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信息:
建设地点:四川省遂宁市河东新区五彩缤纷路
设计时间:2010年5月-2011年3月
竣工时间:2014年4月
总用地面积:127524.5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79741平方米
获奖情况:
第五届上海市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佳作奖
2015年上海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一等奖、金刚奖
景观设计获2015年上海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二等奖
项目团队:
设计总负责人:钱锋
建筑专业:汤朔宁、徐烨、赵铸
结构专业:丁洁民、季跃、张峥、洪文明、陈星
给排水专业:杜文华、游博林
暖通专业:张心刚、周懿
电气专业:李志平、谢文黎
景观专业:李瑞冬、李伟、翟宝华
遂宁市体育中心位于四川省遂宁市河东新区,作为2014 年四川省第十二届省运会的主场馆,可承办省级综合性运动会、全国性单项比赛以及全民健身等要求。
一、内外兼修——城市大背景下的体育建筑设计理念
在城市发展中,建筑与城市的二元关系和矛盾日益凸显。体育建筑作为城市的单元体,以其巨大的体量和规模影响着城市、区域以及其整体环境的塑造。由此,对内,需融合城市文化和建筑语言;对外,应顺应城市发展方向、城市肌理结构和道路关系。兼修内外,方能实现两者双赢。
攫取于当地的文化背景,结合与建筑的形式语言,
遂宁体育中心从城市文化内核衍生出舞动、双环等设计概念。
从内使建筑植根于城市大背景下,成为“土生土长”的城市一员。
而外部,若基于遂宁市既有的城市规划,体育中心的介入将打破原有的关系——即城市原有规划无法满足大体量的需求。
为了重新平衡这一关系,设计过程中对城市结构、道路系统和用地属性进行了新的规划
:将被迫打断的旗山西路的交通压力分散至周边的东平路(北)、五彩缤纷路(南)、紫竹路(西)、慈航路(东);而新建体育建筑后产生的交通压力则由五彩缤纷路做出了新的回应——分段增大宽度、适当增加车道;再者,在地块内新增公交线路和调整改善道路交叉口以适应该地区的未来发展。
内因源于城市文化,外因兼顾城市发展,内外兼修,以此遂宁市体育中心创造出城市与建筑双赢的设计理念。
二、境由心造——回归体育建筑的本质
回归体育建筑的本质亦即处理结构与形式的二元关系,两者既互相依存又矛盾对立。结构既是骨架又是外在张力,形式既可以是外表也可以是内在的力学原理。发现形式与结构的平衡点和结合点一直是体育建筑设计的重点。
遂宁体育中心的形式源自于当地文化元素的提取,体育场和游泳馆统一在同一片屋顶下。屋顶起自于体育场的一隅,顺势以圆形环绕场地一周,后停顿于游泳馆,再以一捺之势包裹游泳馆,最终收于两形之停顿处。
整个曲线屋顶流畅自然地表达了舞动的概念。
顺应屋顶的造势,两馆之间又以曲线形大平台相连接,完成了整体化的形式表达。
与此相配合的,遂宁体育中心选择了顺应屋顶形式的钢桁架结构。在结构体的落地和屋檐收头处,结构截面渐进式变小,而在屋盖与立面交界处,则适当放大结构截面,以此达到结构和形式最完美的贴合。而在体育场馆下的大平台部分,结构形式选择了更为经济合理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以平台式的厚实结构体量承托起上部更为轻盈灵动的体育场和游泳馆。在理性与感性之间寻找到了结构与形式二元关系的平衡与结合点。
三、物尽其用——基于可持续发展下的多功能利用
随着体育建筑的逐步发展,其场馆保养和运营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赛后运营”、“以馆养馆”不仅是学术热点,更成为了设计重点。场馆的新建往往伴随与运动赛事的举办,但赛后的综合利用、对外开放却总是成为美中不足的遗憾。赛时和赛后这一对二元关系已成为设计和使用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遂宁体育中心在设计之初既将大众参与、综合利用和赛后经营的因素纳入考虑。在场馆周边设置了人行漫步系统、室外网球场地、市民休闲活动广场等,借此为当地市民提供多样化的运动场所,激发场地活力。而在游泳馆设计中更兼顾了赛后对市民开放的可能性。
更重要的是,为了适应场馆自身可持续运营的需求,在设计过程中加入了综合利用的因素。体育中心平台下的空间中穿插式布置了休闲体育、健身俱乐部、体育纪念品和器材商店等大众体育设施,同时也加入了茶楼、酒吧、咖啡吧、商业、按摩等提高盈利可能性的商业性设施,在最大程度上给场馆的后续运营带去多种可能性,从而使建筑空间能物尽其用,统一赛时和赛后的二元关系,长久地可持续发展下去。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混凝土结构
返回版块140.2 万条内容 · 2156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关于边梁负筋标注的问题最左边的一张边梁的图 按图例的说法意思是标的数字代表的负筋伸出梁的长度 但是pkpm自动计算配筋的图出来之后 边梁的负筋上的数字 实际都是整根负筋的长度 包含梁的宽度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个问题 应该怎么处理比较好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8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回复 举报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