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水利工程 \ 水利工程设计 \ 数字国土工程“十五”主要成效

数字国土工程“十五”主要成效

发布于:2007-11-28 22:12:28 来自:水利工程/水利工程设计 [复制转发]
“十五”规划目标

——基本建成土地和矿产资源以及相关地学的基础数据库,建成国家油气资源数据库,基本完成重要地质资料的数字化,使国土资源数字化信息初步满足国土资源管理和调查评价的需要;基本形成国土资源信息社会化服务体系。
——政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基本满足地政、矿政管理工作的需求,初步实现国土资源政务管理工作流程的信息化;现代信息技术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实现地质调查评价主流程的信息化。
——初步形成国家、省、地(市)、县四级国土资源信息网络;基本完成国土资源信息化标准建设。数据交换技术取得实质性进展。

工作部署

总体部署
1999年数字国土工程投入资金4,600万元,2000年投入资金9,000万元。2001年以来,年度项目设置经科学论证,注重实用,严格执行国家财政预算管理,组织有效,进展顺利,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并投入到实际应用。“十五”期间开展项目329个,投入资金45,150万元,其中,2001年9,430万元;2002年8,860万元;2003年8,860万元;2004年8,900万元;2005年9,100万元。

一、 基础数据库建设
开展了221个项目。其中,地政基础数据库包括:1:50万土地利用数据库、1:1万比例尺土地利用数据库、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库、土地资源高分辨率影像数据库等;矿政基础数据库包括: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全国油气资源数据库、全国矿产资源储量数据库、矿产资源储量空间数据库、国土资源国家级数据库运行系统等;基础地学数据库包括基础地质数据库和地质综合成果数据库两大类,涉及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区域水环地质空间数据库、区域海洋地质数据库、基础地质数据库、航空物探遥感数据库、全国专题图数据库、成果资料数据库、图文地质资料数据库、全国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等。进行了全国岩石、钻孔、物性、实物地质资料目录等专业基础数据库建设试点工作,初步部署了全国地质数据与资料中心建设工作。

二、 调查评价相关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
开展了25个项目。主要包括:国土资源调查评价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编制、GPS技术在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工作中的应用示范、地质调查数据采集系统和地质调查数据处理与综合分析系统建设工作。工作内容包括国土资源调查评价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编制、GPS在土地变更调查中的试点示范、计算机辅助区域地质调查系统和野外地质调查应用软件及适用技术推广培训、西北地区地下水资源评价系统、矿产资源快速评价信息系统、地学工具软件包、国土资源调查适用信息技术评价与应用研究、地质体三维模拟技术、地下水资源调查综合分析、矿产资源调查数据处理与综合分析系统建设等工作。

三、 政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开展了26个项目。主要包括:国土资源部政务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设计、国土资源部电子政务基础平台研制、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试点示范、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贵州省国土资源基础数据库建设试点示范、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管理信息系统、国土资源综合统计分析系统、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管理信息系统、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土地开发整理管理信息系统、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规范化建设、国土资源部地政管理信息系统集成与维护、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试点示范、中国矿产资源可供性系统试建设、全国矿产资源储量评审认定管理系统、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系统、矿政管理系统数据库共享集成、国土资源部矿政管理信息系统集成与维护、国土资源遥感运行系统、国家地质工作办公信息系统、国家地质调查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在线和离线数据服务系统开发、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信息系统等。

四、 信息服务系统建设
开展了14个项目。主要包括:国土资源信息服务系统、全国国土资源数据交换中心建设、国土资源信息集成与分析系统、国土资源科技成果服务系统建设、国土资源信息分析应用系统建设、全球战略性矿产资源数据库建设、国土资源国外信息采集与分析系统、地质资料查询服务系统、国土资源信息系统运行和维护等;在地质调查信息化成果集成与社会化服务领域,部署了国家地质工作信息化战略研究、地质调查信息化产品社会需求分析、地质调查信息化成果集成转化与社会化服务等5个工作项目。具体内容包括相关数据库软件的开发与推广;国外信息技术的调研与交流;国家地质工作信息化战略研究;地质调查信息化产品的社会需求调研;开展地质调查信息化成果的社会服务;开展地质调查信息化成果社会化服务方案的研究等。

