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17-05-05 14:09:05
来自:建筑结构/混凝土结构
[复制转发]
人防部份较为特殊,本文不作分析;
1、拿地阶段:
主要涉及土地性质、容积率、限高等因素。常规项目而言,结构专业参与度有限;超高、大跨等地标性建筑,结构可以适当介入。
2、方案阶段:
2.1、地勘尽早介入,根据地勘结果,充分了解场地地质情况,预估对基坑开挖、地基处理、基础形式的影响,需要采用桩基础的,应及早试桩;
2.2、最大限度了解现有及后期公用管道分布,提前考虑对地库埋深与覆土厚度的影响;
2.3、确定初步层高;
2.4、合理设缝,预判建筑规则性与超限,考虑超限审查对设计进度的影响;
2.5、梳理结构难点(大跨、超高、超长、复杂结构、地基与基础的特殊性),进行多方案的经济性预估,兼顾“适用、安全、经济、美观”;
3、初步(施工图)设计流程:
3.1、按照“建筑-设备-建筑-结构”流程提资,进行第1次结构布置,布置完成后反提资料给建筑及设备;
3.2、按照“设备、结构-建筑-结构”流程提资,进行第2次结构布置,布置完成后反提资料给建筑及设备;
3.3、反馈几次后,如果外部条件基本不变,各专业互提资料较为准确,结构专业可以绘制结构平面布置图(模板图);
3.4、建筑专业尽早向结构提供节点详图,结构根据详图,对结构布置进行小范围修改、计算后,开始绘制配筋图;
3.5、楼梯位置、自动扶梯、消防车参数、消防车道与登高面、设备用房、水箱间等对于结构计算有重大影响,应尽早敲定;
3.6、电梯尺寸、偏位对齐对于结构计算影响不大,但对于结构绘图有影响,且一旦施工后难以修改,应尽早确定准确参数;
3.7、按照上述流程设计,能够尽可能解决各专业之间的矛盾,同时结构也能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修改;建设单位与设计院,经常陷入催图和反复修改的怪圈,很多都是缺乏全局观念、没有工序意识,换言之,可以说是管理水平低下造成的。
4、初步设计阶段结构专业的重心:
4.1、平衡建筑品质与经济性;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确保净高的前提下,尽量压缩层高;
上部结构选择合适的开间和柱网;
转角飘窗决定位移比、、大面积门窗洞口两侧小墙肢决定轴压比所造成的影响;
超长结构,构造措施对于经济性的影响;
核心筒尺寸的选择;
4.2、达到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减少无效的建筑面积,降低建安成本;
例如通过地库柱网的合理编排,减少单个车位占用的建筑面积;
4.3、满足设计的前提下,尽量减小结构占用的空间,增大建筑的使用空间;相关方法包括但不限于:
采用新材料、新技术;
强度控制的结构构件,可以采用高强钢筋;
轴压比控制的柱,可以采用叠合柱;
高烈度地区,可以采用隔减震技术;
大跨楼盖、地库顶板,可以采用无梁、空心、密肋、预应力、加腋大板等楼盖;
4.4、符合相关专业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结构布置简单、规则、均匀,充分发挥结构构件的效率;例如:
剪力墙尽量规则、形成联肢墙,避免复杂截面、短肢墙、板柱墙;
柱距、梁、板跨度尽量在经济尺寸范围内,不宜太大或太小;
楼盖结构的经济性比选与板厚确定;
4.5、结合地勘资料及现场实际,确定基础型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基础埋深与承载力计算、经济性分析;
5、施工图设计阶段结构专业的重心:
5.1、细化结构布置与计算,控制结构整体指标;
选择合理的计算模型与参数,有必要时应建立多个模型;
结构的周期接近经验公式的上限,满足承载力、刚度、稳定性的前提下,越柔越好;
结构的位移比接近规范限值;
墙、柱轴压比接近规范限值,其中,剪力墙轴压比为组合轴压比,框架柱轴压比限值可以考虑箍筋等因素;
5.2、制定合理的绘图参数,细化配筋,控制结构构造与图纸质量;
配筋符合计算和构造要求,有条件应尽可能计算准确,对于无法准确计算的部位,应从概念上判断加强部位,除此之外不必随意放大;
构件的编号尽量与国标图集保持一致,便于读图;
节点详图应仔细核对主体结构与相关专业图纸,不能仅按照建筑详图配筋,避免错漏碰缺;
全部回复(14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回复 举报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