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环保工程 \ 水处理 \ 强化混凝在给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

强化混凝在给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

发布于:2015-08-21 07:13:21 来自:环保工程/水处理 [复制转发]
  目前严重影响净水水质进一步提高的问题之一是水中有机物的控制与去除。数十年来,国内外水处理工作者在有机物去除问题上已做过大量研究,探索过多种去除有机物的材料和方法。近年来美国环境保护局(USEPA)[1~3]为达到饮用水消毒/消毒副产物(D/DBP)第一阶段的控制目标——饮用水中总三卤甲烷(THMs)≤0.08mg/L,卤乙酸(HAAs)≤0.06mg/L,推荐采用的工艺有:强化混凝(enhanced coagulation)、粒状活性炭吸附(GAC adsorption)和膜过滤(membrane filtration),而且将强化混凝列为控制天然有机物(NOM)的最佳方法[2]。  
  水的混凝处理是常规给水处理系统中最常用的一种工艺,通常其主要作用是去除水中悬浮颗粒和胶体微粒,同时也可以去除水中一部分有机物,但去除有机物的效率不高且波动范围较大,这主要与水中有机物的种类、形态有关。目前给水处理工艺中常用的混凝剂是Al2(SO4)3、FeCl3、PFS(聚合硫酸铁)、PAC(聚合铝),由于水的pH值直接影响到混凝剂的水解形态和水中微粒的表面特性,进而影响到混凝效果,因此对大多数原水而言,最佳混凝效果并不发生在微粒ζ电位为0时。事实上,当混凝剂用量低时,获得较好混凝效果所发生的作用机理主要是电性中和、吸附架桥;而当混凝剂用量高时,获得较好混凝效果所发生的作用机理主要是吸附架桥、网捕沉淀[4]。
  天然水体中的有机物(通常主要为腐殖酸类有机物,其分子结构上常含有较多的-COOH和-OH基团),按其在水中存在的形态可分为悬浮态(包括单独存在的有机颗粒和吸附在水中微粒表面的有机质)、胶态和溶解态三种,悬浮态、胶态部分通常是些分子质量较大、溶解度较小的有机物组分,天然水中的有机物有相当一部分被微小固体颗粒所吸附[5]。混凝、澄清是常规给水处理系统中第一个处理单元,而天然水体中悬浮态、胶态部分有机物的性质与水体中存在的微粒很相似,如通常条件下带有负电荷(有机物在水中有离解趋向),因此在混凝处理过程中,它们的去除机理应该是相似的,即通过电性中和、吸附架桥、网捕沉淀得以去除,而且去除率较高(可达80%~90%)。而水中分子质量较小、溶解度较大的有机物(主要是腐殖酸类中的富里酸等)[6],在一般混凝条件下去除率很低,主要原因是由于其具有良好的亲水性而不易被混凝剂的水解产物——金属氢氧化物所吸附。但是,如果通过改善混凝处理条件,即在低pH、高混凝剂用量的强化混凝条件下[7]形成大量金属氢氧化物,改善混凝剂水解产物的形态且使其正电荷密度上升,同时低pH条件会影响有机物离解度和改变水中有机物存在形态,有机物质子化程度提高,电荷密度降低,进而降低其溶解度及亲水性,成为较易被吸附的形态,吸着到大量存在的金属氢氧化物颗粒上共沉淀,这样可提高水中溶解态有机物的去除率,进而提高水中有机物总的去除率。所以,理论上通过改善混凝条件(强化混凝)是提高给水处理工程中有机物去除率的可行且有效的途径。 
