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道路桥梁 \ 市政工程施工 \ 湖南省常德张家界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综合设计

湖南省常德张家界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综合设计

发布于:2015-09-11 07:56:11 来自:道路桥梁/市政工程施工 [复制转发]
湖南省常德张家界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综合设计---长沙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目录
第一篇总说明书…………………………………………………………
1.任务依据及测设经过
1.1任务依据
2. 线路设计概要及主要技术指标
3.沿线自然地理概况
3.1 地形地貌
3.2 沿线地质状况
3.3地震
3.4气象条件
4.建设条件
5.与周围景观和自然环境相协调的情况
6.设计的整体思路
6.1线路布设原则
6.2路基、路面及排水、防护
6.3桥梁、涵洞
6.4环境保护
6.5筑路材料
第二篇 开题报告………………………………………………………..
前沿
一.设计资料
二、设计内容及基本步骤
第三篇 路基路面综合设计…………………………………………….
摘要
关键词
引言
几何设计
结构设计
第四篇 毕业设计总结……………………………………………..
第五篇 致谢辞………………………………………………………….
第六篇 参考文献………………………………………………………….



第一篇 总 说 明 书
1.任务依据及测设经过
1.1任务依据
本次设计为某高速公路的路基路面综合设计建设,既可拉通当地外引内联的通道,改变当地的落后面貌,对改善区域内公路网结构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实现国家扶贫开发、扶贫攻坚的艰巨任务及交通促发展的战略。
现有的交通运输条件,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发展。因此,该项目的建设,对于改善区域公路运输条件,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2. 线路设计概要及主要技术指标
此次设计里程桩号是K32+600至K34+000,共1400m。一个平曲线,其交点名称为JD1。桩号为K32+662。坐标为(223018.000,554844.000),圆曲线半径R1=7201.000m;缓和曲线长Ls1=Ls2=0.000m;切线长T1=T2=544.948m,整个曲线长L=1087.722m。本设计中实际计算曲线长L=1087.722m,该路段等级为微丘区整体式路基宽24.5m四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标准轴载为BBZ-100,设计车速为100km/h,设计荷载为汽车-超20级,挂车-120级,设计洪水频率为1/100。该高速公路线路路线全长1.4公里。
3.沿线自然地理概况
3.1 地形地貌
沿线路段地处湖南省西部北侧的平原-丘陵-山地地带,公路沿线一般海拔230米-270米,基本从山麓下穿过,地形起伏较大,坡度较大,自然坡体脚稳定。顺山而下的小河、小溪较多,上升泉、下降泉发育,水网密集,经地下与地表径流汇入春陵水。路线所经地区,植被发育,农作物茂盛。原生植被以草木为主,栽培植物多为油茶、果树等。
3.2 沿线地质状况
3.2.1地层岩性
本项目位于剥蚀、溶蚀残丘区、低山坡积区、山前洪积区及山前冲积平原区,除低洼地带覆盖层较厚外,大部分地区第四系覆盖层较薄,该场地地层由新至老分述如下:
(1)第四系填筑土(Q4me):主要分布于全线现有公路、机耕道等人工建筑物场地。
(2)冲洪积层(Qal+pl)低液限粉土、粘土;高液限粉土、粘土;亚粘土、亚砂土;粉-粗沙、碎石、卵石土:主要分布在春陵水及其各小溪和冲沟中、下游。
(3)坡残积层(Qdl+el)低液限粉土、粘土,高液限粉土、粘土,碎石土及碎石质土:主要分布于沿线山坡坡脚和剥蚀残丘、坡地。
3.2.2工程地质评价
本区区域地质稳定,断裂构造属于古构造,已处于稳定状态,断层角砾岩胶结程度较高,对路基及边坡稳定性影响不大。对于岩溶发育、小型滑坡及软土路基地段,经采取适当处理措施后,可消除对桥位、路基及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3.2.3水文地质评价
(1)区域内地表水体属春陵水流域,有舂水的支流新田河、杏干河,境内地表水发育,水质良好,对公路施工有利。
(2)区域内地下水类型有第四系覆盖层中的上层滞水、孔隙潜水与赋存于基岩中的裂隙潜水、岩溶水等。含水层特性及埋藏条件简述如下:
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冲、洪、坡积层中的粘性土层、碎石土层的上部,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地影响,无稳定水位,水量较小。对路基及边坡稳定性影响不大。
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河漫滩及阶地砂卵石层中,有较稳定的水位,水量中等,接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补给,并由高至低多向径流,以潜水形式分散排泄,对路基及边坡稳定性影响不大。另一部分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残坡积层松散层中,无稳定水位,水量变化较大,接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补给,并由高至低多向径流,以潜流形式分散排泄,对路基及边坡稳定性影响较大。
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基岩节理裂隙及断层裂隙中,受大气降水及岩溶水补给,水位、水量随季节变化较大。对路基及边坡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
岩溶水分布于灰岩地区,主要赋存于断层破碎带、岩溶裂隙、溶洞、落水洞等地段,其水量变化较大。受大气降水影响,以上升泉及向低洼处分散排泄,泉水流量5-19(m3/小时)。对路基及边坡稳定性有一定影响。
3.3地震