五、 基础网络与信息化标准建设
部署开展了42个项目。主要包括:全国国土资源主干网系统、国土资源国家级数据中心网、国土资源远程会商及应急指挥系统、国土资源网络信息安全保密系统建设、国家地质调查骨干网络体系建设、地质调查基础网络系统建设、国土资源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地质调查信息化标准建设等工作。

工作进展及主要成果

一、 基础数据库建设
“十五”期间,在基础数据库建设方面,开展了221个项目。到目前为止,新开和续作项目绝大部分都在顺利进行。通过这些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初步形成了地政、矿政两大基础数据库管理体系和基础地学数据库管理体系。
在土地资源数据库建设方面,已经完成数据库5个,3个正在开展。完成了国家级、省级和50万以上人口城市的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34个市(县)级试点工作正在开展;完成了全国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库,包括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1999-2002年各时段遥感影像数据;完成了建设项目用地数据库、全国开发区用地数据库、基准地价数据库等;1:1万主比例尺全国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正在开展,已完成近700个市(县)的建库工作,编制完成《县(市)级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试行稿)、《县(市)级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试用稿)和《1:1万建库管理办法》,形成了一套完整、标准、规范的1:1万主比例尺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技术路线和管理制度,为项目在全国范围的顺利实施和保证成果质量奠定了基础;高分辨率影像数据库设计全部完成,完成项目工作区高分辨率影像数据整合处理,覆盖面积1.7万平方千米,完成了3,600平方千米的部分数据处理工作,正在抓紧建库;地籍数据库试点建设正在进行。

全部回复(3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zjg728
    zjg728 沙发
    五、 基础网络与信息化标准建设
    国土资源主干网建设正在进行,实现了国土资源部机关与在京单位的联接,依托主干网国土资源视频会议系统建设,与全国各省级单位的网络互联也正在建设中。
    国土资源网络信息安全保密系统建设,已经完成了国土资源网络信息安全保密系统的总体建设方案设计;完成了包括网络防病毒系统和防火墙系统在内的部分子系统的建设,实施了PKI/CA系统、电子邮件网关过滤系统和IDS系统的招标和设计。
    建立了中国地质调查局局机关、发展中心、6个地区地调中心共8个单位的局域网和国际互联网,完成了27个单位的广域网(城域网)的建设,已初步形成以地理分布为原型、以工作职能为基础的三级网络管理系统,包括局域网建设、国际互联网建设、广域网建设、基础网络的运维和用户的技术支持、基础网络应用支撑平台建设。此外,为基于空间信息栅格的地质数据共享与服务体系的研究建立了信息基础实验室和模拟试验环境。到“十五”末期,初步建成国家地质调查工作骨干网络技术服务体系,形成结构、分布合理、运行安全可靠的三级计算机网络系统,为国家地质调查工作及成果的社会化服务提供网络载体服务。
    信息化标准规范的制定和推广应用进一步加强,目前已经完成65项信息化标准,一批重要标准和急需标准已经完成,《国土资源信息化标准化指南》和《国土资源信息核心元数据标准》等一批重要信息化标准已由国土资源部颁布实施,20多个标准正在试行;中国地质调查局公布实施的行业内部标准有6项,正在试用的标准17项。其中总体标准和行业通用标准10多项,土地信息标准20多项,地质和矿产信息标准40多项,涉及数据库建设、信息系统建设、网络建设等标准,已基本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科学和实用的国土资源信息采集、处理、存储和开发利用的国土资源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在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使信息共享成为可能,为今后信息系统的全面开展奠定了基础。

