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装配式建筑 \ 行业政策 \ 浅谈现代住宅产业化发展趋势

浅谈现代住宅产业化发展趋势

发布于:2017-06-29 13:39:29 来自:装配式建筑/行业政策 [复制转发]
国务院2014年3月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了五大发展目标,其中之一是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规划》提出城镇化要健康有序发展,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如何解决新增城镇居民的生活问题,乃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各级政府迫切解决的重大课题。

为确保城市发展模式科学合理,《规划》提出城镇化要体现生态文明、绿色、低碳、节约集约等要求,明确提出将绿色建筑比例大幅提高,这就为当前住宅建设的质量与建设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解决这一难题,从社会发展的长远角度,唯有大力推广住宅产业化建设,才能更好更快的推进城镇化进程,早日实现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发展目标。

住宅产业化是指以科技进步为核心,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的住宅产业,进一步通过住宅设计的标准化,住宅生产的工业化,采用“四新”技术(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大量推广应用,提高科技进步对住宅产业的贡献率,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率地建设符合市场需求的高品质住宅。

住宅产业化的概念是在1968年由日本人首先提出来的,简单地讲就是要用一种社会化大生产的方式来代替半手工半机械的粗放型生产方式。经过近60年的发展,日本的住宅产业已形成一套较完整的体系,成为住宅产业发展最为成熟的国家之一。与日本相比,我国的住宅产业化虽然刚刚起步,但也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然而进展却比较缓慢。早在1999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推进住宅产业化提高住宅质量的若干意见》就强调住宅建设必须做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注重环境保护。该意见作为一个纲领性文件。至2006年,建设部颁布了《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实施大纲》,大纲要求,住宅产品必须向标准化、系列化、规模化、产业化、模块化和通用化发展,以改善产品的性能和质量,方便设计和施工,为工业化住宅建筑体系奠定较好的物质基础。

任何一个事物的产生、发展、成熟都是在外部条件和内部因素的合力下实现的。当前,日益严峻的环境危机、有增无减的节能减排压力、供不应求的住房需求等一系列无法逃避的问题,成为我国建筑业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住宅产业化的强大动力。但作为一个住宅产业化刚刚起步的国家,我们如何发展?借鉴和学习国外的经验与教训是不可或缺的捷径。

日本住宅产业化发展从1966年到2000年经历了7个5年计划,每一阶段都提出了明确的基本设想和计划目标。2000年末,日本将其住宅产业发展重点集中于4个方面:1.适应国民需求,配备优质的住宅;2.推进安全而舒适的城市居住条件,完善居住环境;3.为了实现生气勃勃的长寿社会,完善居住环境;4.完善住宅以及居住环境,有助于搞活地区发展;法国二战后出现了缺房现象。为此,法国于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进行了大规模的工业化住宅建设。在此阶段,以功能主义等现代派建筑理论为指导,以预制板和工具式模板为主要施工手段,进行了成片住宅新区的开发。至20世纪70年代,由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住宅区选址不合理,在使用功能上存在诸多缺陷;住宅保温隔热性能不良,部件接口存在渗漏现象。为此,法国政府被迫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进行新区改造;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住宅产业化是伴随着建筑市场的发育成熟的。美国、加拿大由于地广人稀,其住宅产业化走了一条不同于欧洲的道路。在住宅建设上,没有采用大规模预制构件装配式建设方式,而以低层木结构装配式住宅为主,注重住宅的舒适性、多样化、个性化。

每个国家发展住宅产业化的出发点都是本国的国情,只有在结合本国国情的前提下,在建造技术的支持下,才能有合理的发展。横向上来说每个国家都是结合本国国情推动住宅产业化的,从纵向上来说,中国住宅产业化的程度都是由当时建筑技术的支持决定的。目前国家对节能省地型住宅的要求,各种资源的逐渐稀缺,再加上人力成本也在不断提高,这就要求我们大力推进住宅产业化的程度。同时很多建筑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经过了很多年的摸索和论证,通过住宅产业化的推进,我们国家的住宅技术已有明显进步,也足以支撑住宅产业化的进步。

