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概况:1.1.哈西客站高速铁路K918+300~K928+500(不含站场工程,长度9.678km)段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处理。1.2.该路段为新建工程路段,工程地质情况复杂,路基基床由表层和底层组成。表层采用级配碎石填筑,厚度为62cm,数量105039m3路基填料为A、B组土。2、基床表层的主要功能2.1基床表层是轨道的直接基础,是路基最重要的部分。高铁铁路对轨道的要求是给轨道提供一个坚实而稳定的基础。它必须具有较大的强度,抵御外力作用和避免破坏的能力;具有足够的刚度,抵抗变形的能力;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免使基床表层的刚度与强度在雨水、温度变化和动力用力下发生改变。其次,基床表层必须给土路基提供保护,有良好的扩散应力能力,并保护土路基不受水与寒冷等不利自然条件的侵蚀。
2.2而级配碎石基床表层在高速铁路中应用时间不长,在该段路基施工时没有相对成熟的施工工艺,因而有必要对其施工工艺进行研究和探讨。
3、施工工艺3.1工艺流程
每个施工单元为一个完整的作业区,包含四个区段:验收基床底层区段、搅拌运输区段、摊铺碾压区段、检测修整区段。
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填筑试验段→确定工艺→验收基床底层→测量放样→集中拌和→运输→填土→摊铺平整→碾压→检验验收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或级配砂砾石施工工艺框图验收基床
3.2施工工序
⑴施工放线:施工前,先在路肩上打钢钎,水准仪抄平,控制标高和平整度。
⑵清扫下承层:清除基床底层或级配碎石底层上的垃圾、杂物、并用洒水车洒水,保证下承层湿润。
⑶运输上料:根据运输车的运输能力,计算每车混合料摊铺面积,等距离堆放成堆,最好用白灰打成方格控制上料,避免堆料过多或过少;第二层用摊铺机摊铺,应协调好运输与摊铺机能力配套,减少停机待料时间。
⑷摊铺整平:按松铺厚度要求,采用推土机初步摊铺、稳压,然后用平地机整平,将混合料摊铺均匀,对不均匀和坑洼处采用人工配合整平。
⑸碾压整形:摊铺整平后,立即进行碾压,碾压采用22t重型振动压路机,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正确掌握碾压顺序和遍数。碾压方向与线路中心线平行,直线段有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即先边后中;曲线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一次连续均匀进行碾压。保证压实后表面平整,无轮轮迹或隆起,并有正确的断面和路拱。碾压过程中注意级配碎石始终保湿。
⑹检测签证:级配碎石碾压成型后,按规定的压实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和频次进行检测,判定其是否合格。合格者,进行签证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不合格者,要分析原因,重新补压,直至满足要求。
⑺养护:成型后的级配碎石局部表面不平处,人工配合整平并补压,使其外形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同时,要适当地洒水保湿养护2~3天,充分保证其强度。另外,施工好的基床碎石表层应禁止任何车辆通行。
4、质量检验标准
4.1级配碎石级配范围路基基床表层碎石级配范围
1004.2压实质量标准
压实标准应满足下表要求:压实标准级配碎石检测频次和取样部位地基系K30(MPa/m)
≥190
在表层顶面每100m检测4点,距路基边2m处左右各1点,中间2点。
孔隙率n
<18%
每层沿纵向每100m检测6点,距路肩边线1.5m处左右各2点,路基中部2点。
动态变形模量Evd
(MPa)
≥55
每层沿纵向每100m检测6点,距路肩边线1.5m处左右各2点,路基中部2点。
4.3基床表层外形尺寸允许偏差
5、现场控制、数据采集分析
所有检测仪器进驻现场,试验人员实施跟踪检验,按照不同的组合方式施工后立即进行相关试验检测,符合要求后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进入下一试验工作内容。
现场由现场负责人、现场技术负责人、试验员24小时跟踪监控施工过程,并随时记录施工过程中各项数据。
所有工序均必须经过质检工程师、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实施。
6、总结
6.1.报验
碾压结束后,恢复中线、边桩,用石灰线标出,进行高程测量,按规定频率2000m2测4处,采用灌砂法检测压实度,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检验。
6.2.数据整理:
(1)、含水量变化与处理时间的关系(确定合理的碾压时间)
根据现场含水量试验结果表明在天气晴朗时(平均气温20℃)水份散发比较快,摊铺后需及时进行碾压,在阴天摊铺时水份散发的比较慢,可在摊铺一个小时后进行碾压。
(2)、松铺厚度与松铺系数的确定
根据摊铺前高程测量,摊铺后高程测量及碾压结束后的高程,用顶面高程减去原地面高程,计算实际的压实厚度,用松铺的厚度除以压实厚度的平均值得出级配碎石的松铺系数。
(3)、碾压遍数与压实度之间的关系
根据试验结果表明,碾压时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的情况下,静压1遍后,振动1-4遍时压实度上升较快,4遍以后压实度上升较缓,参照压实度与碾压遍数之间的关系。
结论:通过试验路的施工,在现有的施工条件下完成,至目前为止,完工近一年,并经过了夏季暴雨及冬春季冻融期的考验,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要求。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