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施工技术 \ 建筑施工 \ 预制混凝土构件表面气泡的预防措施探讨

预制混凝土构件表面气泡的预防措施探讨

发布于:2015-07-22 13:48:22 来自:施工技术/建筑施工 [复制转发]
顾名思义,预制混凝土构件是在工厂内或工程现场预制生产的混凝土构件,在构件强度达到标准以后可以直接拼装使用,大大提高了施工速度。近年来,工程建设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监理制度不断规范化,人们对混凝土构件的指标要求不再局限于强度、尺寸等,对构件的表观质量也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需要加强对混凝土构件的指标控制,从原材料、工艺等方面入手,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消除或减少气泡的产生,从而使构件的表观质量得到有效改善。

a1.预制混凝土构件气泡产生的原因

a预制混凝土构件气泡的成因非常复杂,但通常离不开原材料及工艺原因,比如水泥品种、外加剂品种、外加剂掺量、骨料粗细、搅拌时间、脱模剂用法、振捣操作、施工温度等,下面就气泡产生的机理进行详细分析:

a1.1原材料

a对于用水量及水灰比偏高的混凝土产品,其气泡现象比较多发。在水泥生产时要添加一定的助磨剂,而助磨剂往往会诱发过多的气泡,同时水泥的碱度太高、颗粒过细,也会导致含气量的增加,继而使气泡产生的概率增大,这是由于混凝土中夹藏的水泡一经蒸发便会诱发气泡的产生。

a若混凝土中出现较多的大气泡,一般是由减水剂中的引气成分所致。普通的减水剂尤其是聚羧酸系及磺化木质素系减水剂,其中会夹杂一些表面活性成分,具备较强的引气性,当使用的减水剂较多时,便会引发较多的气泡;此外,当使用松香类引气剂作为外加剂时,生成的气泡也会有所增加。

a在混凝土构件的配制过程中,若材料配比不当、粗集料过多,或碎石料中含有较多的针片状料粒,会造成细料不足以填补粗料空隙,从而诱发气泡的产生。

a1.2工艺

a工艺原因是导致表面气泡的主要原因,比如搅拌不匀的情况下,局部外加剂偏多,该部位就会产生较多气泡;但过度搅拌又会造成内部气泡整体增多,同样会造成不利影响。

a预制混凝土构件大都采用钢模成型,为方便进行脱模,通常向钢模表面刷一些脱模剂,这样一来,在进行捣振操作时,由于水沿混凝土表面及上面游走,即便脱模剂是水性的,依旧会吸附较多的气泡,从而使振捣中产生的气泡不能及时沿表面排出,从而产生表面气泡。

a在混凝土拌合浇筑时,通常会混入少量空气,这部分空气不能自行溢出只能通过振捣排出,因此振捣操作的好坏是影响气泡数量的重要因素。如果出现超振、欠振、漏振,均会导致表面气泡的增多。超振会造成内部的小气泡逐渐重组为大气泡,而欠振、漏振会导致混凝土分布不均、结构不密实,继而产生局部空洞或无规则的大气泡。

a混凝土表面气泡的体积对温度的变化比较敏感,若处理不当就会在混凝土表面留下较大的孔洞,特别是昼夜温度浮动较大时,附着在混凝土表面的气泡体积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当混凝土浆体的强度较小时,包裹着气泡的浆体会随气泡而流动变形而混凝土浆体的强度达到一定程度,不再受气泡的影响,又恰逢气泡体积较大时,就会在混凝土表面产生较大的孔洞。此外,脱模剂粘度对环境温度也比较敏感,当模具温度偏低时,脱模剂粘度降低,从模具表面向下流淌,使底层表面聚集了的大量脱模剂,阻碍了底层气泡的排出,造成较多的表面气泡。
 2.预制混凝土构件表面气泡的预防措施

a2.1混凝土原材料方面

a(1)严格按照要求检验采用水泥的标号、品种以及性能。如果预制混凝土生产厂家的水泥供应商有很多家,则应优先选择含碱量低、表面起泡出现较少的水泥。并且水泥的标号应与预制混凝土配合比的标号相适应。此外,应严格控制外加剂的使用,严格保证混凝土的含气量不超过4%。目前,市场中销售的外加剂品牌丰富,厂家应多选几款进行试验,以选用具有优质化学成分的外加剂。

a(2)在规范许可的范围内,可采用大粒径的骨料来配制混凝土。这是由于骨料粒径的增大可有效减少混凝土的用水量,进而使得混凝土的沁水及收缩减少。然而,如果骨料的粒径过大,很容易造成混凝土离析。所以,要合理选择骨料鸡胚,是粗、细骨料的比例适中。石子的规格可结合具体的施工条件进行选择,在选择时应尽量选用那些级配好、粒径大的石料,以降低水泥和水的用量,减小混凝土的沁水性、收缩性,并且还能有效减少水泥水化时产生的热量。


