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施工线形控制
拟施工梁段前端挂蓝变形值,包括在荷载作用下已经施工梁体的变形(也称成桥梁体刚性变形)和挂蓝在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变形值两部分。浇筑第n号梁段时,挂蓝前端变形值Fn,可根据实测挂蓝高程数据资料,按下式计算后经综合比对分析确定。
;
公式代号注解:
——是梁段模板前端定位高程与浇筑混凝土后高程的差值。包括已施工梁体的变形引起的竖向变形值和挂蓝的弹性变形值。
、 ——第n号梁段浇筑混凝土后,第n-1号及n-2号梁段前端竖向变形值;
、 ——悬浇梁段长度。
大跨度、多孔数混凝土连续梁(刚构)桥,需要经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施工及体系转换过程,施工中许多偏差需根据理论计算值不断进行修正、调整,才能保证全桥设计线形和内力状态符合设计要求。
每一悬臂浇筑梁段的立模高程,都是根据该梁段的设计高程及施工预拱度设计值、已施工梁段的实际高程偏差值等多项参数、经过分析识别、修正计算后预设的,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实际高程与预设高程的偏差超过设计允许值时,应及时进行调整。
如果施工中因意外失误造成较大偏差,不能在下一节段一次调整完毕,应把误差分配到多个节段中进行调整。每一次调整值不应大于50mm(我建议每一次调整值不应超过30mm),以保证梁体线形和孔道平顺过渡。
悬臂段轴心高程控制标准:高程偏差控制在±10mm以内、轴线控制在15mm以内,或满足设计要求。新版TZ324—2010技术指南没有明确规定。
三、【TZ324—2010】施工技术指南对线形控制的要求:
第5.3.1 混凝土连续梁(刚构)悬臂浇筑施工,在施工全过程应对每一施工梁段的中线、高程及预拱度等,进行严格的监测和控制,以保证成桥线形及内力状态符合设计要求。
第5.3.2 梁体悬臂浇筑施工前,应根据结构设计参数和每一梁段计划施工进度、施工时环境温度、混凝土龄期和所有挂篮的结构类型及重量等施工技术参数,进行悬臂浇筑梁段施工预拱度计算,作为每一梁段立模高程计算依据和全桥桥梁线形控制依据。
第5.3.3 确定施工预拱度时应考虑下列因素:
1、设计预拱度;
2、在荷载作用下已经施工梁段的线形;
3、挂篮在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变形;
4、由混凝土预施应力和收缩、徐变引起的挠度;
5、由施工时温度变化引起的挠度。
第5.3.4 梁体施工前,应制定线形控制工作计划和措施,以便及时进行每一梁段的施工监测和全桥施工联测工作,并根据梁段施工线形误差,及时进行预拱度计算和采取跟踪调整预拱度措施,保证全桥施工线形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规定。
第5.3.5 在每一梁段悬臂浇筑施工过程中,应跟踪监测挂篮走行前后、混凝土浇筑前后和预应力筋张拉前后六种工况时已施工及在施工梁段的高程(挠度)变化情况,与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分析,合理调整确定下一施工梁段的施工立模高程。
第5.3.6 梁体施工过程中,应在悬臂浇筑梁段前端顶面设置高程测量桩。每一横截面不少于5点(中线、腹板顶部、两侧边缘)。高程测量桩应设置在每一梁段的前端边缘约0.2m范围内。并宜在桥梁中心处及两侧共预设5个钢质测量桩,桩顶高出混凝土面5~10mm。同时在挂篮前端模板顶面设置临时测量点,作为浇筑混凝土过程中监测挂篮变形及监控混凝土横桥向对称平衡浇筑使用。
全部回复(3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回复 举报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