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轨道交通汉中路枢纽13号线车站施工现场了解到,该站基坑工程防沉降施工已顺利完成,承建方上海城建隧道股份首次采用地铁基坑“地下水回灌技术”,将因施工开采抽出的地下承压水回灌到原地层,确保了位于中心城区的汉中路站周边地表“水位零降落、地面零沉降”。
施工现场 “沉降漏斗”消失
据了解,与普通地铁车站不同的是,汉中路枢纽站地铁基坑深达33.1米,是上海市内最深地铁基坑,其深度甚至超过了在建的“上海中心”深基坑,施工需抽降地下58米的第二层承压水,使水位降落14.6米。然而,这一切都已“毫无痕迹”地完成,直至目前汉中路枢纽站附近高层建筑未出现任何沉降现象。利用该技术,未来城市内基坑施工也将有望与恼人的地面沉降告别。
地面塌陷、道路下沉、房屋开裂,近年来由于地铁、基坑工程建设引起的地表沉降事故在各大城市屡屡发生,地铁、基坑施工过程中,施工方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表出现沉降“漏斗”,成为影响城市地面沉降的主要因素。虽然上海工业用地下水开采已大幅减少,但基坑施工抽降浅层承压水却又成为地面沉降的一大诱因。
多招创新 周边建筑安然
上海城建隧道股份朱雁飞总工程师在现场介绍说,汉中路枢纽是上海目前在建规模最大的换乘车站,地铁1号线、12号线、13号线在此接轨换乘。车站周边高层建筑物林立,且大量高楼位于沉降盆内,一旦出现地表沉降后果将不堪设想。对此,建设方上海城建隧道股份创新采用了“隔”“降”“灌”并举的基坑工程承压水危害综合治理技术体系,对汉中路站周边地铁、建筑沉降“严防死守”。“该技术体系中的‘隔’是指利用基坑围护结构,必要时适当加深,使之形成封闭式或悬挂式隔水帷幕,可大幅度减少抽水量,并兼顾了经济合理性;‘降’是指按降水最小化原则优化降水方案,尽量少抽水;‘灌’则是将抽出的地下水再次回灌入原来的地层,进一步减少大地沉降。”他表示,根据计划,未来由上海城建隧道股份建设的地铁、基坑工程如果需要抽取地下水,将全部采用“隔”“降”“灌”体系,在大幅减少抽取总量的基础上,地下水一律回灌到原地层。“地铁、基坑建设施工导致的降水不会再对周边建筑产生影响,附近居民也就无需担心施工会导致自家房屋受损,现在经常发生的施工单位与社区居民间的矛盾也将大幅减少。”
截至目前,汉中路站地下水抽水、回灌施工已持续稳定地进行了97天,共回灌地下水1.6万吨,占抽水总量的42%,完全达到了沉降防控的设计标准,确保工程周边重点保护对象“水位零降落,地面零沉降”。此外,剩余58%未回灌的地下水则在地铁工程中循环利用,或作为冲刷水用于工地扬尘控制、周边环境清洁等途径。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