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15-09-14 16:10:14
来自:建筑结构/混凝土结构
[复制转发]
摘要:本文就建筑结构的质量原因进行了探讨,分析了设计、施工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保证建筑结构质量的有效措施,从而有助于我国建筑结构安全性的实现。
关键词:建筑结构;事故原因;安全隐患;解决措施
建筑的三个最基本要素包括:安全、适用和美观。适用是指该建筑的实用功能,即建筑可提供的空间要满足建筑的使用要求,这是建筑的最基本特性;美观是建筑物能使那些接触它的人产生一种美学感受,这种效果可能由一种或多种原因产生,其中也包括建筑形成的象征意义,形状、花纹和色彩的美学特征;安全是建筑的最基本特征,它关系到建筑物保存的完整性和作为一个物体在自然界的生存能力,满足此“安全”所需要的建筑物部分是结构,结构是建筑物的基础,是建筑物的基本受力骨架,没有结构就没有建筑物,也不存在适用,更不可能有美观。因此,为使建筑作品达到一定的境界,就必须保证建筑结构的工程质量。
一、建筑结构质量事故的发生原因
建筑物的设计、施工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给建筑物埋下了不同程度的质量隐患。设计人员在设计建筑物或构筑物时,必须进行不定性分析,影响建筑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的各种因素(材料强度、构件的尺寸和缺陷、安装的偏差、数学力学的计算模型、施工质量、各种作用等)均是随机的,从而风险(指不利事件) 或破坏的概率(指事实上是不可避免的)、完全正常的设计、施工和使用,在基准使用期内也可能产生破坏,当然这是按比较小的、人们能接受的概率发生。然而,设计人员的失误(指结构内力计算错误、组合失误、结构方案不正确、数学力学模型选择不周、荷载估计失误、基础不均匀沉降考虑不周、构造不当、在设计上受各种因素影响片面强调节约材料降低一次性投资等),导致安全度降低, 工程地质勘察存在的问题(指不认真进行地质勘察,随便确定地基承载力、勘察的孔间距太大,勘测深度不足,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地基实际情况),基础设计失误,甚至违反规定,不搞地质勘察即进行设计等等,以致结构失效概率大大增加,而更多的是尽管没有发生倒塌,但是给使用留下大量隐患,造成结构的先天不足。
结构的先天不足还来源于施工,不严格执行施工规范、不按图施工、偷工减料、使用劣质材料、钢筋偏移、保护层厚度不足、配合比混乱等等。建筑市场的混乱、尤其劣质材料充斥市场、例如结构材料物理力学性能不良、化学成分不合格、水泥标号不足、安全性不合格、钢筋强度不足、塑性差等等,致使房屋倒塌率偏高,正在施工或刚竣工就出现严重质量事故的现象在全国屡见不鲜,所有这些都给建筑物留下大量隐患。
二、保证建筑结构质量措施
建筑结构设计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三性”:安全性,在正常使用条件下能承受可能出现的各种外荷载作用(如:自重、机械设备、家具、人流以及风雪、气温变化等);在特殊情况下(如:地震、火灾、飓风等)仍能保持建筑物整体稳定、不倒塌;适用性,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即能正常发挥建筑物各部分的使用功能:耐久性,在正常使用和维护条件下具有足够长的安全使用寿命(设计使用年限)。
(一)充分收集资料,准确确定计算参数
建设工程由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的制约,设计所要涉及的参数也会具有特殊性。例如基本风压、基本雪压、地震烈度、场地土类别等参数的选取,我们就要根据《全国基本风压分布图》、《全国基本雪压分布图》及此工程的地质报告确定,再譬如墙体围护主材各地区都会有差异.根据实际采用的材料来确定墙体荷载就变得很关键。而且对于某些特殊的重要建筑还要根据试验、类似工程经验来确定各种参数的取值。在着手设计前,充分收集设计所需资料、规范。根据具体的地域、工程类型准确确定计算参数,不仅可以使设计计算准确可靠,也能避免使用参数不合理而造成的浪费,返工等。
(二)运用结构设计概念,进行结构优化
在计算中,要充分考虑在满足技术条件下的经济性。不能随意加大配筋量或加大构件的截面,造成“肥梁、胖柱、深摹础”、有些设计人员算不清,“加钢筋”和“层层附加保险性”以至配成超筋梁柱。要始终牢记“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压弱拉原则”,注意构件的延性性能,加强薄弱部位,注意钢筋的锚固长度,尤其是钢筋的直线段锚固长度,考虑温度应力的影响。除此之外,还应注意按均匀、对称、规整原则考虑平面和立面的布置,综合考虑抗震的多道防线,尽量避免薄弱层的出现,以及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验算等等,这一点要作为我们的设计理念之一来重视。
(三)施工前期质量控制
结构施工前的准备有利于其后结构施工顺利、高效的进行,对其质量控制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熟悉和掌握工程监理的依据,如施工图纸、规范、标书以及上级有关部门的有关文件规定等等。
2、审查承建商的资质、质保体系。督促施工单位制定和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制定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主要的技术措施、方案,以及施工工艺等送监理审批,
作为现场监理的依据。
3、组织图纸会审。施工前需要组织有关单位急性图纸会审,解决图纸中“错”、“碰”现象以及其他不合理的地方。
(四)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是工程质量的实际形成阶段,是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在此阶段中的监理,主要通过平时的质量巡查、中间及隐蔽验收和必要的试验、来进行事中控制。
1、监理人员应每日跟踪到施工现场进行质量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中间及隐蔽验收。对所有隐蔽工程,在隐蔽前监理人员都要进行隐蔽验收,并办理隐蔽验收手续;未经监理核验合格不准进行隐蔽。如预埋管线、预留孔洞、套管等。至于中间验收,监理人员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制定工程中间验收规定。
3、验及检测。在建筑结构工程质量监理中,为了确保工程质量还必须借助实验和必要的检测。主要内容有:
(1)试桩及工程桩的检测。
(2)钢材及混凝土材料的检测。
(3)墓础沉降观测及上部结构垂直度的检测 。
(4)钢筋的绑扎、连接、构件模板支护、混凝土的浇筑及养护的检查。
(5)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的检测。
(6)施工设备及施工安全的检查。
4、中间交接验收。在结构施工质量监理中,对一些涉及到不同单位、不同工种之间的交接问题,监理人员必须组织承建商中的土建方、安装方对设备安装现场(包括设备基础、预埋件、预留孔以及电梯井道等)进行中间交接验收,符合其坐标、标高、尺寸大小及混凝土强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并办理中间交接手续。
三、结语
建筑结构的安全可靠,在规范规定的范围内,由建筑结构的正常设计、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三个条件约束,要求必须严格建设程序。建筑结构质量的研究课题,需要进一步的开展和研究,并将优秀成果广泛应用于工程实践中,这必将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薛树军,宋福申,牛华伟,巴松涛.我国建筑结构质量现状分析[J].河南科学,2005,(10).
[2]杨锦伟,鲍鹏玲.我国建筑结构的质量探讨[J].山西建筑,2006,(4).
[3]吕戏洋,马玉刚,沈伟良.浅谈如何提高建筑结构设计质量[J].知识经济,2009,(4).
[4]王伟.建筑结构安全度设计思考的探究[J].价值工程,2010,(27).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