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结构 \ 混凝土结构 \ 【国外见闻.施工】令人吓到怀孕的日本施工手段!中国还要多少年才能追上?

【国外见闻.施工】令人吓到怀孕的日本施工手段!中国还要多少年才能追上?

发布于:2016-10-31 10:40:31 来自:建筑结构/混凝土结构 [复制转发]

精彩内容

我希望,  

  施工场地没有灰尘飞扬,

没有噪声污染。  


施工在国内一直是个热门的社会话题,噪音、污染、安全等。在我看过的是施工案例中无一例外。(嗯...见识少)




1.jpg



娘娘孙俪曾在微博上“举报”山西某工地。


(嗯...这当然在网上又...被众网友吐槽了...)


宝宝最近半年也是一直被施工包围着。

家里的小区从年前开始进行大面积的施工,各种尘土飞扬,各种噪音污染;路面的泥土、脏水、砂砾等...经过都会觉得鼻子不舒服。

回到办公室也有翻修施工、气味、尘土也少不了。

就连去朋友家...周边也在起房子,一路上都要戴口罩,尘土什么的也极其容易进到眼睛里...

在我们大天朝被施工问题困扰的时候,邻国的日本已经为我们做出了良好的示范。

没有大量的灰尘、没有严重的噪音...甚至有亲身去过日本工地的朋友和宝宝说“当时穿白衬衫进去,出来的时候还是白衬衫”真是不敢相信。

宝宝今天就给大家看看日本不一样的工地施工环境。



建房子的流程



和国内不一样,日本人造房子的工地上没有那么多工人,更多的工作是在标准化的工厂里完成,再运到工地里,像搭积木似的进行拼装。

这种做法能减少一小部分的噪音。


2.jpg


构建厂里的生产线,通过统一机械化对建材进行加工,生产出统一标准的“模块化”建材。

一栋简易的民居从拼装到入住,也只需要2天左右的时间,安装过程甚至5小时左右就能完成。


3.jpg


从生产线上下来的楼梯。带着钢筋,预留好了相应的插孔,只要运到工地搭起来就行。


4.jpg
5.jpg

工人在工厂里先把墙砖放在模具里,再放上钢筋,倒入混凝土。从工厂里出来的墙体就直接带着墙砖了,工地现场的施工,更像是在搭积木。


6.jpg


不可避免的施工现场会有需要现浇混凝土的,工人在浇混凝土之前用高压水枪清洗施工区域,不允许有任何的垃圾残留,从小细节能看出大整体。


7.jpg


为了防止扬尘,施工时每往上搭一层,就包装一层。


8.jpg

9.jpg


据说,日本人的建筑施工十分追求效率,线路铺设到第四层时,第一层的精装修就进场施工了。


10.jpg

11.jpg


卫浴间也是整体安装,所有的弯头、双通、三通管,都采用透明的塑料材质。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旦发现管道堵塞,一眼就能看清,给检修带来极大的便利。

12.jpg


所有的走线都没有开槽,直接用胶水固定线路。




工地没有灰尘




日本的建筑工地无论大小,总是让你看不到里面。负责施工的公司为了保持街道美观,不影响周围居民等,一定要先把工地围起来,然后再施工。(施工完毕拆掉外墙看到漂亮的建筑,应该会更惊讶建筑的魅力)


13.jpg


这是东京银座的一处施工现场,被包得严严实实,紧挨着的是一个商场。估计日本人也不用担心PM2.5这回事。

无论是盖大楼还是建造独门独户的别墅,日本的厂家都注意环保,并事先通告。


14.jpg
15.jpg


帷幕具有防尘、隔音效果。

房子开始建造之后,虽然每天从那栋房子走过,却看不到里面在干什么。施工公司已经用柔软得像布似的东西把工地围了起来。每天工事结束后,也看不到“围墙”外面有任何垃圾,非常干净。


16.jpg

17.jpg


即便建造木质结构的房屋也会采取一些措施。


18.jpg

(图为日本的一处造房工地。

左图为施工时的状态,

右图为完工后,防尘布拆除的状态。)


如果是商品房,那么接近完工之前,这些帷幕上还会多出大楼外观以及销售广告。这些帷幕直到大楼外观全部装修完后才揭下来,这样不仅可以防止施工中发生物品掉落事故,还可以美化环境

