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埋暗挖是松散地基注浆固结后进行地下开挖的一种施工方法。它的优点是占地少(节省拆迁量)、工序少、操作简单。缺点是工作强度大、工期较长。北京西三环紫竹桥、东三环京广桥等地,出现的地面坍塌,大多是浅埋暗挖施工作业时,出现局部塌方处理不当或处理不及时造成大面积塌方,从而导致地面坍塌,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南水北调中线北京段浅埋暗挖工程地处永定河冲积扇、砂砾石层上,通过浅埋暗挖工法的实践,总结了一些控制地面位移和局部塌方的经验。 1 进行超前勘探,做好地质编录工作 施工单位的工程地质资料是由勘测设计单位提供的,一般500 m左右1 个测点。勘测设计单位从事此项工作时,工程征地拆迁工作还没有开始,工程区域大量建筑物、构筑物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工程的勘察设计工作,导致工程地质资料,不能十分准确反应工程区域内的地质情况,这就要求施工单位要做好工程地质情况的复测工作。一般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挖探沟,条件不允许的地方可采用雷达、地震波、洛阳铲等探测方法,然后根据勘测结果和设计资料进行比较,按每个单元工程做好地质编录。 2 根据工程地质情况,做好超前小导管打设工作 2.1 小导管制作 传统的小导管长度一般为1 700 mm,为准25 mm无缝钢管, 500 mm (每榀钢格栅)打设,注浆管花管部分长1 000 mm。施作后如图1 所示,注浆孔不全部在围岩中,部分在刚喷射的混凝土中,在压力的作用下对混凝土密实度有很大影响,同时不利于注浆压力的稳定和浆液的有效扩散。 改进后小导管长度为1 700 mm,为1 吋热轧水管,制作时导管头部要做成四棱锥体或马蹄形,接缝处用电弧焊焊实,用电砂轮打磨尖利,以抗冲击,长度为(50 ~ 80) mm。注浆管花管部分宜在头部以下500 mm均匀分布,注浆孔全部在洞顶上方围岩中,注浆后围岩固结最为有效。 2.2 小导管打设 小导管打设,无论是方形结构(平顶直墙),还是圆形马蹄形结构,宜从中心向两边分别打设。打设方法一般为风钻引孔后再沿孔使用风镐、汽动矛或其他施工工具强行打设,从各施工单位作业情况反应,时间一般为每根(3~10)min,不同的地质情况时间略有不同。如图2 所示,(1)适于砂砾层,(2)适合粉细砂层。从卢沟桥暗涵工程浅埋暗挖小导管注浆试验结果分析,砂砾层小导管数量可适当减少,尤其是腰部以下间距宜500 mm。 图2 小导管打设示意图 2.3 小导管管口处理 小导管打设完成后,用钢锯或电动切割锯将管头损坏部分切除,再用钢锉把小导管管口打磨平顺,避免连接时损坏注浆管,以利于后续注浆工作顺利进行。 3 适时调整注浆材料,做好小导管注浆工作 3.1 进行超前勘探 用洛阳铲再次进行勘探,探明前方(2 ~ 3)m 处围岩土体组成情况并和该区域内的单元工程地质资料比较,以便确定注浆材料。 3.2 确定注浆材料 小导管注浆是整个暗挖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工序之一,所以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选用不同的浆液十分重要,级配较好的砂砾层和粉细砂层(可灌性差)宜采用改性水玻璃浆液,级配不好的砂砾层(可灌性好)宜采用改性水玻璃或改性水玻璃、水泥双液浆,双液浆的比例视地质情况即时调节,施工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适时调整浆液。卢沟桥暗涵工程浅埋暗挖段注浆采用双浆液,其中穿过丰体南路段,覆土不足2.5m,施工过程有效控制地表沉降不超过16mm,低于市政设计院给的允许值33 mm,取得了很好效果。 |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市政工程施工
返回版块15.09 万条内容 · 378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GPS RTK技术及其在南水北调工程施工测量中的应用近年来,全球定位系统(GPS)以其高精度、速度快、经济方便等优点,在布设各种形式的控制网、变形监测及精密工程测量等诸多方面得到了迅速、广泛的应用,国内外大量的GPS测量实践证明,它的平面相对定位精度已达到0.1—1ppm甚至更高;GPS RTK以其定位精度高、效率快、不要求点位相互通视、自动化程度高、误差积累小、测绘成果统一、操作简单、全天候等优点,在测绘各个领域被广泛应用。本文给出了GPS RTK技术应用于南水北调工程施工测量的基本方法,并结合具体的工程实践提出了RTK作业过程中技术路线及不可忽略的几个关键技术。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