  强化混凝处理工艺试验研究较多的是美国,而且主要是在饮用水处理行业,其主要目标是提高饮用水中D/DBP先质的去除率。Thomas R. Hundt等人的研究表明,水中富里酸(FA)类有机物主要通过电性中和沉淀、吸附共沉淀得以去除,且主要与铝盐的水解形态有关;低pH条件,聚合氯化铝对FA的去除效果优于AlCl3。Gil Grozes等人[1]对Sacramenta等河水进行的强化混凝试验发现,混凝的pH控制是获得NOM最大去除率的决定因素,在pH≈6的条件下,强化混凝可增加65%的NOM去除率。过量加入相近剂量的混凝剂,铁盐对NOM的去除效果明显优于铝盐,其解释是:①铁盐的酸化能力比铝盐强,所以其混凝时pH值比铝盐低,较低的pH条件会增加腐殖酸类物质的质子化程度,增加混凝剂水解产物上的正电荷密度,减少混凝剂需求量,有利于有机物吸附到金属氢氧化物上;②尽管铝盐水解产物的比表面积[200~400m2/gAl(OH)3]大于铁盐水解产物的比表面积[160~230m2/gFe(OH)3],但相近剂量的铁盐水解产生Fe(OH)3的量是铝盐水解产生Al(OH)3量的2.8倍。另外还发现了高分子聚合物作混凝剂对溶解态NOM的去除效果较差,这是由于它们不能产生对有机质具有较好吸附作用的水解产物,也说明了水中NOM的混凝去除机理主要是被吸附在混凝剂水解产物(金属氢氧化物)上而从水中分离出来。F.Julien等人[8]的研究也表明,铁盐对NOM的去除效果优于铝盐,有机物上有一个或没有功能基时,不能同时被典型的混凝—絮凝和吸附在金属氢氧化物絮体上而去除,而含有至少两个相邻功能基(-COOH和-OH)的化合物可同时由混凝—絮凝和吸附去除,有机物的去除取决于其上的功能基-COOH和-OH的多少及分子质量,且有机物最大去除率并不发生在ζ电位为0时。Joseph G.等人[3]对腐殖酸类物质较多的原水进行混凝试验时,发现混凝剂量与TOC去除率关系曲线上出现突变点,而相对腐殖酸类物质较少的原水,混凝剂量与TOC去除率关系曲线比较平缓,这说明水中NOM的去除主要依靠沉淀和共沉淀。Joseph G.等人还比较了几个主要的有机物去除工艺特征(见表1),认为强化混凝是去除天然水中有机物较经济、实用的一种工艺。Eric M.Vrijenhoek等人[9]研究发现,去除THMS先质的最佳pH值为5.5,去除机理可能是:在混凝剂用量低时,形成金属—有机物的复合物;而在混凝剂用量较高时,有机物吸附到金属氢氧化物上而被去除,腐殖酸类成分多的原水,NOM去除率较高。试验还表明,在低pH条件下能维持原有的浊度去除效果。
表1 主要的有机物去除工艺比较
处理工艺

