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公共建筑设计 \ 黑科技: 生物建筑的新时代开启

黑科技: 生物建筑的新时代开启

发布于:2017-06-23 11:18:23 来自:建筑设计/公共建筑设计 [复制转发]
正所谓——

滴水穿石!

即使再坚固的混凝土,在风雨的侵蚀下也迟早会开裂。



甚至会导致建筑物倒塌!

据统计,仅在欧盟每年桥梁和隧道的维护费用就高达60亿欧元。

b23f4d7fe7a4898dbd9ac9bbd323e6c3.jpg


如何解决这个世界性难题呢?

来自荷兰的微生物学家Hendrik Jonkers发明了一种神奇的生物混凝土——

Bio-concerte

而这种生物混凝土最大的特点就是——

能自我修复!

让建筑有了生命,就像树一样就算断了枝叶也还会重新长出来。



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这源于Hendrik Jonkers的一个脑洞的想法——

能否用细菌让混凝土自行修复?


c81682a4c315b768248878230aefb520.jpg



经过无数次实验,他终于找到了——

芽孢杆菌!

这种细菌产生的孢子能在没有食物和氧气的情况下存活200年之久。

并加入作为细菌营养来源的乳酸钙。

然后混合搅拌成混凝土。

这样当混凝土出现裂痕时,雨水会渗透进去。

休眠中的细菌就会开始发芽、增殖并食用乳酸钙。

最后通过代谢把钙和碳酸离子结合,形成石灰石,逐渐弥合裂缝。

这种生物混凝土能在大约三周时间内愈合,最多0.5毫米宽的裂缝。

大大延长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目前这项技术已经研发出三种产品,自愈混凝土、修补水泥砂浆和修复液。

并且已经应用在一个老建筑上,效果棒棒哒!

b23f4d7fe7a4898dbd9ac9bbd323e6c3.jpg


c81682a4c315b768248878230aefb520.jpg

  • 加倍努力
    加倍努力 沙发
    好资料,长知识了,谢谢楼主!
    2017-06-24 17:00:24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公共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

51.17 万条内容 · 43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中建政研:综合管廊PPP模式选择研究

1、背景随着国家大力推进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和综合管廊建设,财政部先后在2014年、2015年推出两批PPP示范、试点项目,其中包括综合管廊项目11个,分布在全国各地。由于各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情况不同,综合管廊的建设基础条件也各有特点,需要对每个项目分别对待。因为这些项目为国家示范、试点项目,需要提取共性部分,为相关的决策机构提供建议,为后来实施项目提供参考。PPP模式涉及到包括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等诸多利益方,需要对各方应承担的义务和相应的权利进行探讨,同时需要对未来各方承担的风险进行辨析,尽可能做好风险管理。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