根据国家地震局颁布的《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2001)以及《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2001),区内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对照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根据《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要求,可不考虑抗震设防。
3.4气象条件
沿线属温湿炎热的亚热带,区内年平均温度为17.6℃,平均最高温度28.7℃,平均最低温度为6.4℃,平均降雨量为1529mm。一年之中,气候的变化情况一般是:1-2月份最冷,偶降薄雪或结冰,但为时不长;3-6月份多雨,相对湿度较大;7-8月份最热,时有阵雨;9-12月份温度渐降而趋于干燥寒冷。并出现短期霜冻。另在春冬两季还有浓雾。低中山地区雾期较长,雾期较多,每起必延续半时始缓缓消散,丘陵地区雾日较少。
4.建设条件
全线粘土分布广,细粒土储量丰富,粗粒土储量相对不足。沿线料场土其CBR指标可满足要求,可做为路堤填料,但大部分为高、低液限粉土,故浸水部分的路堤不应直接采用。
全线石料较丰富,可采用较新鲜的灰岩、泥质灰岩作石料。天然粗、细骨料料场缺乏,因此制备混凝土所需的粗、细骨料需从外地调运或利用本地丰富的灰岩、泥质灰岩石料资源,机械粉碎制备骨料。大批量的河砂需从道县、桂阳等处调运,水泥、钢材可从衡阳、郴州等处调运。外购材料运输条件较好,可通过S215线和沿线机耕道直接运至工地。
春陵河水可作工程用水,此外,沿线泉点众多,大多水量较大,分布于碳酸盐岩地段,水量稳定,由异地补给,水质较好,多被当地人民作为生活用水,可利用为施工作业队伍的生活用水。
用电较为方便,路线附近有送电线路可供搭接。
5.与周围景观和自然环境相协调的情况
在路线平纵面设计,尽量充分利用地形,以减少土石方工程数量,并采取一些防护措施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全线都进行了绿化及环保设计,选择取土弃土区时考虑了水土保持,便于复垦。
6.设计的整体思路
6.1线路布设原则
(1)结合地形、地质、水文等因素布线。
(2)合理选用技术标准,在保证行车舒适、安全、迅速,并满足交通量增长需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工程数量,降低工程费用,缩短线路里程,并有利于施工和养护。
(3)在符合技术标准的前提下,少占用农田,拆迁建筑物,少破坏山塘水库等水利设施。
(4)注意立体线型,做好平、纵组合,确保行车舒适安全。
(5)选定线路尽量与沿线城镇发展规划相配合,从而使公路建设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6)尽量避开沿途高压线、通讯光缆。
(7)重视环境保护,尽量减少公路建设对自然景观的破坏。
6.2路基、路面及排水、防护
6.2.1 路基设计
6.2.1.1 设计原则与依据


第一篇 总 说 明 书
1.任务依据及测设经过
1.1任务依据
本次设计为某高速公路的路基路面综合设计建设,既可拉通当地外引内联的通道,改变当地的落后面貌,对改善区域内公路网结构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实现国家扶贫开发、扶贫攻坚的艰巨任务及交通促发展的战略。
现有的交通运输条件,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发展。因此,该项目的建设,对于改善区域公路运输条件,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2. 线路设计概要及主要技术指标
此次设计里程桩号是K32+600至K34+000,共1400m。一个平曲线,其交点名称为JD1。桩号为K32+662。坐标为(223018.000,554844.000),圆曲线半径R1=7201.000m;缓和曲线长Ls1=Ls2=0.000m;切线长T1=T2=544.948m,整个曲线长L=1087.722m。本设计中实际计算曲线长L=1087.722m,该路段等级为微丘区整体式路基宽24.5m四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标准轴载为BBZ-100,设计车速为100km/h,设计荷载为汽车-超20级,挂车-120级,设计洪水频率为1/100。该高速公路线路路线全长1.4公里。
3.沿线自然地理概况
3.1 地形地貌
沿线路段地处湖南省西部北侧的平原-丘陵-山地地带,公路沿线一般海拔230米-270米,基本从山麓下穿过,地形起伏较大,坡度较大,自然坡体脚稳定。顺山而下的小河、小溪较多,上升泉、下降泉发育,水网密集,经地下与地表径流汇入春陵水。路线所经地区,植被发育,农作物茂盛。原生植被以草木为主,栽培植物多为油茶、果树等。
3.2 沿线地质状况
3.2.1地层岩性
本项目位于剥蚀、溶蚀残丘区、低山坡积区、山前洪积区及山前冲积平原区,除低洼地带覆盖层较厚外,大部分地区第四系覆盖层较薄,该场地地层由新至老分述如下:
(1)第四系填筑土(Q4me):主要分布于全线现有公路、机耕道等人工建筑物场地。
(2)冲洪积层(Qal+pl)低液限粉土、粘土;高液限粉土、粘土;亚粘土、亚砂土;粉-粗沙、碎石、卵石土:主要分布在春陵水及其各小溪和冲沟中、下游。
(3)坡残积层(Qdl+el)低液限粉土、粘土,高液限粉土、粘土,碎石土及碎石质土:主要分布于沿线山坡坡脚和剥蚀残丘、坡地。
3.2.2工程地质评价
本区区域地质稳定,断裂构造属于古构造,已处于稳定状态,断层角砾岩胶结程度较高,对路基及边坡稳定性影响不大。对于岩溶发育、小型滑坡及软土路基地段,经采取适当处理措施后,可消除对桥位、路基及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3.2.3水文地质评价
(1)区域内地表水体属春陵水流域,有舂水的支流新田河、杏干河,境内地表水发育,水质良好,对公路施工有利。
(2)区域内地下水类型有第四系覆盖层中的上层滞水、孔隙潜水与赋存于基岩中的裂隙潜水、岩溶水等。含水层特性及埋藏条件简述如下:
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冲、洪、坡积层中的粘性土层、碎石土层的上部,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地影响,无稳定水位,水量较小。对路基及边坡稳定性影响不大。
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河漫滩及阶地砂卵石层中,有较稳定的水位,水量中等,接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补给,并由高至低多向径流,以潜水形式分散排泄,对路基及边坡稳定性影响不大。另一部分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残坡积层松散层中,无稳定水位,水量变化较大,接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补给,并由高至低多向径流,以潜流形式分散排泄,对路基及边坡稳定性影响较大。
