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建筑业人口红利的淡出,我国新型建筑工业化已经进入了发展的“机遇期”。建筑工业化并不是新问题,早在上世纪50年代国家就开始推行建筑工业化,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一度停滞下来,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推行住宅产业化,但发展也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从客观上讲,是那个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还没有产生孕育建筑工业化的土壤,主要是人力成本低,劳动力市场充裕,缺乏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市场需求。而从主观上看,一是对建筑工业化的理解和认识不到位,目的性不强,为工业而工业化、为产业化而产业化,带有主观发展的盲目性;二是对产业化的主体认识不清,过度依赖房地产企业,没能正确引导和调动建筑业在建筑工业化发展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近年来,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形势非常好,无论是国家相关部门还是地方政府,都对建筑工业化给予了重视,一批大型建筑企业开始从转型升级中寻求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并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而更为重要的是,目前我国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诱因大部分来自于市场和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内在需求。 未来,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发展一定要注意3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遵循市场规律,不能盲目地用行政化手段推进。要让工业化的技术体系和管理模式在实践中逐步发展成熟,不能一哄而上,更不能急功近利,这才是健康发展之道。二是要科学管理,从房屋建造的全过程、全系统的角度整体推进、协调发展。要建立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重点推进工程总承包模式,通过整合优化产业资源来实现整体效益的最大化。尤其在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初期,社会化程度不高、专业化分工尚未形成的前提下,只有按照这种模式,才能把整个产业化技术和管理模式固化下来。三是要以技术创新为先导,研究和建立企业自主的技术体系和建造工法,这是企业的灵魂与核心竞争力,未来谁掌握了技术和工法谁就掌握了市场,谁就能在新一轮变革中掌握先机、赢得主动。 近期社会上对“产业化”的称谓产生了一些争议,这是可以理解的,也反映了社会上对这项工作的关注度。他说,在众多的称谓中,住宅产业现代化、新型建筑工业化和建筑产业现代化这3个名称是从不同角度提出来的,住宅产业现代化主要是从房地产业的角度,以住宅建设为重点提出的;新型建筑工业化是从建筑业的生产方式变革的角度而言的,“新型”二字主要是与我国以前的建筑工业化相区别,着重强调信息化与建筑工业化的深度融合;而建筑产业现代化则更具有包容性,是社会化大生产的概念,是以住宅建设为重点、以建筑工业化为途径,从而推动住房城乡建设全面、协调发展的总目标。促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离不开建筑工业化,只有达到建筑工业化才能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叶明处长表示,对建筑业来说,用新型建筑工业化这个概念可能更有针对性,更有利于现阶段具体工作的开展。 |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行业政策
返回版块2911 条内容 · 53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企业如何向新型建筑工业化方向转型建筑企业向新型建筑工业化方向转型,必须从两方面做好准备,一是要掌握工业化的建造技术,这是转型成功的灵魂。如果企业不掌握工业化建造技术,转型升级无异于缘木求鱼。二是在向新型建筑工业化方向转型时一定要从传统的管理模式中走出来,摒弃现有的“以包带管”模式,要以工程总承包为龙头,实行一体化、专业化、现代化管理模式。这两方面缺一不可,在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过程中,只要牢牢抓住这两个方面,就能够抓住工作重点,坚持下去,就能够实现发展的目标。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