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暖通空调 \ 采暖供热 \ 关于供热系统的实际应用分析

关于供热系统的实际应用分析

发布于:2015-08-27 16:24:27 来自:暖通空调/采暖供热 [复制转发]
  在室内采暖设计中如何选择系统的供热形式,对供热系统本身运行及使用效果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在一般民用建筑采暖室内设计中,单管垂直式系统正以其较好的供热效果,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着,然而,对于顺流式单管垂直式热水采暖系统在实际应用中普遍出现的上热下冷的问题,许多设计者采用了倒流式这一供暖形式,关于这一供暖形式目前看法不一,本文以哈尔滨某一个五层住宅为例,对其中一根立管进行分析计算,以此就顺流式和倒流式2种供热形式进行分析比较。计算条件热媒供回水温度为7095,采暖立管单侧连接散热器,散热器为M132型,计算热损失时要充分考虑采暖热压的影响、采暖楼层修正系数、散热器片数,计算时要取整数。散热器片数计算,对于单管垂直式供热系统,由于每组散热器的进出口水温沿流动方向是变化的,所以每组散热器的进出口水温必须逐一计算如下式中,为所在立管该组散热器以外的各层散热器的散热量,Q为所在立管所有散热器的散热量。造成此项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主要是热压作用。虽然黑龙江省建筑设计统一技术规定及有关手册上给出楼层热压修正系数,但是低层还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由于设计本身存在弊端。即目前绝大多数采暖设计工作者对于立支管及顶层干管的散热量不予计算,因此,导致理论计算的散热量与房间采暖系统总的散热量的偏离。天气的影响。其主要因素是受室外降雪、积雪及雪溶化时冷辐射及对建筑物吸收热量的影响,致使底层用户普遍比楼上低35,因此,曾有设计者建议对低层耗热量再增加152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采暖供热

返回版块

20.38 万条内容 · 585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国内外供暖的管理水平和技术分析

  我国的供暖事业面临着高速发展的良好机遇和严峻挑战。供暖面临的主要问题供暖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低,供暖质量差,能源有效利用率低,用户欠费现象严重,供需矛盾突出在一些夏热冬冷地区,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有供暖的需要,对环境污染严重。因此如何针对我国情,进行供暖现代化改革已是迫在眉睫的问题。纵观供热改革的发展趋势,我们不难看出供热改革总体的趋势是,提高供热的效率,改善供热质量,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行之有效的方法是采暖建筑按照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建造,实行热计量并基于热耗收费,采用高效的供热管网和热源形式。国外供热的案例研究芬兰的供热状况在芬兰,集中供热是采暖的主要方式,并且来源于热电联产的住宅建筑通过楼栋级热力站与区域供热外网相连,楼栋热计量是最普遍的热计量方式。法律没有要求供热采用分户计量,但由公众基金资助的公寓式住宅建筑必须采用分户计量冷水,并推荐采用分户热流量表计量生活热水。供给建筑的热量由楼栋热量表计量。建筑业主需根据合同规定的热负荷交纳固定费用,并根据热量表计量的热耗交纳热费。通常生活热水不采用楼栋计量,而是每户独立计量。只有在少数的情况下,多层住宅建筑中的住户采用分户式热量表,多数住户是根据他们的住宅采暖面积进行收费的。当仅采用楼栋热计量时,对于住户而言没有节能的物质激励,因为即使他们能控制并影响热耗,也不能减少他们的热费。尽管在芬兰缺乏对住户的物质激励,但是芬兰的建筑和供热系统是世界上最节能的系统之一。这归功于整体的节能意识房管制度以及严格的建筑标准和规范。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