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基岩节理裂隙及断层裂隙中,受大气降水及岩溶水补给,水位、水量随季节变化较大。对路基及边坡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
岩溶水分布于灰岩地区,主要赋存于断层破碎带、岩溶裂隙、溶洞、落水洞等地段,其水量变化较大。受大气降水影响,以上升泉及向低洼处分散排泄,泉水流量5-19(m3/小时)。对路基及边坡稳定性有一定影响。
3.3地震
根据国家地震局颁布的《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2001)以及《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2001),区内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对照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根据《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要求,可不考虑抗震设防。
3.4气象条件
沿线属温湿炎热的亚热带,区内年平均温度为17.6℃,平均最高温度28.7℃,平均最低温度为6.4℃,平均降雨量为1529mm。一年之中,气候的变化情况一般是:1-2月份最冷,偶降薄雪或结冰,但为时不长;3-6月份多雨,相对湿度较大;7-8月份最热,时有阵雨;9-12月份温度渐降而趋于干燥寒冷。并出现短期霜冻。另在春冬两季还有浓雾。低中山地区雾期较长,雾期较多,每起必延续半时始缓缓消散,丘陵地区雾日较少。
4.建设条件
全线粘土分布广,细粒土储量丰富,粗粒土储量相对不足。沿线料场土其CBR指标可满足要求,可做为路堤填料,但大部分为高、低液限粉土,故浸水部分的路堤不应直接采用。
全线石料较丰富,可采用较新鲜的灰岩、泥质灰岩作石料。天然粗、细骨料料场缺乏,因此制备混凝土所需的粗、细骨料需从外地调运或利用本地丰富的灰岩、泥质灰岩石料资源,机械粉碎制备骨料。大批量的河砂需从道县、桂阳等处调运,水泥、钢材可从衡阳、郴州等处调运。外购材料运输条件较好,可通过S215线和沿线机耕道直接运至工地。
春陵河水可作工程用水,此外,沿线泉点众多,大多水量较大,分布于碳酸盐岩地段,水量稳定,由异地补给,水质较好,多被当地人民作为生活用水,可利用为施工作业队伍的生活用水。
用电较为方便,路线附近有送电线路可供搭接。
5.与周围景观和自然环境相协调的情况
在路线平纵面设计,尽量充分利用地形,以减少土石方工程数量,并采取一些防护措施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全线都进行了绿化及环保设计,选择取土弃土区时考虑了水土保持,便于复垦。
6.设计的整体思路
6.1线路布设原则
(1)结合地形、地质、水文等因素布线。
(2)合理选用技术标准,在保证行车舒适、安全、迅速,并满足交通量增长需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工程数量,降低工程费用,缩短线路里程,并有利于施工和养护。
(3)在符合技术标准的前提下,少占用农田,拆迁建筑物,少破坏山塘水库等水利设施。
(4)注意立体线型,做好平、纵组合,确保行车舒适安全。
(5)选定线路尽量与沿线城镇发展规划相配合,从而使公路建设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6)尽量避开沿途高压线、通讯光缆。
(7)重视环境保护,尽量减少公路建设对自然景观的破坏。
6.2路基、路面及排水、防护
6.2.1 路基设计
6.2.1.1 设计原则与依据
路基设计根据沿线地形、地质、气象、水文等自然条件及环境保护的要求,因地制宜,采取必要的排水防护工程,防止各种不利的自然因素对路基造成的危害,以保证路基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路基宽度按初步设计评审意见及设计委托函要求采用,全线路基宽度28m。
6.2.1.2 路幅划分
本设计路幅划分为路面行车道宽4×3.75m,中央分隔带3.0m,硬路肩宽度2×2.5m,土路肩宽度2×0.75m,设计路面横坡行车道采用2%,路肩采用3%。
公路用地范围为路堤两侧排水沟以外,路堑坡顶截水沟边缘以外2m。
6.2.1.3 超高、加宽方式
本设计圆曲线路段路基加宽方式按线形加宽。
平原微丘区平曲线半径小于2500m时,按规范规定设置超高,超高方式按中轴旋转,设计高程为路中线标高。
6.2.1.4 边坡
填方边坡坡比:土路堤填筑高度h≤8m时,坡比1:1.5;当8m20m时,坡比采用1:2.0。设排水沟地段留1.0m护坡道。当自然横坡陡于1:5时。路堤基底应挖台阶。
挖方边坡坡比:路堑边沟外留1m宽碎落台,边坡视地质条件而定,坡度变化处根据地质部门意见部分路段设置1m宽碎落台,倒坡4%。
6.2.2 路面设计原则、依据、结构类型
6.2.2.1 设计原则
根据路面的使用要求及气候、水文、地质、材料,实践经验及施工养护条件等情况,遵循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方便施工、利于养护、经济合理的原则,并且结合环境治理进行设计,重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运用。
6.2.2.2 设计依据
路面设计根据交通部部颁《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J014-97)、《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93)及工可报告提供的交通量等资料进行。
6.2.2.3 结构类型
沥青混凝土路面使用初期交通量为4221辆/日,使用初期标准轴载(BZZ-100)作用次数为971次/日,属重型交通,设计使用年限12年,设计使用年限内轴载作用次数为3388100次。具体见附图。
6.2.3排水、防护
6.2.3.1 排水
根据本地区的降水量、暴雨强度以及沿线水文地质情况,石质挖方路段设0.6m×0.6m矩形边沟,土质挖方地段设0.6m×0.6m梯形边沟;农田地段水网密布及排水不畅的填方地段设排水沟,对汇水面积较大的山坡挖方地段于坡顶以外5m设置截水沟。
6.2.3.2 防护
整个填方路段设置满铺和方格草皮护坡,根据土质情况,分别设置各种骨架护坡。
6.3桥梁、涵洞
6.3.1 技术标准
设计荷载:汽车—20 挂车—100