此外,日本的建筑工地还注重废物利用。一些施工单位会把剩余的小木块等留下来,并举办活动,让周围的孩子来一起做木工,这样既环保还可以加深与居民之间的感情,更是对公司最好的宣传和广告。当然,施工之后收拾好全部垃圾,是每个施工公司都必须做到的常识。


19.jpg


日本工地施工后的清扫并非走过场,而是真正用水冲刷,让水泥地达到没有尘土的状态。


20.jpg


干净的施工现场,几乎看不到渣土、扬尘。场地布置合理,施工道路通畅,大型机械停放有序、干净。


21.jpg

鞋面清洁器


22.jpg

地面采用2cm钢板铺设,适合各类大型设备机械行走。钢板可多次、多地使用,节约成本,另外也便于现场冲洗清洁。现场的施工道路分隔、指示醒目有序,让人一目了然。


23.jpg

24.jpg

25.jpg
26.jpg
27.jpg


工地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无处不在的各类收纳箱——从各类专用的施工材料,到辅助施工的辅助用具,甚至各类不同的废弃废料等,都可以在施工现场找到其专门安置的收纳箱。这也得益于日本人高度的环保意识和物尽其用的节约理念,使施工现场各类材料做到井然有序。




安全第一的原则



任何施工场地都应该秉持着“安全第一”的原则,日本人在这点上做的非常的严谨,丝毫不倦怠。


28.jpg

29.jpg


进入工地的任何人都要换上统一的工装,戴上安全头盔并且穿工装鞋。

没有严格按照要求的人是禁止进入工地的。


30.jpg

31.jpg


在日本的建筑工地,是不能随意走动的。

参观人员和非本区域的作业工人,都只能走在画线的道上,因为这样才能确保安全。


32.jpg

工地安全警示板


33.jpg


施工安全塔,每周公司均会组织员工到这座塔前进行安全意识教育。


34.jpg


工作人员的指定吸烟区,里面还张贴了相关规定,以确保工地的安全。




严格的检查制度



工程质量的把控,离不开严格的检查制度。

35.jpg

36.jpg


为此,日本人发明了很多实用简单的检查工具。不同颜色的标识,代表了不同条线的检查。

比如上面这些小工具,用于检测保温层的厚度,不同颜色的钉子对应不同的厚度,检查时只需把相应的钉子插入保温层,就能判断是否达标。


37.jpg


检查过程中发现有结构裂缝,立即进行标识,并作出相应的整改。




细致的专业分工



在日本,建筑工地上可能有20多个分包工程,其专业化分工相当细致。比如,封胶这一个工序,就有专门的公司负责。


38.jpg


管道的封口,相当平整。能做到这种程度,就要说到日本的精细化分工了。


*来源: 明源地产研究院,文字有删改



0.gif



-最后-


日本人在某些方面确实比我们国家做的好,写这篇文章的用意就是希望国人能够借鉴、吸收他人好的东西,来发展我们国家。




38.jpg


0.gif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16.jpg


17.jpg


18.jpg


19.jpg


20.jpg


21.jpg


22.jpg


23.jpg


24.jpg


25.jpg


26.jpg


27.jpg


28.jpg


29.jpg


30.jpg


31.jpg


32.jpg


33.jpg


34.jpg


35.jpg


36.jpg


37.jpg

全部回复(34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孟浩然6688
    孟浩然6688 沙发
    谢谢楼主分享
    2017-12-04 15:08:04

    回复 举报
    赞同0
  • winnian
    winnian 板凳
    小日本这个真不错
    2017-08-01 16:29:01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混凝土结构

返回版块

140.16 万条内容 · 2094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洪飞宇原创】珍藏!一图搞定场地特征周期插值!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4.1.6条的条文说明可知,当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处于场地类别相应数值的分界线附近时,允许使用插入方法确定边界线附近(指相差±15%的范围)的Tg值。 规范同时给出了一种连续化插入方案配图,该图在场地覆盖层厚度dov和等效剪切波速vse平面上用等步长和按线性规则改变步长的方案进行连续化插入,相邻等值线的Tg值均相差0.01s。 规范Tg等值线图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