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正所谓“金三银四”,有很多人选择在这个时候改变环境,追求更好的自己,今天看到一篇“黄家五小姐”写的文章,主要讲的是设计师在体制内与体制外的工作重点与选择。
体制内学如何做人
刚进X院的时候,我觉得自己还是可以的。
毕竟,也是在职场摸爬滚打过几年,至少我知道,见人是要微笑的。
于是每每在过道里,见到同事,我都表现出自以为很美的微笑。
然而回应我的,基本上是无视……
很长时间之后,有位实在看不下去的热心大姐跟我说:
你要咧开嘴笑,不然嘞?你以为你是院长吗?
当然我学会见人就咧嘴笑之后,我发现沟通专业的时候,光靠笑,是不够的。
见到同事,你得会叫哥哥姐姐。
遇到那些拖图的,你得会变着法的、哄着、劝着、甚至威胁着让他们交图。
碰见领导,搞不清楚职位的,一律叫某总,准没错。
是不是觉得特无耻?特恶心?
是的,我曾经也这么觉得。
老子做的是设计,却还要整天给你们这些孙子陪笑、陪聊、陪八卦,当老子三陪呢?
直到现在自己做项目了,我才发现,这跟人沟通,才是做事的第一步啊!
见人都不会说话,怎么拉到项目呢?
与人不会沟通,怎么把事情推进下去呢?
所以,我一点都不后悔自己在体制内的日子,要没有那些日子的熏(Jin)陶(Yin),我怎么可以出落的如此巧舌如簧。
体制外学如何做事
以前,我不觉得自己这几年设计水平有所降低。
开玩笑,毕竟也是做过大项目得过奖的人。
你跟我说我设计能力变弱了,这是打我的脸呢,还是打我曾经所在的,这个体制内所谓大设计院的脸?
离开体制后,我遇到了很多优秀的小伙伴。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对待设计都特别的走心。
走心到什么程度呢?我给你讲个真实的故事。
有一项目,三线城市的,在滨江边规划了一个32米宽的车行道,计划修完后比现有场地高8米,而且需要破除现有的一大片茂密树林。
我那朋友一看,呵,好家伙,这不是破坏生态、增加工程量吗。
他自己嗷嗷的做了一套前期分析。非要拉着甲方、投资公司、规划、水利各部门,一起开会聊聊。
谈谈这样设计怎么不合理、怎么不生态,建议怎么怎么改,怎么怎么修。
要知道,这上位规划已经通过了,下游也已经开始做水利工程了。
你颠颠的跑来啪啪啪打人脸,你不怕被人轰出去吗?
会议结果是,规划和水利需要结合现场重新设计,我这朋友傲娇了。
我想到自己之前的工作,遇到这类问题,从来不过脑子。
上位规划这么做的,我就继续做。管你什么土地利用不利用,早点做完收钱分产值啊。
设计,设计是什么,就是忽悠好事妈一样的甲方啊。需要画什么图吗?不需要,忽悠到位就可以了。
所以,在一个处处讲究人际的地方,是没办法把技术提升上去的。因为你只要会说,基本上事情就可以进行下去了。
那如果我想提高自己的做事能力,怎么办?
去一个可以让你提高的地方。比如竞争激烈的体制外。
身为设计师的你选择了哪种工作?你赞成体制内做人、体制外做事的观点吗?同意的话,说说你的看法,不同意的话,说说你对体制内与体制外工作的不同见解,欢迎留言。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公共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51.18 万条内容 · 441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与日本建筑师合作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关注公众号马良行MAHOOOO(id:cn-mlhang),满足你对建筑的所有好奇】 深圳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是槇文彦建筑师在中国的第一个项目,放在近些年国际明星建筑师在中国的“淘金热”背景下,倒不那么“显山露水”,不过,剥开表面的迷雾,与日本建筑师合作究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设计互联展览负责人黎潇楠、华阳国际项目负责人张胜为我们鲜活地还原了当时的场景……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49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正在不知道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煎熬着
回复 举报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