设计洪水频率:大中桥1/100,小桥涵1/50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小于0.35s
6.3.2 桥涵数量
本合同段有涵洞3道,分别为钢筋砼盖板涵和圆管涵。设有钢筋混泥土连续梁桥一座。
6.4环境保护
本设计道路两侧全部植树种草绿化,以美化环境,降低汽车行驶时的噪音,吸纳汽车排放的CO和NO2等废气。切方碎落台内植低矮常绿灌木,纵向间距2m;填方路堤边坡上常绿乔木和灌木错开种植。
6.5筑路材料
本路段材料供应使用外购方式。
沿线水源较丰富,生活用水和工程用水均可就近采用。


第二篇 开题报告
前沿:对一位大学本科毕业生来说,毕业设计水平是衡量其对大学期间所学专业知识掌握程度的一个直接体现。因此,作好毕业设计至关重要,开题报告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毕业设计的进展。
以下是我此次毕业设计所要进行的路基路面综合设计的各个项目的具体情况。
一.设计资料
1)线路概况
常张高速公路是交通部规划的国家重点干线公路泉州至毕节线的一段,是湖南省“十五”期间公路建设重点项目之一,是湖南“一纵四横”主骨架和省会长沙通往张家界国际旅游区公路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常张高速公路东起常德檀树坪与长常高速公路终点相接,沿线穿越常德市、桃源县、慈利县、张家界市,主线全长160.78公里,工程总投资66.393亿元。常张高速公路主线采用双向四车道,行车速度分别为120公里/小时、100公里/小时和80公里/小时。路基宽分别为28米、26米和24.5米。全线设常德、常德南、斗姆湖、岗市、岩泊渡等11处互通式立交、分离式立交桥86处,各种桥梁213座,总长26.976公里。其中特大桥10座,大桥39座;隧道3座,总长2007米。
常张高速是构建全省高速公路主骨架网,改善湘西北地区交通环境,加速我省经济发展、特别是加速湘西北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2)设计标准
主要技术标准
按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公路勘测规范》(JTJ061-99)《公路工程地质勘测规范》(JTJ064-98)等有关规定采用高速公路标准,高速公路采用全立交、全部控制出入。
(一) 计算行车速度120km/h,路基宽度为28m,双向四车道,中央分隔带4.5m,土路肩为2×0.75m,硬路肩为2×3.5m,行车道4×7.5m
(二) 中央两侧路缘带2×0.5m。
(三) 桥涵设计荷载:汽车一级。
(四) 特大桥设计洪水频率:1/300,中大桥、小涵洞及路基设计洪水频率1:100。
(五) 路基设计。应贯彻路基稳定性及少占耕地为原则。排水设计重现期为5年,设计洪水频率为100年一遇。
(六) 路面设计。根据交通量情况及公路性质设计机动车道的路面结构。设计交通量为标准轴载BZZ-100。根据我国的《公路自然区划标准》(JTJ003-86) ,常张路属于东南湿热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集中,雨型季节性强。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附录A的沥青路面时施工气候分区,湖南属于热区,最底月平均气温大于0℃,另外根据湖南常德地区的年降水量大于100mm,属于多雨潮湿地区。根据《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6-98)的沥青路用性能气候分区,湖南常德地区属夏炎热冬温区1-4区。
二、设计内容及基本步骤
公路设计的基本方法是根据道路使用要求和当地自然情况,参照有关规范和经验,考虑技术和经济条件,选定合理的结构方案,绘出设计施工图纸,作为施工依据。具体步骤和方法如下:
1).资料收集
根据毕业设计任务书的内容与要求,结合选题查阅国内外有关公路设计文献和教材等资料,深入了解公路设计有关要求、设计步骤以及当前达到的设计水平和最新技术等。在此基础上撰写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充分理解本设计资料和设计要求,明确设计目标和设计思想,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设计遇到的问题。
2).选线
路线设计应在保证行车安全、舒适、迅速的前提下,使工程数量小,造价低,营运费用省,效益好,并有利于施工和养护。在工程量增加不大时,应尽量采用较高的技术指标,不应轻易采用最小指标或低限指标,也不应片面追求高指标。
选线应同农田基本建设相配合,做到少占田地;通过名胜、风景、古迹地区的公路应与环境、景观相协调,并适当照顾美观。选线时应对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进行深入勘测,并注意环境的保护。
该步骤本设计资料已给,不需完善。
3).纵断面设计
沿着道路中线竖直剖切然后展开即为路线纵断面。纵断面设计的主要任务就是根据汽车动力特性、道路等级、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以及工厂经济性等,研究起伏空间线几何构成的大小及长度,以便达到行车安全迅速、运输经济合理及乘客感觉舒适的目的。
纵断面设计方法和步骤:
① .准备工作:在拉坡之前先绘出纵断面图。同时应收集和熟悉有关资料,并领会设计意图和要求。
② .标注控制点:控制点是指影响纵坡设计的标高控制点。
③ .试坡:在已标出“控制点”、“经济点”的纵段面图上,试定出若干直线坡。对各种可能坡度线方案反复比较,最后定出既符合技术标准,又满足控制点要求,且土石方较省的设计线作为初定坡度线,将前后坡度线延长交汇出变坡点的初步位置。
④ .调整:将所定坡度与选线时坡度的安排比较,二者基本相符,若有较大差异时应全面分析,权衡利弊,决定取舍。然后对照技术标准检查设计的最大纵坡、最小纵坡、坡长限制等是否满足规定,平、纵组合是否恰当,以及路线交叉、桥隧和接线等处的纵坡是否合理,若有问题进行调整。调整方法是对初定坡度线平抬、平降、延伸、缩短或改变坡度值。
⑤ .核对:选择有控制意义的重点横断面,如高填深挖、地面横坡较陡路基、挡土墙、重要桥涵以及其它重要控制点等,在纵断面图上直接读出对应桩号的填、挖高度,利用纬地道路辅助设计系统检查是否填挖过大、坡脚落空或过远、挡土墙工程过大、桥梁过高或过低、涵洞过长等情况,若有问题应及时调整纵坡。
⑥ .定坡:经调整核对无误后,逐段把直线坡的坡度值、变坡点桩号和标高确定下来。
⑦ .设置竖曲线:根据技术标准、平纵组合均衡等确定属曲线半径,计算竖曲线要素。
4).横断面设计
道路的横断面,是指中线上各点的法向切面,它是由横断面设计线和地面线所构成的。其中横断面设计线包括行车道、路肩、分隔带、边沟边坡、截水沟、护坡道以及取土坑、弃土堆、环境保护等设施。