    主要成效

    国家级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支撑国土资源管理的地政、矿政两大基础数据库管理体系和地学基础数据库体系。完成土地基础数据库5个,包括国家级、省级和50万以上人口城市的土地利用规划、1999-2002年5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全国土地利用遥感监测、建设项目用地等数据库。全国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建设进展顺利,已完成近700个市县的建库工作。完成矿产资源与地质环境基础数据库5个,包括国家级和省级矿产资源规划、矿产资源储量、矿业权、全国7000个大中型及部分小型矿产资源储量空间数据库。完成基础地学数据库24个,包括中小比例尺区域地质图(全国1:20万、全国1:250万、全国1:500万)、区域水文地质图系列、全国地质工作程度、矿产地、区域重力、地球化学、全国地质资料目录等数据库。图文地质资料数据库建设进展顺利,完成了8000种重要图文地质资料的数字化。基础数据库的建立和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各级国土资源政务管理信息系统运行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基本完成了GPS在土地变更调查中的关键技术研究和系统开发,完成了新一代计算机辅助区域地质调查系统的开发,并得到推广和应用,提高了国土资源调查评价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精度,初步实现了数据采集、处理的信息化。
    完成了7个业务应用系统建设,包括土地利用规划、建设用地审批、矿产资源规划、矿业权管理(包括探矿权、采矿权、油气勘查开采)、矿产资源储量登记统计、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管理、国土资源综合统计等主要业务应用系统建设;完成国土资源部电子政务基础平台开发省级国土资源电子政务试点建设,并取得成功。部分国土资源主体业务初步实现了网上报批,为规范业务审批和业务管理奠定了基础。
    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已正式开通,相继建成并运行了新闻网、虚拟办事大厅和交易大厅、行政审批结果公告、矿业权评估机构公示、视频点播系统、土地估价机构和人员信息公示系统,基本构建了应用服务体系和发布窗口。
    国土资源主干网与视频会议系统初步建成。完成了部机关与37个节点单位的连接。中国地质调查局建立了与6个大区地调中心连接的两级网络体系。完成了65项信息化标准的制定,《国土资源信息化标准化指南》和《国土资源信息核心元数据标准》等一批标准已颁布实施,初步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国土资源信息采集、处理和应用的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
    总体来看,数字国土工程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为全面推进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
    2007-11-28 22:13:28

    回复 举报
    赞同0
  • zjg728
    zjg728 板凳
    国土资源部矿政管理系统集成与维护,已完成基于电子政务基础平台的矿业权审批业务应用系统的搭建,通过对现行矿业权管理信息系统的业务功能的分析和分解,开始构建矿业权审批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的集成。同时,开展了矿产资源登记统计信息系统建设,完成数据库转换迁移软件的开发与推广应用;下发了固体矿产资源统计、固体矿产资源储量登记、油气储量登记统计3个数据管理系统;完成了全国范围的培训工作和技术支持;完成了对现行的矿政管理业务系统的维护。

    国土资源部电子政务基础平台研制,目前已形成国土资源部电子政务建设统一的技术框架和运行环境(图6-2),通过国土资源部电子政务基础平台建设,形成了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统一的标准规范,满足政务公开、网上申报和信息查询等社会公众的需求,从而推动国土资源部电子政务建设发展;充分体现了基于平台搭建业务应用的思路,明显缩短了业务应用建设的周期,减少了信息系统重复建设,实现了国土资源信息数据的互联互通,充分证明了基础平台搭建业务系统的效益。
    国土资源遥感运行系统,利用现有技术成果和数据积累,根据项目制(修)订的土地资源遥感监测业务运行系统技术规程和规范(包括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规程、基于遥感信息的土地利用分类体系、国家级省级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库标准),对采用高分辨率遥感监测获得的土地利用现状变化数据及其外业调查结果数据,进行批量数据处理与入库管理和维护,为土地资源业务管理提供现势性强、可靠性高的基础数据。项目自2003年开展以来,到目前为止已经基本完成了土地资源遥感监测业务运行系统技术规程和规范的修订任务,以及遥感数据处理与土地利用信息提取的关键技术研究、海量遥感监测数据管理与建库软件系统开发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了运行系统两个子系统主要模块的开发,并在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