  • wxf20072008
    wxf20072008 沙发
    总结得不错,下载学习了!!!
    2015-07-25 08:45:25

    回复 举报
    赞同0
  • 混凝土表面缺陷预防措施
    混凝土表面缺陷大致可归纳为:①麻面。局部缺浆粗糙,或有许多小凹坑,但无钢筋外露。②露筋。结构内主筋、副筋或箍筋等未被混凝土包裹而外露
  • 混凝土的温度控制与裂缝预防措施探讨
    混凝土在现代工程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尽管人们在 混凝土的施工中采取了各种措施,但裂缝仍经常出现。原 因之一就是对混凝土温度应力的变化关注不够。
  • 混凝土裂缝及施工预防措施
    根据省办、总监办文件要求,模板使用准入制度,模板面板使用冷轧钢板。模板进场后应及时除锈抛光,涂刷脱模漆,焊缝开裂及时补焊,并进行分类堆放。钢模板利用移动钢筋棚堆放时,模板底面应垫离地面100mm以上;
  • 混凝土常见裂缝的预防措施
    论文摘要总结了混凝土中常见裂缝,如干缩裂缝、塑性收缩裂缝、沉陷裂缝、温度裂缝、碱骨料反应裂缝、钢筋锈蚀引起的裂缝的预防措施,以期为实际工作中能区别对待,采取合理的方法进行处理提供参考。
  • 混凝土表面形成砂线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在对施工现场施工质量检查中发现在混凝土表面存在“砂线”的现象。现场一些人员对此问题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没有对产生“砂线”的现象进行分析及采取相应的措施,就当前存在的“砂线”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
  • 市政小构件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采用快速脱模工艺生产时,模具的拆除时间应根据气温而定,控制在混凝土不发生塌落变形时为准。
  • 隧道衬砌混凝土裂缝预防措施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山岭地区新建公(铁)路越来越多,隧道工程所占的比例逐步增大。隧道二次衬砌施工普遍采用整体式钢模板台车、泵送混凝土施工工艺,但混凝土硬化过程中产生的裂缝不仅影响了美观,还给工程质量留
  •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预防措施
    混凝土结构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裂缝,这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只有采取精心设计混凝土配合比、增配构造筋提高抗裂性能、在易裂的边缘部位设置暗梁,提高该部位的配筋率,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
  • 混凝土裂缝成因及预防措施
    摘要:裂缝是建筑工程中最常见的质量问题之一,通过多年的现场观察和实践,现主要从混凝土裂缝隙产生的原因,防裂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 市政小构件质量通病预防措施和方案
    残留稳定度是检验沥青混合料水稳定的一项指标,残留稳定度达不到要求,表明沥青混合料抗水性能差、易剥落,使用寿命短
  • 市政小构件质量通病预防措施文档
    采用快速脱模工艺生产时,模具的拆除时间应根据气温而定,控制在混凝土不发生塌落变形时为准。
  • 混凝土表面气泡的成因和防治
    随着混凝土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对混凝土结构表面的要求越来越高,清水混凝土施工已成为历史的必然。然而在混凝土工程施工中,由于原材料、配合比、施工工艺乃至脱模剂等因素的影响,混凝土表面的蜂窝麻面一直是困
  • 关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预防措施的看法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控制预防措施需考虑众多因素的综合影响,但其主导思想是内降外保,只要紧紧抓住这个中心,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即变成了常规混凝土施工。
  •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预防措施
    混凝土结构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裂缝,这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更普遍。在全国调查的高层建筑地下结构中,底板出现裂缝的现象占调查总数的20%左右,地下室的外墙
  • 高桩码头混凝土面层裂缝的预防措施
    摘要:只要合理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严格按照水运工程混凝土相关施工工艺和工序,科学管理,精心安排,并积极采取有效针对措施解决施工突发问题,就一定能将高桩码头混凝土质量控制在允许范
  • 商品混凝土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本资料为商品混凝土质量通病预防措施,资料有价值,内容详实,可供参考。
  • 某地区小构件质量通病预防措施详细文档
    本资料为:某地区小构件质量通病预防措施详细文档,资料内容包括:项目文件样本说明,计算表格,详细说明等多种形式,文档符合标准,资料可靠,内容丰富,思路详细,可供参考。
  • 铁路施工纠正与预防措施
    铁路施工中钢筋、砼、砌体工程、桥涵、路基隧道工程纠正与预防措施

阅读下一篇

混凝土预制桩施工中常见问题及处理

1.测量放线错误,使整个建筑物错位或桩位偏差过大; 2.单桩承载力低于设计值; 3.桩倾斜过大; 4.预制桩接头断离; 5.断桩。灌注混凝土施工质量失控,发生断桩事故; 二、质量问题的原因剖析 下面主要就单桩承载力低于设计值、桩倾斜过大、断桩、桩接头断离、桩位偏差过大等五大类问题进行详细地剖析。 1. 桩承载力低于设计要求的常见原因: (1)桩沉入深度不足; (2)桩端未进人设计规定的持力层,但桩深已达设计值;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