横断面的设计要先确定路基的标准横断面。在标准横断面图中,一般要包括:路堤、路堑、半堤半堑、护肩路基、挡土墙路基、砌石路基等。
横断面的设计方法如下:`
①.在图纸上绘制地面线。
②.将“路基设计表”中的路基中心填挖高度点绘在图纸上,对于有超高和加宽的曲线路段,还应注明“左高”、“右高”、“左宽”、“右宽”等数据。
③.根据现场调查所得来的“土壤、地质、水文”资料参照“标准横断面图”,绘出路幅宽度,填或挖的边坡坡线,在需要设置各种支挡工程和防护工程的地方绘出该工程结构的断面示意图。
④.根据综合排水设计,画出路基边沟、截水沟、排灌渠等的位置和断面形式。必要时须注明各部分尺寸。此外,对于取土坑,弃土堆、绿化带等也尽可能绘出。经检查无误后,修饰描绘。
5).路基土石方调配
土石调配方法有多种,如积累法、调配图法及土石方计算表调配法等,目前生产上多采用土石方计算表调配法。
路基土石方具体调配步骤是:
1.土石方调配时在土石方数量计算与复核完毕的基础上进行的,调配前应将可能影响运输调配的桥涵位置、陡坡、大沟等注在表旁,供调配时参考。
2.弄清各桩号间路基填挖方情况并作横向平衡,明确利用、填缺与挖余数量。
3.在作纵向调配前,应根据施工方法及可能采取的运输方式定出合理的经济运距,供土石方调配时参考。
4.根据填缺挖余分布情况,结合路线纵坡的自然条件,本着技术经济和支农的原则,具体拟定调配方案。方法是逐桩逐段地将毗邻路段的挖余就近纵向调运到填缺内加以利用,并把具体调运方向和数量用箭头标明在纵向利用调配栏中。
5.经过纵向调配,如果仍有填缺或挖余,就应确定借土或弃土地点,然后将借土或弃土的数量和运距分别填注到借方或弃方栏内。
6.土石方调配后,应按下式进行复核检查:
横向调运+纵向调运+借方=填方
横向调运+纵向调运+弃方=挖方
挖方+借方=填方+弃方
6).路基防护工程设计
路基坡面防护工程应在稳定的边坡上设置,防护类型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边坡高度、环境条件、施工条件和工期等因素的影响,对于路基稳定性不足和存在不良地质因素的路段,应注意路基边坡防护与支挡加固的综合设计。边坡防护的方法有种草、铺草皮、植树等植物防护措施和护面墙、砌石(混凝土块)等工程防护措施。
7).支挡工程设计
路基支挡结构设计应满足在各种设计荷载组合下支挡结构的稳定、坚固和耐久;结构类型选择及设置位置的确定应安全可靠、经济合理、便于施工养护;结构材料应符合耐久、耐腐蚀的要求。
根据路基的填挖情况,确定挡土墙的形式,并拟定尺寸,进行挡土墙设计,绘制挡土墙设计图,并计算工程数量。
根据墙的结构特点,挡土墙可分为重力式、薄壁式、锚固式、垛式和加筋土式等类型。
8).路基排水设计
路基排水设计的任务就是把路基工作区内的土基湿度降低到一定的限度以内,保持路基长期处于干燥状态,确保路基及路面具有足够的强度与稳定性.
①、各种路基排水沟渠的设置应尽量不占农田并与水利建设相配合,必要时可适当地加大涵管孔径或增设涵管以利于农田排灌。
②、设计前必须进行调查研究,以使排水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做到正确合理。
③、排水设计要因地制宜,经济适用。排水沟渠应选择地形、地质较好的地段通过,以节约加固工程投资,对于排水困难和地质不良地段应进行特殊设计。
④、排水沟渠的出入口应尽可能引接至天然(原有)边沟,以减少桥涵工程,不应直接使水流入农田,损害农业生产。
⑤、排水构造物的设计,应贯彻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要能迅速有效地排除路基“有害水”,以免影响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保证公路运输畅通。
9).涵洞布置
涵洞主要是为排出地面水流(包括小河沟)而设置的横穿路基的小型排水构造物。
设计选用原则:桥涵应根据所在公路的使用任务、性质和将来的发展需要,按照适用、经济、安全和美观的原则进行设计。桥型的选择应符合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便于施工和养护的原则。公路桥涵应适当考虑农田排灌的需要。靠近村镇、城市、铁路及水利设施的桥涵,应结合各有关方面的要求,适当考虑综合利用。
10).路面设计
a.路面横断面设计
绘制横断面设计图,根据资料需分别设计出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
b.沥青路面结构设计
拟定三种路面结构设计方案。绘制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图,按规范采用专门计算程序进行路面结构计算和分析。
设计的内容包括原材料选择,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设计参数的确定,路面结构组合与厚度计算,以及路面结构的方案比选等内容,沥青路面结构设计除行车道部分路面外,对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还包括路缘带、硬路肩、加减车道、紧急停车带、收费站和服务区的场面设计,以及路面排水系统设计等。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路面不宜分期修建,对软土地基、填土路基,当已采取了技术措施后仍可能产生较大沉降,可按“一次设计,分期实施”的方法设计。即按远景交通量设计路面结构和厚度,但沥青面层分两次实施,第二期工程在开放交通1~3年后,待路基趋于稳定再施工,其他应按我国现行的《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执行。
c.排水设计
根据路面结构设计情况进行路表排水设计和路面内部排水设计。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路面排水,一般由路肩排水和中央分隔带排水组成,路肩排水由路面横坡、路缘带和硬路肩、路缘石形成的集水槽以及将地表水排除路基的泄水口和急流槽等组成,其过水断面原则上限制在路缘带、硬路肩、拦水路缘石之内(即集水槽之内)直线段的路基。其中央分隔带用现浇薄层水泥混凝土或预制混凝土小块封面时,可不设中央分隔带的地下排水系统;若中央分隔带采用种草皮或灌木时,视降雨量的大小设置盲沟、带孔排水管、横向排水管、纵向排水管等地下排水设施,在有超高的曲线段上,一般应在靠近超高内侧的中央分隔带设置浅碟式或凹形排水沟,在适当的位置设置雨水口(集水井)和地下横向排水管,将雨水排除路基路面排水设施的,按暴雨强度采用当地任意连续30min的最大径流。路面排水设计重现期规定:高速公路3~5年,一级公路2~3年,二级公路1~2年,其他要求可参照《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8-97)的部分


第三篇 路基路面综合设计
——湖南省常德~张家界高速公路综合设计