    图6-2 国土资源部电子政务基础平台

    国土资源综合统计信息系统,目前已经基本完成规划任务,包括编制完成了《国土资源综合统计报表制度》、《国土资源综合统计指标体系》以及年报、半年报和快报等的编制,开发完善了国土资源综合统计系统软件,建立了部、省、市、县4级综合统计信息系统,初步建立了《国土资源综合统计报表评比制度》,形成每年进行一次“全国统计数据会审”和召开一次“全国综合统计工作会议”制度,为国务院、各级政府制定有关资源管理政策、办法以及有关研究提供了基础决策信息。
    全国国土资源电子政务试点示范建设,按照程序已经确定示范地区,编写完成试点示范地区编制试点工作方案,编写了国土资源电子政务试点示范项目设计书,开展了试点示范地区电子政务建设需求分析,完成江苏、山西、昆明的试点示范方案的审查。
    在地质调查领域,建立了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了统一的信息共享环境、机关内的公文运转、文档一体化管理,提供办公信息发布平台;完成了5000余个国家地质调查项目基本信息建库,开发了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并投入运行;初步建立了实物地质资料数据库并初步完成了单机和网络条件下的管理系统开发;完成了地质调查成果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并开始提供服务;基本完成了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档汇交管理标准,完成了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档浏览系统、电子文档验收和汇交管理系统;建立了地质调查资料管理信息系统;初步建立了中国地质调查局互联网信息发布平台;初步构建了信息采编、审批、发布等机制。

    四、 信息服务系统建设
    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正式开通,相继建成并运行了国土资源新闻网、虚拟办事大厅和交易大厅、行政审批结果公告、矿业权评估机构公示、视频点播系统、土地估价机构和人员信息公示系统,构建了国土资源信息强大的应用服务体系和统一权威的发布窗口(图6-3)。矿产资源规划元数据也已在国土资源部外网提供查询服务。
    地质调查信息服务体系框架建立并得到完善,开展了地质调查成果的社会化服务和成果的集成转化。1:20万、1:50万数字地质图等几个空间数据库的2756个元数据在中国地质调查局网站上发布;全国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在国土资源部外网、中国地质调查局内外网上公布,为社会提供查询服务;全国1:50万、1:20万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全国区域重力数据库对外提供服务;开展了1:50万、1:20万区域地质图解密处理试验研究;编制了古北口(1:5万)和北京市(1:25万)旅游地质图;开展了地质调查信息化成果的网络化服务试验工作。
    国土资源国家级数据库运行系统,围绕项目立项确定的各项任务,对已建和在建的国土资源数据库进行广泛调研,并根据数据分析和技术调研,确定合理的软硬件平台,进行系统集成,初步形成集数据接收、数据处理、数据提取与使用等功能于一体的数据库运行系统的存储、管理和应用的体系框架;接收了国土资源一些基础的数据库系统,并进行必要的应用开发,提供使用与数据共享;对系统进行维护,随着数据资源、用户需求的增加和技术的发展,对系统软硬件进行及时升级更新,保证数据接收、数据处理、数据提取与使用等功能的正常发挥。
    国土资源信息集成与分析系统,基础数据集成、指标体系研究、系统软件开发等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一些重要的阶段性的成果和进展。

    2007-11-28 22:13:28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水利工程设计

返回版块

28.27 万条内容 · 368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地质灾害预警

“十五”规划目标 ——完成全国700个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区划工作,完成省级和地质灾害严重的县(市)地质灾害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在地质灾害严重的县(市)初步建立起群测群防体系。 ——完成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开展国家重大工程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建立重点地区缓变性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完善汛期地质灾害预报防灾制度,开展对重大地质灾害点的预警预报和防治示范工程,最大限度地降低地质灾害造成的生命财产和经济损失。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