NOM去除效果

工艺复杂性

工艺成本

强化混凝

较好

低或中


GAC吸附


中或高


纳滤

极好


中或高

  丁桓如等人[10]用聚合硫酸铁和聚合氯化铝对黄浦江水进行的混凝试验表明,在最佳pH条件下(聚合硫酸铁为5.6,聚合氯化铝为5.5),聚合硫酸铁和聚合氯化铝混凝剂对水中总的、溶解态的和紫外吸收部分的有机物去除率分别达到70%、52%、55%和70%、52%、33%,去除该水体中有机物的最佳pH范围在5.5~6.5。铁盐的pH适用范围比铝盐大,在低pH混凝条件下,水体中有机物的去除率明显提高,而且聚合硫酸铁优于聚合氯化铝。黄廷林[11]用Al2(SO4)3作混凝剂对腐殖酸水样和兴庆湖水样进行的强化混凝试验表明,混合搅拌强度对TOC去除效果有影响,在较低的混合搅拌强度下,通过延长絮凝反应时间可获得稍好的TOC去除效果。但是,混合强度对TOC去除效果的影响远没有pH和混凝剂用量的影响大,去除TOC的最佳pH值均在5.5左右,TOC去除率分别可达80%和70%以上,且浊度变化不影响DBP先质去除。
  国内外的试验研究得到了几个较一致的结论:①水中有机物主要依靠吸附共沉淀得以去除;②去除水中有机物的最佳pH值在5.5~6.5,加大混凝剂用量是有利的;③NOM在混凝条件下去除的主要影响因素是pH值和混凝剂;④强化混凝对腐殖酸类有机物的去除特别有效。
  化混凝是在常规混凝处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去除水中有机物特别是富含腐殖酸类有机物的一种处理工艺,相对其他处理工艺,其成本较低且在原有处理设备上稍作改造就可实施。国内外的试验研究均表明混凝处理的pH值控制在6左右,并且适当提高混凝剂用量,对大多数源水中的有机物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关键是pH的调节问题。pH调节可通过加酸、用酸化能力强的混凝剂(如FeCl3)或用离子交换除盐系统中的阳床酸性出水调节,这样的工艺条件在工业给水工程中实施是可行的,特别是在电站给水处理中。因为一般的电站给水处理系统中都有离子交换除盐系统辅助的酸碱系统,所以混凝的pH调节更易实现,而对含有反渗透(RO)预除盐装置的系统,为降低RO膜的水解率和防止结垢,其进水pH值一般均要调节到酸性范围内,这对实施强化混凝而言,实质上是将pH调节点前移了。强化混凝主要增加了水处理系统中相关设备的防腐需求、pH调节等费用,但对有机物含量不高的源水可省去GAC吸附设备的投资及运行费用,而对有机物含量较高的源水,通过强化混凝处理也可进一步提高GAC吸附设备的运行效率(降低进水pH值,对GAC吸附去除水中NOM更有效[12]),最根本的是要在较低的成本和充分利用现有工艺的条件下,实现给水质量的明显提高。因此,对源水进行强化混凝试验以确定去除水中有机物的最佳pH范围及混凝剂用量,进一步研究强化混凝与其他工艺(如GAC吸附处理)的配合使用,这在我国水源水普遍受到微污染的情况下很有现实意义,并相信混凝强化技术在给水处理工程中也有较大的应用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Gil Grozes,et al.Enhanced Coagulation:Its Effect onNOM Removal and Chemical Costs[J].J AWWA,1995,78-89.
  [2]Robert C Cheng,et al.Enhanced Coagulation:a Preliminary Evaluation[J].J AWWA,1995,91-103.
  [3]Joseph G Jacangelo,et al.Selected Processes for Removing NOM:An Overview[J].J AWWA,1995,(1):64-77.
  [4]Keith E Dennett,et al.Coagulation:Its Effect on Organic Matter[J].J AWWA,1996,(4):129-142.
  [5]王洪山,等.水中有机物与浊度之相关性[J].中国给水排水,1991,6(2):30-32.
  [6]Douglas M Owen,et al.NOM Characterization and Treatability[J].J AWWA,1995,(1):46-63.
  [7]Stuart W Krasner,et al.Jartest Evaluations of Enhanced Coagulation[J].J AWWA,1995,(10):93-107.
  [8]Julien F,et al.Comparison of Organic Compounds Removal by CoagulationFlocculation and by Adsorption onto Preformed Hydroxide Flocs[J].Wat Res,1994,28(12):2574.
  [9]Eric M Vrijenhoek,et al.Removing Particles and THM Precursorsby Enhanced Coagulation[J].J AWWA,1998,(4):139-150.
  [10]丁桓如,等.控制pH混凝技术[J].电力设计水处理技术,1994,(2):1-7.
  [11]黄廷林.强化絮凝法去除水中DBP先质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1999,(4):399-404.
  [12]Kirk O Nowack,et al.Ferric Chloride plus GAC for Removing TOC[J].J AWWA,1999,(2):65-77.
  • yj蓝天
    yj蓝天 沙发

    水的混凝处理是常规给水处理系统中最常用的一种工艺,通常其主要作用是去除水中悬浮颗粒和胶体微粒,同时也可以去除水中一部分有机物,但去除有机物的效率不高且波动范围较大,这主要与水中有机物的种类、形态有关

    2021-06-30 06:10:30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水处理

返回版块

42.38 万条内容 · 1445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生物活性炭—砂滤处理微污染原水研究

  1 试验流程及原水水质  1.1 试验流程  采用混凝→沉淀→生物活性炭—砂滤工艺处理微污染原水。  该工艺的特点是取消了预氯化或其他预氧化过程(如臭氧氧化),利用生物活性炭提供的巨大比表面积和吸附性能,为微生物氧化降解水中的有机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并能部分去除水中卤代烃类消毒副产物(DBPs)。  1.2 原水水质  过滤的原水采用两种水配制而成,其一为武汉大学校园内的河水(含生活污水),并先经混凝沉淀处理(加入混凝剂量为50mg/L,静置沉淀2h);其二为自来水,在使用前先放置2h以去除余氯。滤前水由这两种水以1∶3的比例配制而成,各种水的具体水质情况见表1。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