(本设计路段桩号K32+600-K34+000)

摘要:在依据相关道路设计规范与设计指导资料,并参考相关设计文献及有关工程实例的基础上,进行了常张高速公路路段(K32+600-K34+000)路基路面综合设计。
关键词:路基设计;涵洞结构设计;排水工程;水泥路面设计;沥青路面设计
此次毕业设计主要包括的内容如下:
1 路线设计:在已知平面图的情况下,进行纵断面的设计,要求线路顺畅,填挖平衡,经济合理。
2 路基设计:包括各个桩号的填挖计算,填挖较大地段的稳定分析,整个线路的土石调运借配等。
3 路面设计:路基在不同干湿状态下,所设计的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方案的比选,要求经济合理,便于施工并满足各设计规范要求。
4 路基、路面排水工程,高填挖地段的防护工程以及路基加固工程。这一部分相当重要,对于路基排水,采用了边沟、截水沟、平台排水沟、急流槽等排水设施;对于路面排水,了对路面进行了路拱设计,还进行中央分隔带的排水设计;对于特殊路段的防护和加固主要采用了骨架内植草和挡土墙。
5 桥梁、涵洞设计:包括桥梁类型、长度和横截面等;涵洞的形式(圆管型洞)和尺寸的设计。
6 专题研究:沥青路面车辙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引言
公路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明显。道路是一种带状三维空间结构物,包括路基、路面、桥涵、隧道等工程实体。道路设计是从几何与结构两大方面进行研究。道路的几何设计方面,主要研究汽车行驶与道路各个元素的关系,保证设计速度、预计交通量以及地形和其他自然条件下,满足行驶安全、经济、旅客舒适及路容美观要求;而在结构设计方面,对路基、路面、桥涵、隧道等工程设计基本的要求下:通过优化设计节约投资、减少养护维修。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确保设计年限内的使用要求。
1. 几何设计
几何设计及路线的设计。路线的布设以《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B01-2003)和《公路工程路线设计规范》(JTJ001-94)为依据,按高速公路的标准来进行设计。根据道路的等级及使用的任务和功能,合理的利用地形,正确的利用技术标准,保证线形的均衡性。路线设计对公路的平纵横三个面进行综合设计:保证路线的整体协调性,做到平面顺适,纵坡均衡、横面合理;同时考虑车辆的行驶时的安全舒适性以及驾驶员的视觉和心理的反应,并注意与当地的环境和景观相协调;遵循保护耕地、节约用地的原则,少拆房屋、方便群众、保护环境、保护古迹,力求使路线连续顺畅、舒适、安全、工程经济,尽量采用较高的技术标准。
本设计段起点里程桩号为K32+600,终点桩号为K34+000,其平纵曲线计算如下:
1.1 平曲线计算:
JD4:
设计资料:
X: 223018.000, Y:554844.000
里程:K32+600
α=
R=7201.000




主点桩号:
ZY: JD-T=K32+662.070-544.974=K32+117.096
YZ: ZY+L=K32+117.096+1087.875=K33+204.971
QZ: YZ- =K33+204.971- =K32+660.983
2. 结构设计
2.1 路基设计
2.1.1 路堤边坡稳定性验算
本设计任务段总长1759米,按设计标准共有87个设计横断面,其中填方路堤的K33+940横断面中最高填方高度为8.892米。所以路堤边坡稳定性验算采用此断面为验算对象。
如图所示,此断面高度为8.892米,顶宽为28.5米,采用挖台阶形式进行稳定性处理,下边坡坡度采用1:2.0,上边坡坡度采用1:1.5,。其横截面初步拟定如图所示。
路堤填土为粘土,土的粘聚力C=10KPa,摩擦角 ,容重为 ,荷载为公路-I级,汽车荷载为200KN。
分析过程如下:
(1) 以1:200的比例绘出路堤横断面。
(2) 将车辆荷载换算成土柱高(当量高度)。按以下公式换算土柱高度为

公式中: L——纵向分布长度(等于汽车后轴轮胎的总距),L=6.4
B——横向分布车辆轮胎最外缘间总距。
B=Nb+(N-1)d
其中:N为车辆数,为2;d为车身之间的净距,为1.3米;b为车身宽,为2.5米。则:
米 故

(3) 按 角法确定滑动圆心辅助线。由坡顶处作与水平线成 角的线即为滑动圆心辅助线。
(4) 在辅助线上选取不同的四个点作为圆心,绘出四条不同的位置的滑动曲线:一条通过路基的左1/8处;一条通过路基左边缘1/4路基宽度处;一条通过路基中线处;一条通过路基右边缘1/4路基宽度处。
(5) 按下面的计算公式与示图所得出的数据分别对4个滑动面进行计算:
再按下公式计算稳定系数:前沿:对一位大学本科毕业生来说,毕业设计水平是衡量其对大学期间所学专业知识掌握程度的一个直接体现。因此,作好毕业设计至关重要,开题报告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毕业设计的进展。
以下是我此次毕业设计所要进行的路基路面综合设计的各个项目的具体情况。
一.设计资料
1)线路概况
常张高速公路是交通部规划的国家重点干线公路泉州至毕节线的一段,是湖南省“十五”期间公路建设重点项目之一,是湖南“一纵四横”主骨架和省会长沙通往张家界国际旅游区公路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常张高速公路东起常德檀树坪与长常高速公路终点相接,沿线穿越常德市、桃源县、慈利县、张家界市,主线全长160.78公里,工程总投资66.393亿元。常张高速公路主线采用双向四车道,行车速度分别为120公里/小时、100公里/小时和80公里/小时。路基宽分别为28米、26米和24.5米。全线设常德、常德南、斗姆湖、岗市、岩泊渡等11处互通式立交、分离式立交桥86处,各种桥梁213座,总长26.976公里。其中特大桥10座,大桥39座;隧道3座,总长2007米。
常张高速是构建全省高速公路主骨架网,改善湘西北地区交通环境,加速我省经济发展、特别是加速湘西北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2)设计标准
主要技术标准
按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公路勘测规范》(JTJ061-99)《公路工程地质勘测规范》(JTJ064-98)等有关规定采用高速公路标准,高速公路采用全立交、全部控制出入。
(七) 计算行车速度120km/h,路基宽度为28m,双向四车道,中央分隔带4.5m,土路肩为2×0.75m,硬路肩为2×3.5m,行车道4×7.5m
(八) 中央两侧路缘带2×0.5m。
(九) 桥涵设计荷载:汽车一级。
(十) 特大桥设计洪水频率:1/300,中大桥、小涵洞及路基设计洪水频率1:100。
