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施工技术 \ 建筑施工 \ 建筑施工企业人才培养路径分析

建筑施工企业人才培养路径分析

发布于:2015-09-04 23:21:04 来自:施工技术/建筑施工 [复制转发]
建筑施工企业人才培养路径分析

论文栏目:建筑施工论文



一、制定良好的人才招聘制度
近些年来,随着大学生就业的灵活性以及户籍制度的打破,很多建筑施工企业每年招聘的大学生会随后流失很大一部分。究其原因,有大学生自身的因素,也有不少施工单位在接收大学生后,存在教育、培养、管理等方面的原因。所以,不要简单地认为把大学生招聘到单位,就算是施工企业的一名人才,随后的开发和使用更为重要。所以,在引进人才前要认真做好计划,在招聘时要实事求是地操作,在引进后要做好思想引导。
二、合理开发和使用人才
1.在管理决策层要大力提倡和使用复合型人才
企业要从长远战略、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牢固树立人才就是财富、就是效益、就是竞争力、就是发展后劲的观念。要建立一套完整的选贤任能用人机制,把那些真正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人才选拔任用到领导岗位。同时,在政策上向他们倾斜,多给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方便和帮助,为优秀人才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创造更为良好的条件,努力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以及适当的物质待遇留人。
2.在技术管理上要大胆任用专业人才
知识经济时代,专业技术知识就是第一生产力,就是企业创造利润、产生经济效益的源动力。因此,建筑施工企业既要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内部环境和氛围,又要建立适合施工企业实际需要的人才引进机制,在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本企业内部人才资本存量的同时,积极大胆地实施人才引进战略。对短缺的专业技术人才可到社会人才交流中心招聘,或到高等院校选择专业对口的毕业生,充实到本企业的主要技术管理岗位上来。同时,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聪明才智,使他们的知识转化为企业的生产力,从而创造更佳经济效益。
3.在劳务用工上要不拘一格
国有施工企业要打破条条框框的限制,在管好用好企业自有固定工人的同时,不足人员要尽可能从社会上招募季节性合同制农民工来补充解决。农民工的劳务报酬相对较低,而且便于管理,有利于降低企业劳动力成本、提高效益。但在雇用农民工时,要注意处理好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不能歧视农民工,在各种补贴和劳保待遇上要与企业职工同等对待,使他们感受到自己是企业的员工,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努力干好本职工作,为企业多创效益。二是施工企业要创造条件,尽可能与农民工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三、多种渠道留住人才
培养一个人才不容易,可留住一个人才更是难上加难。首先,施工企业工作环境的艰苦,精神生活的欠缺,已经让他们厌倦,相对较低的薪酬让他们更向往好的企业。德、能、勤、绩,有形化、数学化的考核机制一定要跟上,让真正干事的人有所回报。
1.公平的薪酬激励机制
举个最简单的道理,同样是从事煤炭建筑施工,同样的职位,每天的工作几乎相同,在本施工企业月薪3000元,而别的施工企业月薪6000元甚至更高,人往高处走,薪酬的差别,人才肯定流向待遇好的企业。这是在不同施工企业的比较,有的施工企业仍在吃大锅饭,干多干少一个样,出工不出工一个样,职位不同,责任不同,薪酬却相差无几,这样也就挫伤了先进职工的积极性。所以,必须建立以岗论薪、以贡献取酬的分等级的公平公正的薪酬激励机制。
2.更高的岗位激励机制
唯才是举,当人才能担起更高岗位的工作时,要及时适时地调整岗位,做到人尽其才。合理的考核机制为人才的成长找到合理的依据,岗位上各项安全、质量、效益等指标要标准、量化,尽可能做到公平公正,通过考核,把真正有能力的人显现出来,根据考核结果一定让成绩突出的人才,到更能发挥才干的岗位上来。而不是唯亲任用,帮派主义、权钱交易。好的考核用人机制,是留住人才的又一途径。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建筑施工

返回版块

65.73 万条内容 · 1535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论建筑工程施工环节的质量管控路径

论建筑工程施工环节的质量管控路径 论文栏目:建筑施工论文 1关于建筑工程施工环节质量控制程序的分析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对原材料的质量环节的优化,可以满足日常工作的开展,比如事前控制环节,这是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整体质量效率提升的关键。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比如施工结构的优化、组织管理体系的健全、检测方式、检测设备的应用等。通过对这些环节的管理,可以保证材料质量水平的提升,以满足工程的技术应用标准。通过对这些建筑工程项目关键材料的控制,来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稳定运行。工程开工之前,需识图、审图,再进行图纸会审工作,在建筑工程项目开工前,相关技术人员应认真细致的分析施工图纸,从有利于工程施工的角度和利于建筑工程质量方面提出改进施工图意见。收集国家及当地政府有关部门颁布的有关质量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文件及质量验收标准;工程建设参与各方的质量责任和义务,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的要求、标准,质量问题处理的要求等,这些是进行质量控制的重要依据。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