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环保工程 \ 规范资料 \ 浅谈高速公路的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

浅谈高速公路的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

发布于:2015-09-07 15:18:07 来自:环保工程/规范资料 [复制转发]
   1 厦蓉高速公路贵州境简介
  厦蓉高速公路起于厦门,经福建漳州,江西瑞金,广西桂林,贵州都匀、贵阳、毕节等地,止于四川成都,是国家高速公路“7918”(七射九纵十八横)网内18条东西向高速公路的第16条。2006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制定了建设贵阳至广州快速铁路和贵阳至广州的厦蓉高速公路贵阳至水口段的重大决策,从2007年9月18日我省向交通部报送关于请求将厦蓉高速公路贵阳至水口段列入“十一五”建设规划的请示,到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这条高速公路建设,仅用了7个月零9天。
  厦蓉高速公路贵州水口至都匀段同时也是贵州省规划的“3388”(三纵三横八连八支)骨架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起点位于贵州省黎平县水口乡与广西交界的唐俾,终点在都匀市火石坡,全长208公里,设计时速100公里/小时,总投资概算为199亿元,全线分水口至榕江格龙、榕江格龙至都匀两个项目进行施工,设计工期为4年。厦蓉高速公路贵州水口至都匀段在都匀与贵新公路相连,由水口经广西三江、桂林直达广州,可将贵阳至广州的距离缩短到887公里,开车仅需8个多小时。厦蓉高速公路建成后,贵州将与包括广州、深圳、珠海和香港、澳门在内的整个珠三角地区连为一体,对从根本上改变贵州的落后面貌、促进全省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都具有非常深远的战略意义。
  
   2 厦蓉高速公路贵州境存在的环境问题
  2.1环境污染。城镇生活废弃物、工业三废及矿山开发等废弃物的排放,农药、化肥的过多使用,使有的地区的土壤、地表水及地下水都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2.2崩塌、滑坡、泥石流。这是贵州一些地区发生较多的地质灾害,其发生频率较高,突发性强,常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特别是厦蓉高速经过地区,这里河流溯源侵蚀强烈,加之人口密度大,资源较多开发,因而成为全省滑坡、崩塌、泥石流较多的地区。近年来随着土地资源开发强度不断增大,也有日益加剧之势。
  2.3岩溶石漠化。岩溶石山区土层稀少,加之土地过度开发造成的水土流失,使岩质地面大范围扩展而形成岩溶石漠景观。
  2.4.洼地洪涝。这是岩溶区的又一种地质灾害,其发生频度较高、分布范围较广,而且受灾的地方多是良田沃土之所在,每年由此造成的农业歉收损失较大。森林植被破坏,土壤侵蚀严重,是洼地洪涝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因而这种灾害的高发区往往就是岩溶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地区。
  2.5.岩溶塌陷。主要发生在岩溶地下水开发强度大,特别是井采集中的城镇工矿区。水城、安顺及贵阳等岩溶地下水开发历史较长的城市,是岩溶塌陷集中发育的地区,随着地下水的开发强度及范围增大,岩溶塌陷有不断蔓延的趋势。
  随着厦蓉高速公路在贵州的建设,建设过程中的一些活动进一步加剧了该地区存在的这些环境问题,对当地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规范资料

返回版块

10.97 万条内容 · 224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长三角区域创新系统的定性和构成

  对长三角区域创新系统的基本概念、主要特征及其在国家创新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进行深入的定性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和创新环境的要素角度以及上海市创新子系统、浙江省创新子系统和江苏省创新子系统的角度分析长三角区域创新系统的构成.建立了开展长三角区域创新系统实证研究的前提和基础。  1长三角区域创新系统的定性  1.1基本概念  长三角区域创新系统是指在地域相连、人缘相亲、文化相通、经济相融的江浙沪三个省级行政区范围内.各地各级政府、各类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介组织、金融机构等创新主体,密切联系、分工协作、联动发展、高度一体化,在法律、政策、体制等创新环境中.促进知识、信息、技术、资本、设备等各种创新资源通畅流动,共享互补。形成的跨行政区域创新系统。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