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居住建筑设计 \ 【创作实录】一位建筑师叙述墨尔本庭院住屋设计、建造全过程

【创作实录】一位建筑师叙述墨尔本庭院住屋设计、建造全过程

发布于:2016-09-29 14:32:29 来自:建筑设计/居住建筑设计 [复制转发]
上期精彩内容:
【创作实录】某中学体艺楼建筑方案创作思维的忠实记录
1.gif

(一) 起始

2012年于我是不大一样的一年。这一年距我2002年踏足澳大利亚开始生活学习,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也是在这一年,发生了很多重要的事情,那种感觉就像是人生走到了某个关口,会遇到很多问题与困难,而当你勇敢奋进,挺过了这个难关时,人生便也就此翻开了新的篇章。

那一年,我告别了原本以为是自己归宿的感情,在酸涩中开始了注册建筑师考试的征程,而在历经辛苦终于喜获注册建筑师资格时,竟又丢掉了工作;而也就是在这时,我迎来了职业生涯里第一个像样一点的commission,为人设计一座family house。上帝在关上那扇门时,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当然,那一年的末尾,我还作出了另外一个颇为勇敢的决定:收拾行李,告别美丽的墨尔本,踏上新的征程与修行 --- 中国)

(二) 场地与brief

项目位于墨尔本东区再普通不过了的suburb,幽静绵长的街道两旁都是一座座的住屋,一棵棵的绿树;街道上很少有行人行走,车的话倒是沿着街前前后后停上了不少。

地块的面积700多平方米,17 x 42米,以前也有过房子,只是时间长了,破了旧了,也就拆了;等到我去到那里时,已经密密麻麻长满了杂草。它是一块长边东西向的地,正北面是临街面是入口,也是向阳面(南半球北面向阳,南面则背阴);周边的建筑年份与风格各异,大部分可能建于60、70年代,外面材料是weatherboard或砖瓦,近些年新建的建筑则有沿用weatherboard,只是屋顶换成了铁皮而已。

而在形体上,这些周边的房子都带着坡屋顶,几乎没有现代平屋顶的房子,有着很强的传统形式和住屋感。有些屋子打理得特别好,花园修葺的很整齐,房子也很整洁,看起来十分惬意舒适;当然有些房子也破败的很,看起来好像已经撑不了几年的感觉。

项目的brief很直接,要一所family house,室内双车库,两个主卧室两间卧房一间客房共5个卧室,然后要有宽敞明亮的客厅、餐厅与厨房,还有室内外活动区和花园。这样的规模,确实算是一间不小的house了。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三) The House and the Notion to Live

住宅似乎是建筑设计的基础与起始,而一块土地上单一的住屋更是这起始的起始。我喜欢住屋这个词,朴实而本原,恰到好处,少去了别墅所附加的社会虚荣感。当然,作为社会行为中的建筑师,不可能抛去世俗的评判标准而成为单一纯粹的存在,我们希望被给予的或许也仅仅就是这社会经济行为标准下那么一点点的自由创作空间。

我在后来的日子里遇到了形形色色的职业建筑师,他们能用各种手法在虚拟世界中塑造出酷炫的形体,却画不出一张像样的平面;他们玄幻地谈论着各种概念和理念,空间与时间,却不思考人最本原的需求;他们是高高在上的精英Elite,建筑的追求于他们是荣耀与地位,本就不是怎样深刻的人文关怀。我不喜欢那样的建筑师,没有灵魂的形体再炫酷也无法触及心灵。

当然,我自己或许未必比他们好过多少。只是,我打算用外圆内方的方式,去坚持自己的想法。

10.jpg

11.jpg

12.jpg

我记得准备离开墨尔本的时候,感觉非常孤寂,那是一种漂泊之下的不确定感。一边做着这个项目的设计,一边整理着自己的东西,该扔的扔,该卖的卖。。。在墨尔本求学生活时经常搬家,Reservoir,Glenroy,Flemington,South Yarra,Brunswick,Camberwell,Hawthorn,几乎每隔个一两年就要搬一次家,飘忽不定,所以我的东西非常少,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又要搬家了。不过不管搬去哪里,我都把一些有意义的小东西带着,比如刚出国时候带出来的磁带,快译通,出国前中国高中同学留给我的同学录什么的,只是这次的离开,太多太多的东西就再也不能携带了。整理这些东西就是在整理回忆。

我已经在这里生活了11个年头,从17岁到28岁,喜欢与否,我都已经将自己的青春留在了这里。卖掉自己车的前一天,我给它洗了个澡,然后开着它去到了那些我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回忆涌上心头,我把车停到了路边,扒在方向盘上大哭了一场。记得买车的时候,我想或许我就会在这座城市安定下来了吧,会有自己的屋子,娶妻生子,然后慢慢老去。

Here I am, designing a big house for people, 却不知道下一秒自己到底将会飘去哪里。

向这座城市说再见,是一件如此困难的事情。可是当我卖掉了自己的车,捐掉了旧衣服,把那些跟随我多年的家具送了人,再扔掉了好些没有用处只是带着回忆的物件时,忽然觉得好生轻松啊!我一直思考着回忆于人到底意味着什么,对于一个感情丰富的人,它们是那么的强烈却又是无可触及的存在,不过到了那一刻我发现,太多的过往于我们成为了累赘与负担,当你真正勇敢抛开它们的时候,你就获得了一个新的人生开始。

离开的时候我全部的家当也就是一个箱子,一个挎包,还有一台手提电脑。我想这些年来,值钱的东西我都放到自己脑子里面去了,皮箱里还有两张大学毕业 证,一张注册建筑师证。去试试风浪,走走江湖吧!

