管位置准确合理,划线时注意盲管尽可能走基面的低凹处和有出水点的地方。
②盲管与支护的间距不得大于5cm,盲管与支护脱开的最大长度不得大于110cm。
③集中出水点沿水源方向钻孔,然后将单根集中引水盲管插入其中,并用速凝砂浆将周围封堵,以使地下水从管中集中引出。
④盲管上接头用无纺布的渗水材料包裹,防止混凝土或杂物进入堵塞管道。
4.3 防水板施工
防水板施工采用无钉铺设工艺,其施工工艺流程见图2。

















图2 隧道防水板施工工艺流程图




































4.3.1 施工准备
⑴洞外准备:检验防水板质量,用铅笔划焊接线及拱顶分中线,按每循环设计长度截取,对称卷起备用。
⑵洞内准备:铺设台架行走轨道;施工时采用两个作业台架,一个用于基面处理,一个用于挂防水板,基面处理超前防水板两个循环。
⑶断面量测:测量断面,对隧道净空进行量测检查,对个别欠挖部位进行处理,以满足净空要求;同时准确测放拱顶分中线。
⑷基面处理:
①局部漏水采用注浆堵水或埋设排水管直接排水到边。
②钢筋网等凸出部分,先切断后用锤铆平抹砂浆素灰(如下图)。








有凸出的管道时,用砂浆抹平(如下图)。









锚杆有凸出部位时,螺头顶预留5mm切断后,用塑料帽处理(如下图)。









③初期支护应无空鼓、裂缝、松酥,表面应平顺,凹凸量不得超过±5cm(如下图)。








全部回复(3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ztwjxyh
    ztwjxyh 沙发
    以上是高铁方面一点点,有需要这方面资料的朋友,打个招呼!
    2007-12-09 09:55:09

    回复 举报
    赞同0
  • ztwjxyh
    ztwjxyh 板凳
    继续:7.3 分项验收标准
    7.3.1 防水板防水
    主控项目
    防水板、土工复合材料的材质、性能、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按进场批次检验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
    防水板必须按设计要求进行焊接,焊接应牢固,不得有漏焊。检查数量:检查焊缝数量的5%,并不得小于3条焊缝。
    检查方法:采用双焊缝间充气检查。
    防水板铺设范围及铺挂方式应符合要求。铺设时防水板应留有一定的余量,挂吊点设置的数量应合理。
    检查数量:全部检验。
    检查方法: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观察。
    ②一般项目:
    铺挂防水板的基面应坚实、平整、圆顺,无翻水现象;阴阳角处应作成圆弧形。
    检查数量:全部检查。
    检查方法: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观察。
    防水板焊缝无漏焊、假焊、焊焦、焊穿等现象。
    检查数量:全部检查。
    检查方法: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观察。
    防水板的铺设应与基层固定牢固,不得有绷紧和破损现象。
    检查数量:全部检查。
    检查方法: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观察。
    防水板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cm,允许偏差为-10mm,寒风宽度
    单条焊缝的有效焊接宽度不小于1cm。
    检查数量:检查焊缝数量的5%,并不得小于3条焊缝。
    检查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7.3.2 施工缝、变形缝防水
    主控项目:
    施工缝、变形缝所用止水条、止水条等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品种、规格全部检查,性能按批取样试验检测。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并进行有关性能试验。
    施工缝防水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后浇筑混凝土应在先浇筑的混凝土终凝后方可进行。浇筑前应对
    原有混凝土表面进行清洗,清除浮浆保持湿润并铺厚度为30~50mm的1∶1水泥砂浆。
    遇水膨胀止水条安装前应检查是否受潮膨胀。
    止水条确保位置准确、固定牢靠。
    检查数量:全部检查。检查方法:观察。
    变形缝的防水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止水带接头连接符合设计要求,接缝平整、牢固,不得有裂口
    和脱胶现象。
    中埋式止水带应和变形缝中心线重合,止水带不得穿孔。
    混凝土浇筑前应校正止水带位置,保持其位置准确、平直。
    检查数量:全部检查。检查方法:观察。
    施工缝、变形缝等细部构造做法应符合设计要求,表面不得有
    渗漏。
    检查数量:全部检查。检查方法:观察和尺量。
    ②一般项目:
    施工缝、变形缝填塞前,缝内应清扫干净,保持干燥不得有杂
    物和积水
    检查数量:全部检查。检查方法:观察。
    施工缝、变形缝的外观应达到缝宽均匀、缝身竖直、环向贯通、
    填塞密实、外表光洁。
    检查数量:全部检查。检查方法:观察。
    7.3.3 盲管
    ①主控项目:
    盲管材料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按进场批次检验。
    检查方法:进行试验。
    反滤层的砂、石粒径和含泥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按进场批次检验。
    检查方法:进行试验。
    盲管的布置符合设计要求。
    衬砌背后设置的排水盲管、隧道设置的中心排水沟应根据坑道
    的渗水情况,配合衬砌一次施工,施工中应防止混凝土或压浆浸入盲管或暗沟内堵塞水路。
    检查数量:全部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
    盲管(沟)的综合排水效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检
    检查方法:观察
    一般项目:
    ●盲管的构造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检
    检查方法:观察
    盲管的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检
    检查方法:观察
    8 施工注意事项
    ⑴防水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培训上岗,技术人员应加强现场指导,严把质量关。
    ⑵对设计采用的注浆防水等措施,严格按照设计和有关技术规定执行。⑶施工缝垂直设置,不留斜缝,确保止水条形成全封闭的防水圈。
    ⑷防水砼拌和前,应加强对原材料的检验,合格的材料方能用于施工。在浇注过程中应加强振捣,确保砼的密实性。
    ⑸洞口段施工时,应注意隧道中心水沟和边墙侧沟与洞外排水设施的顺接,确保排水畅通。






    2007-12-09 09:53:09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水利工程设计

返回版块

28.25 万条内容 · 344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挡墙基底最大应力和最小应力比 理正有没有考虑??

挡墙设计 理正中的默认例题 的数据算出来 明明最大最小应力比超过规定(2.0—3.0)为什么还是不显红??难道理正不认为这样的结果不行??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