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工程造价 \ 土建工程造价 \ 建筑工程造价失控的因素分析与对策的相关性分析

建筑工程造价失控的因素分析与对策的相关性分析

发布于:2015-09-11 13:55:11 来自:工程造价/土建工程造价 [复制转发]
摘要:建筑工程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基本建设投资中,工程方面的资金,约占基本建设投资总额60%以上。如何用好管好国家投资,控制项目投资不超过批准的造价限额,更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力求取得最大的投资效益,这是工程造价控制的核心。但是也因为一些因素的影响,工程造价出现难以控制的现象,也即工程造价失控。

  关键词:工程造价造价失控因素

  (一)招投标“暗箱操作”

  招标投标是工程项目建设的一项重大改革,它通过竞争把一些有资质符合工程项目条件且对工程造价有实际计划和较好管理水平的优秀队伍吸收进来,以利于控制工程投资.打破行业、地区的分部切割和垄断。保护竞争,清除惰性。但在当前的招标投标过程中,常出现“暗箱操作”现象,致使工程造价难以控制。施工单位为了自己企业的利益,一味要求追加工程费用,所以这种不公正的招投标、指定的承包商给国家带来巨大的损失,也是工程造价超额的隐患。

  (二)工程计量与实际不符

  工程计量是在工程量完成后。质量得到了监理认可,工程数量符合施工实际情况,由监理签证计量报送项目部批准。而往往在工程中,工程的项目部代表建设单位进行项目管理,但有少数项目部的一些人员违犯了部门管理原则,在计量工作中,扮演了一个不协调的角色,施工单位不应该计量的,作为业主代表反而给监理做工作。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未经监督管理部门同意,项目部的少数人给其施工单位做计量,这不仅侵害了国家的利益,而且还使工程造价严重超额,失去控制,使得工程建设活动失去真实的反映和记载。

  (三)管理机构多

  有少数的建设单位为了本地区的利益,力求向同家多要钱,任意改变设计单位的文件,增加赔偿、征地数量,提高材料单价,改变施工方法,不考虑控制工程造价,一味地提岛工程造价。在施工中间随意修改原设计,增加、扩大工程项目,提高设计标准,从而使工程造价一高再高.难以控制。

  (四)造价人员素质低

  其人员往往只具有从事概预算工作的资格。因此在工程造价工作中,暴露出来的一个最大同题就是不适应现代造价的要求。具体表现为专业技术素质差,不能独立果断地处理复杂的工程技术经济问题,投资预控能力差,大量的工作仍停留在事后处理阶段。

  (五)中介机构执法不严

  客观、公正地确定建设项目的投资、降低成本、减少损失浪费,既是摆在工程造价审计咨询业面前的重要课题,又是控制施工单位高估冒算与防止个别人借工程之名谋私的重要手段。开展建设项目全过程控制与审计,正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由于中介咨询机构是由业主聘请并支付费用,当甲乙双方各为自己的利益考虑时,中介机构能站在中间立场上维护业主的利益。但是,当业主投资管理由内部人控制时,甲乙双方一致有超高价格计价的意向。有的中介咨询机构将会顺从业主的意见,产生“劣币驱良币”的现象。

  二、案例分析

  某工程施工方在招标阶段采用不平街报价策略,串通业主以263.45万元中标,但在实际施工阶段产生工程签证89.6万元,和甲方签订补充合同260.18万元。

  分析:施工方在招标阶段采用不平街报价策略,在施工阶段串通业主以工程签证和朴充合同形式增加造价,人为地使结算价超出中标价612.69万元

  这是施工单位常用的一些手法:①施工方报价策略.施工单位在投标时,压低造价,或采取不平街报价。在施工过程中想尽办法修改或变更工程,。造成既定事实,迫使建设单位认可,恶意抬高造价,从而获得更大的利润。②串通业主。有些变更是建设单位和承包方串通起来造成的,如故意在前期工作中疏于设计,造成设计不完善。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变更修正,或重新订合同等,使造价增加。在施工过程中,签证管理不力,签证的鉴定没有事实依据或明显不合理,不合逻辑。多签乱签.能明确工作量的却与施工方定价签费用等。针对这样的事情,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做出改正。

  三、控制工程造价的有效措施

  (一)决策阶段

  决策阶段是造价控制的首要环节,其中任何一项决策的失误,都有可能导致投资项目的整体失衡。要有效地控制建设工程造价,就要坚决把控制重点转移到前期阶段来,首先要重视和加强项目决策阶段的投资估算工作,努力提高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控制数的准确度,切实发挥其控制建设项目总造价的作用。因此,作为项目的管理者或决策者,必须积极参与项目决策前的准备工作,明确有关的使用功能,认真收集有关资料,切实做好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并根据市场或工程的特殊需求及发展前景,合理确定工程规模及建设标准,确保投资的合理性。

  (二)设计阶段

  审批是控制工程造价的辅助手段严把初步设计概算审批关,应对每个新的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在审前进行认真调查研究。首先分析技术方案是否合理,除技术先进、安全可靠外,还要达到经济合理,不搞贪大求洋,不搞不符合国情的超标准设计。因此,这就要求专业设计人员在确保设计的科学性、实用性、合理性的同时,尽量节省投资,要做到精心设计,把设计变更减少到最小。同时,对因设计问题造成工程浪费,延误工期。超出投资限额及其它损失,由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按合同承担经济责任,从而把设计的责、权、利结合起来,有效地解决设计“负盈不负亏”的问题。

  (三)严格概算

  做好设计概算是为了准确确定工程造价,防止任意扩大投资规模或出现漏项,减少投资缺口,缩小概算与预算之间的差距,避免故意压低概算投资,搞钓鱼项目,最后导致预算超概算的现象的发生。严格审查概算套用的定额、指标是否正确,工程量计算是否准确,尽量减少概预算编制的误差,做到不漏项、不增项、不重复计算工程量。在坚持设计部门编制预算的同时,建设单位要对预算编制依据和计算基础严格审查,依据不牢、不全的一律退回。

  (四)制定严密的招标文件,公平竞争合理招投标。

  实行公平合理的招投标,使承担的工程造价更加合理,并可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所以在招投标过程中,要有明确的透明度,使招投标单位思想明确,对招投标工作放心,真正体现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把真正有雄厚技术力量和质量意识比较强的、素质比较好的施工单位、有丰富工程建设经验的单位招标进来。因此,准确编制工程标底预算成为了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为达到合同造价的准确合理,预算编标中应把握住:第一:编标人员要持证上岗,并专门从事相关专业,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第二:要坚持严格的评标制度及评标程序。审查标底时要重点做到四审、达到四防:审查工程量,防止多算错算;审查分项工程内容,防止重复计算。



土建工程造价

返回版块

21.85 万条内容 · 606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试论建设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的方式

 工程项目的质量是工程建设的核心,是决定工程建设成效之关键。而建设工程造价则是工程项目的一个重要经济技术指标,投资方都想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降低工程造价。但长期以来,投资方常把控制工程造价的主要精力放在预结算上,结果常常是事倍功半,致使控制目的没达到, 概算超估算, 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等问题屡禁不止,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项目的经济效益。   1. 工程造价超标的主要原因   (1) 一些匆忙上马的新建工程,由于在投资决策阶段缺乏超前的思想意识,对建筑标准估计不足,工程建设中设计变更、现场签证随着工程进展经常发生,从而导致投资不足,造成资金缺口, 使工程投资一增再增。同时,也由于资金短缺导致工程的竣工日期一拖再拖,造成恶性循环,投资方和承包方因此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