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道路桥梁 \ 道路工程 \ 高速公路跨线桥的交通组织措施 图

高速公路跨线桥的交通组织措施 图

发布于:2015-09-09 13:55:09 来自:道路桥梁/道路工程 [复制转发]
  前言:随着城市道路及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新建路与即有道路的跨线交叉问题越来越凸现了出来,现在设计一般采用新建路下穿或者上跨即有道路的方式来解决线路交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新建路即要保证工程的施工进度,又要确保即有道路的通行畅通,由此,如何在进行交叉重叠线路施工时确保交通安全及施工安全就成为了一个新的课题。本文就高速公路跨线桥施工的一些交通组织措施经验进行了整理与总结,旨在与同行业的人士进行交流,以便更好的解决线路交叉施工相互影响的问题。

  一、工程概况

  东关路烟威高速跨线桥工程位于烟威高速K170+793-K170+832.2处,该桥采用一联20+30+20米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其与路线右夹角为83度,桥梁总长78.06米,桥宽为39.2米,桥梁上部结构为满布支架就地浇筑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含上部拱桁架施工),桥梁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台,桩基础。

  计划工期--开工令下达后,主体工程于2009年11月30日完成下部结构施工,2010年3月开始上部结构施工,2010年5月30日完成主体结构施工。

  二、交通状况

  东关路高速跨线桥处在正在通行使用的高速道路上,为连接烟台市至威海市的唯一高速公路通道,交通繁忙,施工占地、围墙对道路交通造成很大影响。施工时必须充分考虑道路占用,交通疏导分流等交通组织方案,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及施工周期。施工期间不仅要保证交通畅通,而且还要方便附近居民出行。为此,项目部将交通疏导方案的制订与实施做为影响工程进度的重点控制对象,以保证合同工期顺利实现。

  三、交通疏导原则

  (一)相对稳定的原则:在跨越既有道路施工期间,临时交通设施及施工区围护要相对稳定,减少重复设置。

  (二)综合协调、统筹考虑的原则:综合考虑施工现场附近周边地区道路、人流及与其它交通设施的关系,系统规划,合理安排,使其衔接顺畅,配合密切;在围挡期保证交通的正常运行和行人的有序出入,施工中严格按照招标文件要求的进度进行,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和规定的地段内进行交通疏解。

20121218031844754.jpg

  三、交通疏导方案

  (一)基本要求

  1、施工过程中,要设立交通、安全等标志牌,同时也要维护原有交通设施。主要道路在施工期间要保证交通畅通。

  2、设立限速、限高、安全等标志牌,同时设专职交通疏导员,一天24 小时疏导交通,负责看护标志牌和锥形帽,确保车辆行使和施工安全。

  (二)交通疏导方案

  根据工程特点,交通组织方案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2009年底前只占用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部分,只对高速公路车道进行压缩,车辆不限高不限宽。第二部分:2010年3月1日开始进行上部结构施工,在压缩高速公路车道的同时对通行车辆进行限宽和限高控制。

  进场后,及时与甲方、业主及相关单位取得联系,确定施工场地范围,验桩交桩,进行地质勘察等工作,并与施工现场内所需迁移绿地等公用设施的单位取得联系,以便在开工前做到场地平整及时,施工场地还应根据施工进度的不同而及时进行调整。

  (三)交通疏导组织具体措施

  第一部分:主要是下部工程施工,主要占用高速公路边坡以外部分和中央分隔带。由于本工程高速公路北侧不通水电,水电必须从南测接入。因此,开始施工时先架设过空电缆和水管,采用两侧山上立杆、钢丝绳吊管跨越,高度高于高速公路净空6米以上。

  2009年11月1日至2009年11月30日期间,主要占用高速公路分隔带部分。在本部分施工过程中,对过往车辆不限高,不限宽。

  在完成下部工程施工后,进入到冬季,为了避免妨碍高速公路冬季扫雪防滑,同时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在 2009年12月1日至2010年3月1日期间停止施工,不占用高速公路,确保高速公路冬季畅通。

  具体交通组织见详图。

20121218031901881.jpg

20121218031844754.jpg


20121218031901881.jpg

全部回复(2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地板
  • chaoren00
    chaoren00 沙发

    怎么下载这个图


    2018-07-08 16:35:08

    回复 举报
    赞同0
  • 加倍努力
    加倍努力 板凳
    多谢楼主的分享!
    2015-09-10 08:08:10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道路工程

返回版块

15.09 万条内容 · 662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北京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与架空线路入地探讨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建设发展迅速。城市数已经从1978年的193个发展到2005年的661个;城市化率从1978年的17.9%,提高到2005年的43%,城市人口也从1978年的1.72亿人,提高到2005年的5.6亿人。在城市高速发展的同时,由于原有的各种市政管线或容量不够或没有做好预留,已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在完善和扩建的过程中会对以前的各种管线进行改造或增容。同时,新发展城市在规划和建设上也面临着如何合理规划城市地下空间使用的问题。我国的已有市政管线大都采取直埋的方式,且多数埋在道路下面,这就不得不将马路“开膛破肚”后再进行施工,因此带来的就是“马路拉链”现象的产生,不仅在经济上会产生巨大的浪费(据有关调查显示,每挖掘1米城市道路的直接成本为1.4万元)。由此,还会造成城市道路交通的堵塞,居民出行的不便,城市市容环境、空气环境的破坏等等问题。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