(十一) 路基设计。应贯彻路基稳定性及少占耕地为原则。排水设计重现期为5年,设计洪水频率为100年一遇。
(十二) 路面设计。根据交通量情况及公路性质设计机动车道的路面结构。设计交通量为标准轴载BZZ-100。根据我国的《公路自然区划标准》(JTJ003-86) ,常张路属于东南湿热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集中,雨型季节性强。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附录A的沥青路面时施工气候分区,湖南属于热区,最底月平均气温大于0℃,另外根据湖南常德地区的年降水量大于100mm,属于多雨潮湿地区。根据《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6-98)的沥青路用性能气候分区,湖南常德地区属夏炎热冬温区1-4区。
二、设计内容及基本步骤
公路设计的基本方法是根据道路使用要求和当地自然情况,参照有关规范和经验,考虑技术和经济条件,选定合理的结构方案,绘出设计施工图纸,作为施工依据。具体步骤和方法如下:
1).资料收集
根据毕业设计任务书的内容与要求,结合选题查阅国内外有关公路设计文献和教材等资料,深入了解公路设计有关要求、设计步骤以及当前达到的设计水平和最新技术等。在此基础上撰写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充分理解本设计资料和设计要求,明确设计目标和设计思想,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设计遇到的问题。
2).选线
计应在保证行车安全、舒适、迅速的前提下,使工程数量小,造价低,营运费用省,效益好,并有利于施工和养护。在工程量增加不大时,应尽量采用较高的技术指标,不应轻易采用最小指标或低限指标,也不应片面追求高指标。
选线应同农田基本建设相配合,做到少占田地;通过名胜、风景、古迹地区的公路应与环境、景观相协调,并适当照顾美观。选线时应对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进行深入勘测,并注意环境的保护。
该步骤本设计资料已给,不需完善。
3).纵断面设计
沿着道路中线竖直剖切然后展开即为路线纵断面。纵断面设计的主要任务就是根据汽车动力特性、道路等级、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以及工厂经济性等,研究起伏空间线几何构成的大小及长度,以便达到行车安全迅速、运输经济合理及乘客感觉舒适的目的。
纵断面设计方法和步骤:
⑧ .准备工作:在拉坡之前先绘出纵断面图。同时应收集和熟悉有关资料,并领会设计意图和要求。
⑨ .标注控制点:控制点是指影响纵坡设计的标高控制点。
⑩ .试坡:在已标出“控制点”、“经济点”的纵段面图上,试定出若干直线坡。对各种可能坡度线方案反复比较,最后定出既符合技术标准,又满足控制点要求,且土石方较省的设计线作为初定坡度线,将前后坡度线延长交汇出变坡点的初步位置。
⑪ .调整:将所定坡度与选线时坡度的安排比较,二者基本相符,若有较大差异时应全面分析,权衡利弊,决定取舍。然后对照技术标准检查设计的最大纵坡、最小纵坡、坡长限制等是否满足规定,平、纵组合是否恰当,以及路线交叉、桥隧和接线等处的纵坡是否合理,若有问题进行调整。调整方法是对初定坡度线平抬、平降、延伸、缩短或改变坡度值。
⑫ .核对:选择有控制意义的重点横断面,如高填深挖、地面横坡较陡路基、挡土墙、重要桥涵以及其它重要控制点等,在纵断面图上直接读出对应桩号的填、挖高度,利用纬地道路辅助设计系统检查是否填挖过大、坡脚落空或过远、挡土墙工程过大、桥梁过高或过低、涵洞过长等情况,若有问题应及时调整纵坡。
⑬ .定坡:经调整核对无误后,逐段把直线坡的坡度值、变坡点桩号和标高确定下来。
⑭ .设置竖曲线:根据技术标准、平纵组合均衡等确定属曲线半径,计算竖曲线要素。
4).横断面设计
道路的横断面,是指中线上各点的法向切面,它是由横断面设计线和地面线所构成的。其中横断面设计线包括行车道、路肩、分隔带、边沟边坡、截水沟、护坡道以及取土坑、弃土堆、环境保护等设施。
横断面的设计要先确定路基的标准横断面。在标准横断面图中,一般要包括:路堤、路堑、半堤半堑、护肩路基、挡土墙路基、砌石路基等。
横断面的设计方法如下:`
①.在图纸上绘制地面线。
②.将“路基设计表”中的路基中心填挖高度点绘在图纸上,对于有超高和加宽的曲线路段,还应注明“左高”、“右高”、“左宽”、“右宽”等数据。
③.根据现场调查所得来的“土壤、地质、水文”资料参照“标准横断面图”,绘出路幅宽度,填或挖的边坡坡线,在需要设置各种支挡工程和防护工程的地方绘出该工程结构的断面示意图。
④.根据综合排水设计,画出路基边沟、截水沟、排灌渠等的位置和断面形式。必要时须注明各部分尺寸。此外,对于取土坑,弃土堆、绿化带等也尽可能绘出。经检查无误后,修饰描绘。
5).路基土石方调配
土石调配方法有多种,如积累法、调配图法及土石方计算表调配法等,目前生产上多采用土石方计算表调配法。
路基土石方具体调配步骤是:
1.土石方调配时在土石方数量计算与复核完毕的基础上进行的,调配前应将可能影响运输调配的桥涵位置、陡坡、大沟等注在表旁,供调配时参考。
2.弄清各桩号间路基填挖方情况并作横向平衡,明确利用、填缺与挖余数量。
3.在作纵向调配前,应根据施工方法及可能采取的运输方式定出合理的经济运距,供土石方调配时参考。
4.根据填缺挖
余分布情况,结合路线纵坡的自然条件,本着技术经济和支农的原则,具体拟定调配方案。方法是逐桩逐段地将毗邻路段的挖余就近纵向调运到填缺内加以利用,并把具体调运方向和数量用箭头标明在纵向利用调配栏中。
5.经过纵向调配,如果仍有填缺或挖余,就应确定借土或弃土地点,然后将借土或弃土的数量和运距分别填注到借方或弃方栏内。
6.土石方调配后,应按下式进行复核检查:
横向调运+纵向调运+借方=填方
横向调运+纵向调运+弃方=挖方
挖方+借方=填方+弃方
6).路基防护工程设计
路基坡面防护工程应在稳定的边坡上设置,防护类型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边坡高度、环境条件、施工条件和工期等因素的影响,对于路基稳定性不足和存在不良地质因素的路段,应注意路基边坡防护与支挡加固的综合设计。边坡防护的方法有种草、铺草皮、植树等植物防护措施和护面墙、砌石(混凝土块)等工程防护措施。
7).支挡工程设计
路基支挡结构设计应满足在各种设计荷载组合下支挡结构的稳定、坚固和耐久;结构类型选择及设置位置的确定应安全可靠、经济合理、便于施工养护;结构材料应符合耐久、耐腐蚀的要求。
根据路基的填挖情况,确定挡土墙的形式,并拟定尺寸,进行挡土墙设计,绘制挡土墙设计图,并计算工程数量。
根据墙的结构特点,挡土墙可分为重力式、薄壁式、锚固式、垛式和加筋土式等类型。
8).路基排水设计
路基排水设计的任务就是把路基工作区内的土基湿度降低到一定的限度以内,保持路基长期处于干燥状态,确保路基及路面具有足够的强度与稳定性.
