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工程造价 \ 造价成本管理 \ 看了这个,你还觉得造价师会消失吗?

看了这个,你还觉得造价师会消失吗?

发布于:2015-10-28 10:28:28 来自:工程造价/造价成本管理 [复制转发]
  工程量计算占工程造价工作70%以上,造价指标更是工程造价的核心价值所在,现在这两大工作都可以为BIM所取代。这使得很多造价师对职业未来产生怀疑——如果造价师的工作BIM做得更快,更准确,那造价师还会存在吗?
  鉴于BIM在国内的发展现状——应用试点、落地项目、扶持政策频出;上海市政府更计划,到2017年,所有民用建筑设计施工一律采用BIM。造价师们的担心不无道理。
  今天就来讨论未来的BIM造价,有没有可能智能到取代人工。
  首先,有人提出,相比国内,国外的BIM实践更早更成熟,如果参照国外同一职业——工料测量师的现在,那么未来国内造价师还将稳定地存在。但是笔者发现,二者差异并不只在称谓。
  在国外,工料测量师被业主称为“费用经理”。他们的业务不止于单一环节的“计价”、“造价”,更在于全过程“控价”。从工程量预测,到投标招标决策;从工程可行性判断,到工程成本管理,工料测量师都可以从经济角度予以解决方案。
  反观造价师,“造价”二字当顶,已经明示其本职。目前国内造价师的工作也确实以算量、套价为主,很少实现全过程成本管控。
  所以了解造价师的未来,还是要从国情入手,笔者从国内的工程造价趋势,发现几个BIM不能取代的造价师的实践环节。
   一、BIM即便发展到人工智能的程度,始终不如人(尤其是中国人)懂得人的“猫腻”,对敏感性问题完全无能。
  建设工程是为人服务的。人有种种立场和差异化感受。用户与用户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社会与社会之间,甚至这三者之间,追求往往不那么一致。用户体验、造价规范与工程效益的同步协调,涉及种种微妙的利害权衡。国内的工程造价,不仅是经济账,也是心理战。
   二、更实时更适配的BIM算法始终依赖人的输入。
  BIM计算实质是工程经验的数据化,但实际的工程实践不是BIM模型所能实现的。所以工程经验数据化的进度和精度取决于人对工程的理解。
  同时现有的工程造价指标建立在庞大的历史数据基础上,而历史已经过去了。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的需求变化,一定会有不一样的工程类型产生。指标数据如果脱离当时的市场,就会失效。而市场信息的收集正是机器不能替代人完成的。造价通——中国建设行业首家大数据服务平台,对材料价格走势的动态预测背后,仍是数十万供应商的主动报价,和数十造价团队对这些报价的人工审核、持续跟踪。
   三、BIM模型本身有缺陷。
  不管是作为平台还是作为工具,如果BIM不能使它的使用者感觉理想,它就不够理想。但正如前所言,BIM的应用者对BIM的应用有不同期待。BIM计算的理想化必然发展为个性化。谁来设计、协调、跟踪BIM的个性化功能实现呢?当然是既懂得与人沟通,又懂得与工程语言沟通、与计算程序沟通的造价师!
  综上,正如其他职业,伴随新的技术出现,造价师的工作量不会减少,只会转移。造价师永远不会消失,只是差一点的会掉队罢。


全部回复(5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liubo-humn
    liubo-humn 沙发
    不是消失,而是工作的方法和形式的进步。
    2016-02-02 07:11:02

    回复 举报
    赞同0
  • 子苏
    子苏 板凳
    会取代淘汰一部分人!
    2016-01-28 10:52:28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造价成本管理

返回版块

1.2 万条内容 · 297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工程造价信息:如何控制施工过程的造价?

至今为止,工程造价仍是衡量工程价格的一项重要主要指标。工程造价既是施工企业考核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又是建设单位支付工程款的依据。而我们应该知道的是,施工企业的总体经济效益会受两大方面影响:一者是企业营业收入,工程款收入是其主要来源;再者就是工程支出,工程建造成本及企业管理费是其主要支出源。而收入减去支出的数据差体现的正是施工企业的总体效益水平。  在这里,工程造价信息专家对施工企业在现行工程量清单投标下工程造价的投标报价、施工过程中的造价控制以及竣工后的工程造价结算等方面遇到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详细观点内容。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