但与日美等国相比,我国的建筑住宅产业化尚处于“萌芽期”,一些问题在发展过程中凸显出来。一是技术体系尚未成熟。二是产业配套尚未形成。混凝土预制装配住宅项目的实施,需要设计、构件生产、安装施工三个环节的配合,国内尚未形成这三个环节的产业配套。三是缺少成本优势。四是未获得广泛的市场认可。目前购房者主要关注住宅的地段、面积、规划、升值潜力等因素,对房屋是否采用新型结构体系并不关心;开发企业也很难通过直接提高产品价格来平衡增加的成本。五是政策扶持力度不够。面对这些问题

面对上述问题,如北京、沈阳、济南等省会城市,在发展住宅产业化方面已经走在时代的前列.。近年来,济南市围绕加快推进住宅产业化发展,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完善配套政策。执行《山东省房地产开发项目竣工综合验收备案办法》,将住宅产业化技术验收作为房地产项目竣工综合验收的必要条件之一,进一步加快了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2011年7月,出台了《关于促进住宅产业化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住宅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政策措施和发展目标。二是加强科技研发。2010年,济南市成为住建部《CSI住宅建设技术导则》的副主编单位,参与了该导则的编写、修改工作。2011年,编制完成了《济南市CSI住宅设计施工验收技术要点》将其作为产业化住宅的配套技术标准,已通过课题组验收,这些科技研发成果的取得为住宅产业的发展扫清了技术障碍。三是积极先行先试。2011年,济南市高起点规划了3000亩的住宅产业基地,积极引进国外科技含量高、低能耗的大企业进驻,努力打造中国住宅产业信息中枢、协调中心、研发中心、交易中心。以万斯达集团为代表的新型装配整体式房屋制造安装企业,以山水集团、山东圣泉为代表的墙体材料生产企业,以力诺、桑乐为龙头的太阳能产业,为济南市住宅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工业基础,使济南成为第三个国家住宅产业化综合试点城市。

住宅住宅产业化内涵包括了住宅建筑的标准化、住宅建筑的工业化、住宅的部品化、与生产经营的一体化这四个部分。住宅建筑的标准化是住宅产业化的前提条件;住宅的部品化是住宅产业化的技术基础;住宅建筑的工业化是住宅产业化的核心。成立了包括规划、设计、开发、建设、施工等单位在内的住宅产业化联盟,在技术研发、信息共享等方面,对推进住宅产业化发展将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总之,今后一段时期,大力发展以住宅产业化为主的建筑产业现代化,是让建筑变成绿色建筑的有效途径,是推进城乡建设集成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实现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在各地推动下,全国住宅产业化工作在城乡呈现积极发展态势。截至目前,中国已先后批准了6个住宅产业化试点城市,41家国家住宅产业化示范基地。中国的住宅产业化结构体系、部品体系和技术保障体系已经初步建立,市场环境不断完善,内生动力日益增强,现代住宅产业化大发展时期已经来临。
  • liubo-humn
    liubo-humn 沙发
    谢谢楼主分享的资料
    2018-10-19 06:10:19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行业政策

返回版块

2887 条内容 · 5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房屋建筑预制桩施工技术分析与研究

房屋建筑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是地基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质量的好坏对整个工程有着重要影响,关系到广大居民的切身利益和整个建筑物的使用寿命。预制桩施工技术具有许多优良特点,如不受潮湿环境影响、不受地下水影响、能承受荷载能力强、施工进度快等。本文以房屋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从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施工准备工作入手,明确了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制作、运输和存储中的诸多要点,然后从打入施工技术和静力压桩技术两方面对房屋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技术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研究,为我国房屋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提供了相关依据。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