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结构 \ 砖混结构 \ 框架核心筒结构设计高层建筑论文

框架核心筒结构设计高层建筑论文

发布于:2015-09-06 20:23:06 来自:建筑结构/砖混结构 [复制转发]
框架核心筒结构设计高层建筑论文

论文栏目:高层建筑论文



1综合介绍
某研发中心(A楼、B楼),A楼地上26层;B楼地上12层,裙房3层,地下室2层。A楼标准层平面布置图如图1所示。A楼高度为97m,B楼高度为46.6m。该场地类别为Ⅱ类;地面粗糙度为B;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a;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及加速度为第二组,0.1g。基本图1某研究中心A楼标准层平面布置图能源技术与管理EnergyTechnologyandManagement2014年第39卷第6期148Vol.39No.62014年12月Dec.,2014王婷,等浅谈高层建筑框架-核心筒结构设计的体会风压:高层0.40kN/m2,多层0.35kN/m2,基本雪压为0.35kN/m2。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A楼下基础为桩基,其余为筏板基础。该工程的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体系:A楼为框架-核心筒结构;B楼为框架-抗震墙结构;裙房部分为框架结构。抗震等级:地下二层剪力墙三级、框架三级;地下一层及裙房剪力墙二级、框架二级;A楼剪力墙二级、框架二级;B楼剪力墙二级、框架三级。
2计算分析
2.1结构设计优化分析
某研发中心A楼标准层平面布置图如图1所示,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墙厚350mm,框架柱截面为900mm×900mm,底部混凝土强度为C50,底部加强区位置为负一层至5层楼面,经SATWE计算结构框架楼层地震剪力如表1所示。表1框架部分分配的楼层地震剪力表1中的数据不满足《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9.1.11条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6.7.1.2条对筒体结构的“框架部分各层地震剪力的最大值不宜小于结构底部总地震剪力的10%”的要求。分析该结构,由于外周框架柱的柱距过大,柱截面偏小,梁高偏小,造成其刚度过低、核心筒刚度过高,结构底部剪力主要由核心筒承担。在强烈地震作用下,核心筒墙体可能损伤严重,经内力重新分布后,外周框架会承担较大的地震力作用。结构设计不合理。现将底部框架柱截面改为1100mm×1100mm,并适当增大梁截面后,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表2调整后的框架部分分配的楼层地震剪力调整后柱承受的剪力百分比满足要求规范“不小于结构底部总地震剪力的10%”要求。结构体系合理。
2.2角柱的概念设计
角柱因受力较小,底部框架柱增大截面后,角柱截面仍为900mm×900mm,小于一般框架柱截面,此时周期、地震力与振型输出文件结果如表3所示。表3角柱截面为900mm×900mm时的周期、地震力与振型输出文件注:计算结果由中国建筑科学院编制的PKPM(2010年新规范V1.3)系列程序和多层及高层建筑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与设计软件计算。由表3可知,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自阵周期Tt=2.0349;结构平动为主的第一自阵周期T1=2.7420。周期比Tt/T1=2.0349/2.7420=0.74<0.85,满足规范要求。但研究《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9.1.4条“筒体结构的楼盖外角宜设置双层双向钢筋”,是由于筒体结构的双向楼板在竖向荷载的作用下,四周外角要上翘,为了防止楼板裂缝的产生,所以规范提出应该加强构造。结合框架-核心筒模型的结构整体空间振动简图分析,框架-核心筒结构在受扭转为主的阵型下,角柱平面外变形最大,是结构最容易破坏的地方,也是概念设计中最应该加强的地方。受建筑功能限制,角柱只能加大到与框架柱相同1100mm×1100mm。加大角柱后的周期、地震力与振型输出文件结果如表4所示。
3总结框筒设计的体会
(1)框架-核心筒设计应注意框架部分的合理设计,避免出现由于外周框架柱的柱距过大,柱截面偏小,梁高偏小,造成其刚度过低、核心筒刚度过高,结构底部剪力主要由核心筒承担的情况产生。
(2)为控制结构的周期和位移,在核心筒截面基本确定的情况下,墙加大梁柱的截面,可有效增加结构的抗侧刚度。但当柱与核心筒相距较远时,要综合考虑梁高与楼层净空的关系。
(3)注重概念设计,加大角柱截面。文中对角柱加大前后,结构整体计算结果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发现角柱是否加大对实际的计算结果影响甚微。但应考虑到角柱应力滞后,结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9.1.4条“筒体结构的楼盖外角宜设置双层双向钢筋”的设置原因是由于筒体结构的双向楼板在竖向荷载的作用下,四周外角要上翘,为了防止楼板裂缝的产生,所以规范提出应该加强构造。
4加强框架-核心筒结构的抗震措施
(1)筒体角部不宜开洞,不可避免时,筒角内壁至洞中距离≥500mm和墙厚度。
(2)角柱截面尺寸的变化与核心筒墙厚的变化错开。
(3)核心筒外缘楼板不宜开大洞口。
(4)核心筒内部楼板,厚度≥120mm,双层双向配筋。
(5)楼面梁不宜支承在核心筒外围连梁上。
(6)筒体结构的楼盖外角宜设置双层双向钢筋。

全部回复(1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结构狂徒张三

    感谢楼主分享,大致对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有一个认识,很有用

    2023-08-08 16:36:08

    回复 举报
    赞同1
  • 汇散不尽
    汇散不尽 板凳
    感谢楼主分享
    2018-10-11 11:24:11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砖混结构

返回版块

10.1 万条内容 · 415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网友问答精选(结构之一)

网友问答精选(结构之一)问:(08G101-11)P75 平行梁方向,是否需要加梁底支座负筋?板筋如何排布?答:平行梁方向,梁中无需加板的支座负筋,板筋从距梁50MM处开始排布。问:(03G101-3)筏板和防水底板如何连接?答:图集上没有此节点。有两点建议:1、断开做防水最好;2、45度放角上去,防水底板中钢筋入筏板(沉降处理好)。图集上没节点的情况,应请设计院出施工图。问:(03G101-1)P36 当上柱钢筋小于下柱钢筋的直径时,怎么处理?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