①、各种路基排水沟渠的设置应尽量不占农田并与水利建设相配合,必要时可适当地加大涵管孔径或增设涵管以利于农田排灌。
②、设计前必须进行调查研究,以使排水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做到正确合理。
③、排水设计要因地制宜,经济适用。排水沟渠应选择地形、地质较好的地段通过,以节约加固工程投资,对于排水困难和地质不良地段应进行特殊设计。
④、排水沟渠的出入口应尽可能引接至天然(原有)边沟,以减少桥涵工程,不应直接使水流入农田,损害农业生产。
⑤、排水构造物的设计,应贯彻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要能迅速有效地排除路基“有害水”,以免影响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保证公路运输畅通。
9).涵洞布置
涵洞主要是为排出地面水流(包括小河沟)而设置的横穿路基的小型排水构造物。
设计选用原则:桥涵应根据所在公路的使用任务、性质和将来的发展需要,按照适用、经济、安全和美观的原则进行设计。桥型的选择应符合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便于施工和养护的原则。公路桥涵应适当考虑农田排灌的需要。靠近村镇、城市、铁路及水利设施的桥涵,应结合各有关方面的要求,适当考虑综合利用。
10).路面设计
a.路面横断面设计
绘制横断面设计图,根据资料需分别设计出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
b.沥青路面结构设计
拟定三种路面结构设计方案。绘制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图,按规范采用专门计算程序进行路面结构计算和分析。
设计的内容包括原材料选择,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设计参数的确定,路面结构组合与厚度计算,以及路面结构的方案比选等内容,沥青路面结构设计除行车道部分路面外,对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还包括路缘带、硬路肩、加减车道、紧急停车带、收费站和服务区的场面设计,以及路面排水系统设计等。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路面不宜分期修建,对软土地基、填土路基,当已采取了技术措施后仍可能产生较大沉降,可按“一次设计,分期实施”的方法设计。即按远景交通量设计路面结构和厚度,但沥青面层分两次实施,第二期工程在开放交通1~3年后,待路基趋于稳定再施工,其他应按我国现行的《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执行。
c.排水设计
根据路面结构设计情况进行路表排水设计和路面内部排水设计。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路面排水,一般由路肩排水和中央分隔带排水组成,路肩排水由路面横坡、路缘带和硬路肩、路缘石形成的集水槽以及将地表水排除路基的泄水口和急流槽等组成,其过水断面原则上限制在路缘带、硬路肩、拦水路缘石之内(即集水槽之内)直线段的路基。其中央分隔带用现浇薄层水泥混凝土或预制混凝土小块封面时,可不设中央分隔带的地下排水系统;若中央分隔带采用种草皮或灌木时,视降雨量的大小设置盲沟、带孔排水管、横向排水管、纵向排水管等地下排水设施,在有超高的曲线段上,一般应在靠近超高内侧的中央分隔带设置浅碟式或凹形排水沟,在适当的位置设置雨水口(集水井)和地下横向排水管,将雨水排除路基路面排水设施的,按暴雨强度采用当地任意连续30min的最大径流。路面排水设计重现期规定:高速公路3~5年,一级公路2~3年,二级公路1~2年,其他要求可参照《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8-97)的部分


第四篇 毕业设计总结
通过本次路基路面综合设计,掌握了道路各阶段的设计内容以及相应的规范要求,同时熟练掌握了AutoCAD绘图工具及计算机数据处理和文字编辑系统工具,达到熟练从事公路专业工作的能力,为毕业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某高速公路路基路面工程综合设计,本人设计任务段全长1400m,即K32+600~K34+000。公路路线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并进行路基土石方的计算与调配,路基稳定性分析和计算、挡土墙的设计与计算、排水工程、防护工程的设计,路面结构设计,这些设计满足规范的同时也必须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同当地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等方面相联系,使得所设计的公路既经济又美观同时又能满足性能要求。
通过本次设计,深入了解了土木工程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为以后实际工作的专业专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了解了当今国际土木工程的技术及其发展,掌握了一些外文资料的参考和翻译技巧;学会了一些计算机编程理论和方法,培养了“计算机思维”能力和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整个毕业设计,首先,作为毕业生可以通过设计研究巩固自己的专业知识,熟悉以后的工作环境和工程实际;其次,学会用自己的观点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发现问题再去解决问题;另外,学会了一些平时学不到的东西,如计算机的实际的软硬件的操作和应用,处理工程实践中的人际关系等等。这些都将会在无形当中有益于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市政工程施工

返回版块

1753 条内容 · 0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建虎高速K16+000-K24+000段施工图设计

建虎高速K16+000-K24+000段施工图设计---东北林业大学毕 业 设 计 任 务 书题目:建虎高速K16+000-K24+000段施工图设计任务内容(包括内容、计划、时间安排、完成工作量与水平具体要求)一、内容1.结合建三江至虎林公路的预测交通量及公路相应的任务与性质确定公路等级;2.根据建虎公路K16+000-K24+000段的实际确定施工图设计的主要技术指标;3.进行建虎公路K16+000-K24+000段的路线平面设计;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