13.jpg

14.jpg

15.jpg

16.jpg

在平面的布置上没有采用传统的最大化面积的设计,而是场地中央掏出一个庭院,再将各功能的房间围绕庭院布置,这样可以使平面不会那么深,保证这个短边面北的地块能够有更多的房间可以有阳光进入。

将厨房、餐厅、客厅至于较后部的位置,并连成一片大的生活空间,这种开放式的空间在西方住宅设计中十分普遍,因为其烹饪油烟较少,而且有一边准备食物一起聊天社交的习俗。同时在主厨房的北侧位置也同样提供了一个比较封闭小厨房,用以进行其它会影响美观的食物处理。

客厅可以连接中部庭院与后院,不但能有面北的开口,让阳光直接进入,还形成一个视线上连贯,而且还能通过bi-fold door全开全关十分通透的生活空间。

在住屋前端的楼上楼下各有一个主卧室,楼上的主卧室还有阳台,以充分满足客户对主卧室明亮向阳的要求。

住屋楼上楼下诸如洗手间、洗衣房、换衣间等服务空间都至于建筑的西侧,因为这些空间都没有特殊的采光要求,至于西侧可以成为一个遮挡西晒的buffer,将其他较好的朝向留给诸如卧室、客厅的功能空间,还可以保证上下管井对应。

在一楼入口的东侧是一个会客厅兼书房,是住屋与外界达成联系的地方。这个房间有大面积的玻璃,与一楼的主卧室不同,它在功能上不需要隐私考虑,而更是一个displayroom,它的设计采用了一些商业建筑的理念,坐在这间房里的主人喝着咖啡看着报纸或是与朋友宾客谈笑风声时,将可以直接看到屋外街道发生的事情,同时也将被街道上的行人所看到,people watching and being watched,就像一间临街的咖啡店一样。

17.jpg

18.jpg

在总体的建筑外型设计上,采用了建筑感和对比更强烈的材料与色系,以达到从周边环境中脱颖而出,但又尝试用其比较亲密的体量、gable的形状、砖的材质等方式,形成一种稳定的composition,来与周围的现状环境建筑达成某种隐晦的共识。

二楼的阳台悬挑而出,成为楼下会客间的屋顶,也自然形成入口的雨篷。入口处的台阶有一个墩子,它一半实心一半是花坛,可供入门前的人们换鞋扫尘时稍坐片刻,亦完成了立面gable的整体构图。

在临街大面积的通透玻璃后面将设置窗帘,它的开合对隐私的控制就好比剧场里的幕布一般,而那幕布后的则是一场生活的戏。

立面上白色的部分是二楼主卧室的换衣间,将它涂成白色并往后推了许多,以增加立面的层次感,更突出gable的形状,且也大大减少了建筑体量肥大的感觉。为采光开了个600x600mm的高窗,进一步丰富了立面的构图。

19.jpg

20.jpg

客厅处电视墙的设计,将建筑外立面使用的深色砖引入室内,并设计了一个由室外延伸到室内的小花坛,连同两侧的bi-fold双开门,以加强室内外空间的联系,将内外融合。

(四)
Getting it Built 把它建起来吧!
停留在纸上与电子屏幕上的建筑自然有它们美的地方,但建不起来的建筑,对于我这个实际的人来说,似乎意义不是特别大。下面就分享一下施工图吧,自己一个人画的,一个人画这些图纸真的是件孤独的事情啊。
21.jpg

22.jpg

23.jpg

24.jpg
25.jpg

26.jpg

27.jpg

28.jpg

29.jpg

这套图纸出去报价以后,价钱基本上控制在了成本以内,这和前期设计时不断与builder沟通造价问题以及不断把控设计对造价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当然,会有很多设计的想法因为实际状况无法实施,比如对外墙砖本来想通过不同的摆放方式营造出各种不同pattern的效果,但因为labor intensive 劳动力昂贵而不得不放弃;又比如原本设计的bi-fold door(这种门能够全开全闭,等于可以将一面3米多的墙完全打开),也因为造价的问题被换成了普通的推拉门;还有比如楼上黑色的metal cladding也因为造价昂贵,没有用它将整个建筑上层包住,在后面看不太见的地方则换了其他比较便宜的材料。。。

我想说的是,建筑师面对这个现实的世界固然要坚持自己的本初,如果你只是自己格格不入固执的执著,那你又怎么去和这个世界其他的人合作,完成自己的作品呢?更重要的是,在面临这样那样的妥协时,建筑师怎样才能很有技巧的处理这些问题,满足各方的需求以后仍旧能够推行自己想要推行的设计,这样才是一种正确的出世方式吧!

人生不就是这样子吗?We do what we can, and try our best.

1.gif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16.jpg


17.jpg


18.jpg


19.jpg


20.jpg


21.jpg


22.jpg


23.jpg


24.jpg


25.jpg


26.jpg


27.jpg


28.jpg


29.jpg

全部回复(174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jiangjunjie4
    jiangjunjie4 沙发
    支持一下,还是实践才能掌握、
    2017-10-04 21:12:04

    回复 举报
    赞同0
  • 一烟难禁
    一烟难禁 板凳
    谢谢楼主分享好资料楼主真是好人
    2017-08-12 10:40:12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居住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

28.72 万条内容 · 410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每日一例】巴厘岛DRA住宅/ D-Associates建筑事务所

更多精彩内容》》》》》【每日一例】马德里空中农舍/ i! arquitectura【每日一例】400 Grove住宅 / Fougeron 建筑事务所【每日一例】Rosenberg Golan 和Ricky 的住宅 / SO Architecture【每日一例】法国 Bezons 的 Angela Davis 学校【每日一例】法国La Mantilla综合楼/ Jacques Ferrier architecture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